2014年,南部县有贫困村19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390户102059人,贫困发生率9.6%,经过脱贫攻坚,到2016年底,贫困人口减至8355户24879人,贫困发生率降到2.35%。未脱贫农户中,低保户、“五保”户和残疾户等政策兜底对象占比63.4%,一般农户占36.6%。南部县脱贫成果显著,但未脱贫户中,无劳动能力、身体残疾等占比高,致贫原因复杂形成深度的多维贫困,脱贫较困难。
表7-1 南部县2016年底未脱贫户属性
南部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快脱贫攻坚进程。贫困地区落后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南部县在脱贫攻坚的短短几年中,完善了贫困村的路、水、电等设施,促进了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南部县农村的基础设施滞后的面貌,使得南部县农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南部县主要从住房安全保障、培训转移就业、产业扶持培训、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实施产业、安居、能力、基础、民生“五大扶贫工程”,根据“六个精准”形成了南部县较为扎实的脱贫成果。(www.daowen.com)
南部县贫困人口住房有保障。通过“设限”和贴息贷款补贴等政策,使得住房安全保障政策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且政府通过多种途径改善搬迁户的生存生活条件,根据《南部县2016年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报告》数据显示,易地搬迁户家庭年均纯收入均值为8659元,远远超过国家贫困线,说明南部县大部分易地扶贫搬迁户收入有所增加。
南部县贫困人口就业有渠道。在脱贫攻坚阶段,南部县通过培训、开设公益岗位、商会等各种方式增加贫困群体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竞争能力。通过开设公益岗位和商会平台增加就业岗位,通过政府组织开展的技能培训,让具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获得“一技之长”。
南部县产业培育“造血”功能。南部县通过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抓“四小工程”等观念和目标,通过“五方联盟”模式,建成了“脱贫奔康产业园”236个,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农户通过入园经营年获利数万元,无劳动能力的农户通过入股享受分红7000元以上,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增收脱贫。
南部县构造多道防线实现了贫困群体教育、医疗和住房稳定有保障。南部县通过设立健康扶贫“五道防线”,打破了“因病致贫”的痛苦轮回,实现了贫困户住院看病县内“零支付”;南部县通过“精准到人”机制,保障了贫困户中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通过教育有效地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通过实施社会保障政策实现了兜底对象年人均收入达到国家贫困线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