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部县发展水利事业立足民生、安全、生态三大战略,以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高贫困群众的农业生产效率为契机,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卫生环保意识为指引,以促进广大群众的旅游事业为抓手,从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水生态建设与保护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7.5亿元,在水源工程、安全饮水、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相继被确定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重点县”“西南六省农田水利重点县”“全省水利建设管理与改革重点县”“全省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县”“全省第一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县”,两次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
1.“生活水”:全域供水阻断“因水致贫”
饮水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健康,南部县是“红色盐乡”,地下水严重超标,导致一些地方病、癌症现象突出,因水致病、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严重。为此,南部县下大力气把城乡一体全域供水工程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大项目,推动了安全饮水工作的历史性跨越,斩断了这一特殊“穷根”。在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中,南部县标本兼治,治防结合,加大力度落实医疗救助政策,把城乡一体全域供水作为治本之策,根治“因水致病”的历史顽疾。
统筹规划,“三网同建”,城乡全域“一盘棋”。南部县依托嘉陵江、西河和升钟水库“三大饮水源”,统筹规划“一盘棋”、城乡一体全覆盖,防治结合,“三网同建”。通过6个大型制水厂,9条射线状管网串联73个乡镇,860个村,实施进村入户,场镇供水管网改造,制定“三源六厂九线+N”总市局,构建“集中供水网”,确保城乡一体全域供水:实施清水工程,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畜禽禁养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建立“水源保护网”,确保饮用水源污染小;建立环保、水务、供排水三方联助“水质监测网”,全覆盖、高频次检测“42+6”项指标,确保饮用水质全部达到Ⅱ类标准。
采用“集中主导+分散辅助”供水方式,确保安全饮水全覆盖。对部分无条件集中供水的村社,充分利用地下水源打井、建池,大力实施单户、联户等分散供水工程,就地就近解决19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形成城乡依托全域供水体系;对极个别不能集中供水、分散供水保障率不高的用户,严格按照饮水安全标准,通过建集中供水点和井、泉供水结合方式,保障饮水安全,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水质合格率,构建精确到户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彻底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整合资源,三级保障,多元投入“一本账”。建立“项目资金+财政补助+社会融资+群众自筹”的多元投入机制,整合资金15亿元,有效破解了建设资金难题,精准投放到真正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城乡一体供水工程上,实行县级保障“六厂”及主管网骨干工程建设,乡镇保障场镇及通村管网建设,村社保障联社入户管网建设的三级保障机制,推动城乡一体供水工程有序推进。
保障品质,三方监审,质量管控“一把尺”。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水平建设,坚持工程建设、水源保护、水质检测“一把尺”,广泛运用恒液位等先进工艺流程打造精品,建立“专家指导、部门跟踪、群众监督”的三方质量监管体系,确保“30年不落后、50年还管用”。
强化管护,五方联动,服务体系“一条龙”。建立“城乡水务有限公司+片区供水服务中心+乡镇供水服务站+村用水户协会”四级供水管理服务,每1000户用水户设置1名“水管员”,确保五方管护通末梢。采取政府收回、移交经营权、收购私营水厂等方式,实现县城乡水务有限公司统一经营。实行政府补贴贫困户每户800元的政策,减轻困难群众入户安装费用负担。实施贫困户饮用水限价和逐步同价政策,确保困难群众都能用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2.“生产水”:全域式节水提高生产效率
在生活水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后,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水利改革发展依然滞后,水资源利用率低,水利管理水平不高,水利保障不足,难以满足灌溉水对农业产业的生产要求,导致农业产业发展缓慢,难以摆脱贫困群众“因水致贫”的困境。为此,南部县在2016年投入了4237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贫困地区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同时通过实施大型和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大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灌溉条件,提高了灌溉效率与效益,解决贫困地区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同时,南部县通过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维修养护项目,新建渠道、整治山坪塘,新增蓄水池,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加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有效提升节水能力和供水能力,从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经济作物产值。并且加快推进铁佛塘、任江寺、林家垭、打鼓山、江石岭五个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灌溉水不足、营养供给不均等问题,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达到稳定增收的目的。2016年全县完成60个贫困村范围内清淤扩挖塘坝123口,新建整治石河堰10处,更新改造小型泵站4处,新建蓄水池77口,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0座,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的建设目标任务。
3.“生态水”:落实河长责任治理水污染
南部县还存在着水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导致贫困群众的生存环境恶劣,饮水安全受到威胁,从而引起水污染的恶性循环,危害贫困群众身体健康。因此,生态水与生活水、生产水息息相关,加快生态水的建设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和生态宜居,需要深刻树立生态理念,从而开展水生态建设工作,主要有以下两点措施:
围绕“一江五湖”保护开发工作,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河湖库水生态保护工程。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1800亩;在6个乡镇10个村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启动了县城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建设,将县城新区、城北片区污水全部收集、集中处理;全面启动了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新建污水处理厂7座,改造污水处理厂5座,安装排污干管10公里。升钟库区水污染治理项目全面推进,通过截污、治污及生态修复,库区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截污、减排、换水等措施,八尔湖水质进一步好转。常态开展河流水污染治理工作,通过截污控源,持续治理升钟湖、西河等重点水源地的水污染问题,河流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稳步推进,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启动了河湖连通工程,将西河、嘉陵江连通,为县城“两溪”及浩口河提供生态补水,改善县城河流水生态环境,还市民一个清新、洁净的生活环境。
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有序开展八大专项行动。明确了27位县级河长、27个联络员单位、133位乡级河长、1148村级河长;完成了“一河一策”“四张清单”,建立了“一河一档”;开展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行动、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河道采砂整治专项行动、河道垃圾及漂浮物清理专项行动、取缔网箱及肥水养殖整治专项行动、“水葫芦”打捞专项行动、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专项行动、全面推行河长制宣传教育专项行动等8个专项行动。(www.daowen.com)
专栏:营造全民治水氛围,实现“岸绿景美、河畅水清”
定水镇镇级河长任军和谢家垭村村级河长高天全每周都要巡视一次西河,发现有漂浮物或垃圾,便立即打捞上岸。通过巡河发现问题,并引导群众保护水资源。他们的巡河内容包括河面河岸保洁、有无侵占河道、水体有无味道和颜色、河底有无明显污泥或垃圾淤积,以及以前巡河发现的问题是否解决到位等。
南部县为营造全民治水的良好氛围,实现“岸绿景美、河畅水清”的目标,全县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790名,设置河长13名、河道警长25名,部分志愿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全程参与,联动巡河、护河,以实际行动推动河长制责任落实。
在注重保护的同时,南部县加大水污染防控力度。大力推广使用杀虫灯,减少了农药使用。南部县已在建兴、三官、流马等乡镇建立水稻统防统治示范点2.3万亩,在东坝镇建立柑橘绿色防控示范点万余亩。除了使用诱虫灯,示范点还选择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提高自身抗病虫害能力,利用“天敌”和微生物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及推行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等,减少高毒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南部县在黄金、寒坡、老鸦等乡镇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机收粉碎还田和机插秧翻耕稻桩示范,完成秸秆肥料化示范面积5000亩。在大(桥)升(钟)线农业现代产业园,结合机械清园,指导沿线12个乡镇推广机械化粉碎还田3.5万亩。在八尔湖镇纯阳山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升钟镇蜀昇园中药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黄金镇蘑菇生产基地等开展秸秆基料化利用示范,完成秸秆基料化利用1000吨。
河长制的责任落实促进河长加强河流的巡查监督,并引导群众保护水源环境,有利于群众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生态意识,促使全民治水,推动环境美化,通过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建设,让乡村环境更美、生态更优,对于南部县的环境污染治理,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观光水”:结合旅游资源强化水文化
“衔接乡村振兴,打造亲水南部”是在生活水、生产水和生态水达标的基础上对南部县的更高要求,因此南部县利用现代景观水利的理念和现代公共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思路与手段建设和改造水工程,实现水利与园林、治水与生态、亲水与安全的有机结合,在保障工程安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使风景优美的河道成为人们陶冶性情的好去处,使水利工程成为人们赏心悦目的好风景,使清新亮丽的水利风景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并且建成八尔湖、升钟湖、红岩子等旅游示范区,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另外,加大对现有水利工程建筑的时代背景、人文历史以及地方民风民俗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增加文化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丰富现有水利工程的文化环境和艺术美感。把水利风景区建设作为提升水工程及其水环境的文化内涵和品位的示范工程。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南部县更加注重水利功能与人文内涵的有机结合,以及水利科技知识的普及,注重塑造精品景区,提升景区质量,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景区社会影响力,使之成为传播水文化的重要平台和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专栏:围绕“一江五湖”打造“亲水南部·养心福地”
初冬时节,升钟水库湖水碧绿,一根根鱼竿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一排排农家小院倒映在水面上。不远处,四川省皮划艇队的运动员精神抖擞,在教练员的指挥下,整齐划一地推桨、收桨,皮艇以极快的速度在碧波中前行。然而,10年前的升钟湖,却是另一番景象:湖面上星罗棋布的网箱接近8000个,湖水水质接近Ⅲ类,部分水域臭气熏天,连畜饮标准都达不到。
现如今,南部县以建设观光水为目标,全面取缔网箱,将文化与旅游融合起来,体育运动与扶贫结合起来,按照发展观光度假和水上运动的定位,建设升钟湖国际康养目的地,连续举办了10届中国升钟湖钓鱼大赛,实现了“一根鱼竿撬动一方发展”的目的。
升水镇临江坪村村民宋劲波认为,是升钟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当地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和宋劲波一样,八尔湖镇纯阳山村村民王兴猛也认为,是观光水改变了他的命运。王兴猛被当地人称为“猛哥”。猛哥一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他家发展食用菌产业,还在村里开设了一个小卖部。如今猛哥的大儿子在家门口就业,爱人的小卖部生意也不错,一家人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近年来,南部县坚持亲水文化定位,聘请顶级规划团队,围绕“一江五湖”打造“亲水南部·养心福地”。八尔湖突出“八仙”文化和“古乡”特色,按照“一湾一景、一湾一业”布局,建成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和旅游精品线,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红岩子湖突出大禹文化和山水风情,按照“城在水上、水在城中、水城共生”的布局,建设满福坝现代水城,打造南部水景观的新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