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是实现我市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实施精准的产业政策,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一是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主要是构建五大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引导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年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0名以上,新增市级重农业龙头企业50个。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推广大田托管模式,新增面积50万亩以上。依托“云农场”等电子商务平台,实行线上线下农资交易、农产品经营,拉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优化补贴支持方向。加大种业创新力度,完善5个商业化育种中心,建成45万亩种子标准化基地。构建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步伐,规范建设20处市级示范园区。积极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新认证“三品一标”60个。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高标准农田规划建设,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节水节肥节药节力工程示范,新建20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和高效生态农业,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构建安全生态大水利体系。完成泗河综合开发、邹城、高新区、兖州区堤防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沿线县市区防洪工程。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引水补源入济等项目建设,完成农田水利工程5700项,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2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
二是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主要是做好三篇文章。打造撬板,做好培植壮大信息产业的文章。实施信息产业跨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建设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为牵动,提速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市、信息消费试点市、全光网示范市、智慧城市试点“四城同建”,加快惠普、中兴等专业园区建设,深化与中科曙光、IBM的战略合作,建设智慧城市云平台和鲁西南数据中心。深度对接华为、阿里巴巴等国际知名IT企业,争取更多行业巨头入驻济宁。集中扶持100家重点信息产业企业,使其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厚植长板,做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文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落实优势传统产业提升计划,加快骨干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年内完成技改投资900亿元。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进“好品济宁”建设。加速推进“两化”融合,重点培育10家试点示范企业,鼓励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分类制定扶持煤炭、化工和工程机械等行业转型发展政策措施,对丧失自我修复能力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倒逼企业转型、产业升级。补齐短板,做好加速发展高端制造业的文章。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按照十大产业升级方向、重点链条和任务目标,引进发展智能整机装备、系统总成、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引导企业面向国内外高端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协作,增强竞争实力。继续实施中小企业“百千万培训”工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水平,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制造业产业集群。年内确保制造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工业增幅,2家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www.daowen.com)
三是着力提升服务业规模档次。突出抓好“三新”。强化发展新支撑。分行业制定服务业发展导则,降低准入门槛,优先保障用地。抓好总投资660亿元的30个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示范区。培植发展新业态。顺应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实施电商培育、电商进村计划,建设一批特色电商平台、电商镇村服务站,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社区家政、社会养老等服务业。以文化旅游资产整合为抓手,推进旅游资源市场化运作,深化与知名旅游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景区景点整体开发运营,高标准建设一批重点旅游项目。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研学旅游。拓展发展新内涵。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加速融合,大力发展研发设计、软件开发、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等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挥运河航道优势,引进铁水联运知名物流企业。引导快递物流业规范发展,建设商贸物流园区,打造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快发展股权投资、产权交易、产业基金等新兴金融业态。年内服务业增加值、税收占比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