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乡村振兴战略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作了专门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重大规划。同时,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已经先期认定了40个市县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先行区,探索经验,带动全国农业的绿色发展,这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农业部正在谋划和陆续出台一些重大行动。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乡村振兴战略

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非常鲜明具体地瞄准了当前“三农”发展中短板,那么究竟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呢?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作了专门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重大规划。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中国农村千差万别,又处在千年未有之变局,所以需要有科学的规划来指引,按照“五位一体”的要求,从产业发展、乡村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谋划,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农业回归绿色本色。当前农业绿色发展十分紧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我国在农业发展中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体制机制这些方面都要下功夫创新,让农业回归绿色的本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深改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正在采取这样一些措施:健全绿色发展制度。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合理利用资源的制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轮作休耕面积达到3000万亩,一方面要推进面积扩大,使部分耕地能够休养生息;另一方面要建设制度,形成轮作休耕的一些制度。目前正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就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回收,还有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等行动。同时,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已经先期认定了40个市县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先行区,探索经验,带动全国农业的绿色发展,这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强化绿色科技支撑。重点是围绕增产,今后要调整科技创新的重点和方向,大力支持节本增效、优质安全、绿色环保技术的开发,目的是适应绿色发展要求。实施一批绿色发展重大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来要做到“四个优先”,就是要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围绕这些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要研究和出台相关的政策,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来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乡村振兴体现出中央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补短板,乡村发展仍是薄弱环节,所以需要有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要贯彻“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方针。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据有关材料显示,近期农业部启动了“百乡万户”调查,派遣120名干部深入到30个省市区、60个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驻村调查,将对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景式调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组织提供第一手的材料。目前,农业部正在谋划和陆续出台一些重大行动。比如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三年行动,首先要给农民一个清洁、清新的美好家园;再比如说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打造一批富民强县的产业;再比如要打好三年精准脱贫攻坚战,首先要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乡村振兴要真金白银地投,也到真刀真枪地干。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补短板。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www.daowen.com)

有利于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现在又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实际上实现了土地承包“变”和“不变”的辩证统一,可以说这是农村改革重大的制度创新,既满足了农民稳定承包权的需要,又满足了流转经营权的需要,所以有利于形成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从而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适度规模经营。适应土地流转的需要,中央出台了承包地“三权分置”的办法。该政策安排与第二个百年战略构想在时间节点上高度契合。新一轮承包期再延长30年,时间上大体是在2050年前后、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的时候,届时我国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时候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城乡人口结构,包括城乡关系、工农关系都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再延长30年,既稳定了农民的预期,也为届时进一步完善政策预留了空间。解决人地矛盾的问题不能完全依靠无限的细分、均分有限的土地资源,因为中国人多地少,地块越分越小,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通过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包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统筹解决这个问题。关于举家进城落户农户的承包地,现有的政策是退与不退尊重其自愿,鼓励依法有偿的退回村集体。到二轮承包到期的时候,也将会依法和依照农民群众的集体意见来解决这类问题。针对农村人口增减变化,有些二轮承包没有拿到地等问题,农业部也在研究,将配合相关部门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具体的政策,指导地方来妥善解决。另外,关于解决地多地少的问题,总的原则还是坚持承包地大稳定、小调整,尊重农民意愿,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村集体民主协商解决,总体上承包地要基本稳定。粮食收购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大方向。要兼顾政府、农民两头,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兼顾收购、加工两个方面,总体是求得一个平衡,保证改革平稳进行。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的2018年还要新建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2011年—2020年国家规划要建设8—10亿亩高标准农田,还要划定9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就是要让这些主产区、优势区保证粮食生产。在科技方面要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优质高效和绿色生产技术,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护好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户种粮的积极性。针对我国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价格调整问题,韩长赋表示,粮食收购和价格市场化的改革是个大方向,目的还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来引导生产、调节供求、调控进口。针对玉米价格反弹这一情况,韩长赋建议,由于当前玉米库存依然很高,国际价格也很便宜,农户不要盲目扩种玉米,尤其是玉米种植非优势区,不要走回头路。下一步还是要继续调整结构,种植户应多选择种植市场适销的品种。针对水稻和小麦价格问题,当前水稻供给也偏多,小麦的供求基本平衡。因此,今年国家下调了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目的也是想进一步理顺价格形成机制,使小麦和稻谷的价格逐步向市场靠拢。另外,国家在下调收购价格的同时,也对种粮农民采取直补的方式,适当补助农民,“现在籼稻和粳稻大概分别下调了1毛到2毛钱,这个下调带来的收入影响主要由政府和国家来承担,也是为了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对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适度调减玉米和水稻,绝不是要放弃粮食生产,而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法减法一起做,在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的同时,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从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促进农业供求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实现平衡。下一步我们将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水稻、种植强筋和弱筋小麦,这是我们的弱项,同时在改革中加快完善补贴、保险等配套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调整非优势区种植不放弃粮食生产。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阶段性的供大于求与有的品种供给不足并存。现在,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针对现状,农业部按照中央的部署,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步,既要调整结构,又要保证粮食安全。一是坚定不移地稳产能、保口粮。根据供求形势的变化,稳定产能,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要实施“两藏”战略,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二是继续优化粮食生产结构。虽然粮食是特殊商品,但它也是商品,所以也要适应市场的变化来调减生产,特别是调整品种结构。推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现在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了,主食吃的少了,肉蛋奶消费量上去了,但肉蛋奶也要靠粮食来转化。所以,要大力发展肉类、牛奶、禽蛋、水产、食用菌、蔬菜、水果这些产品来满足人们更好的需求。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是给农民吃“定心丸”。党的十九大提出,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可以说是送给广大农民的一个“大礼包”。对于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意义,这是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体现,将使农村的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在75年,这意味着今后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会改变,也意味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不会改变,这给农民吃了“定心丸”。无论是拥有承包地的农户还是流入承包地的新型经营主体,大家都有了稳定的预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