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度阅读毛泽东选集:发动人民战争的真正之道

深度阅读毛泽东选集:发动人民战争的真正之道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主席伟大之处,在于真真的发动了一场人民战争,人民的战争。——《毛泽东选集》意识层面的东西,要有个过程,要有个读的过程,有个理解的过程,更要有个不理解的过程——走不出怀疑,就到不了相信。读毛选吧,每当你遇到问题时,读毛选一定可以给你解决问题,这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源源不断的方法论。主要地是依据情况,照顾部队和兵团的组成问题,照顾两个战役

革命战争史就是一部创业史,从秋收起义到放弃大中城市聚焦区域形成红色政权,从游击战到运动战,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人间正道是沧桑,没有比这个创业故事更生动的了。

阶段性复杂,矛盾重重,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思考不清楚,哪里来的购买理由充分(打土豪、分田地),行动指令精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你要打到谁,才要激活谁、发动谁。

毛主席伟大之处,在于真真的发动了一场人民战争,人民的战争。所谓,人心所向,所谓天下归心,皆在于此。如果说:《孙子兵法》讲道天地将法的话,孙子用得最好的是地将法,而毛主席用的是道天地,首先是战略上的胜利,胜在了未来,其次是战术上的赢,赢在了当下——阶段性聚焦,与不断聚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主要矛盾。

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有这样一段话:军事平均主义者到一九三三年,有所谓“两个拳头打人”的说法,把红军主力分割为二,企图在两个战略方向同时求胜。那时的结果是一个拳头置于无用,一个拳头打得很疲劳,而且没有当时可能取得的最大胜利。照我的意见,在有强大敌军存在的条件下,无论自己有多少军队,在一个时间内,主要的使用方向只应有一个,不应有两个。我不反对作战方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主要的方向,在同一个时间内,只应有一个。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

战场、战区、战局、战势,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一着不慎在哪里?下棋如此,战争也是如此。初战像下棋一样,多看几步在打第一仗之先,必须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以至最后一仗大体上如何打法,我挨次的一仗胜了,敌军全局将起如何变化,假若败了,又将起如何变化……战略指导者当其处在一个战略阶段时,应该计算到往后多数阶段,至少也应计算到下一个阶段。

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这里说的“连战皆捷”和“许多败仗”,都是局部性的,对于全局不起决定作用的东西。这里说的“一个败仗”和“一个胜仗”,就都是决定的东西了。所有这些,都在说明关照全局的重要性。

集中兵力,是首先的和主要的。集中兵力之所以必要,是为了改变敌我的形势。从战略防御中争取胜利,基本上靠了集中兵力的一着。——《毛泽东选集

意识层面的东西,要有个过程,要有个读的过程,有个理解的过程,更要有个不理解的过程——走不出怀疑,就到不了相信。读毛选吧,每当你遇到问题时,读毛选一定可以给你解决问题,这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源源不断的方法论。

我们的要求是依靠多数和照顾全局。[1]

战略问题,如所谓照顾敌我之间的关系,照顾各个战役之间或各个作战阶段之间的关系,照顾有关全局的(有决定意义的)某些部分,照顾全盘情况中的特点,照顾前后方之间的关系,照顾消耗和补充,作战和休息,集中和分散,攻击和防御,前进和后退,荫蔽和暴露,主攻方面和助攻方面,突击方面和钳制方面,集中指挥和分散指挥,持久战和速决战,阵地战和运动战,本军和友军,这些兵种和那些兵种,上级和下级,干部和兵员,老兵和新兵,高级干部和下级干部,老干部和新干部,红色区域和白色区域,老区和新区,中心区和边缘区,热天和冷天,胜仗和败仗,大兵团和小兵团,正规军和游击队,消灭敌人和争取群众,扩大红军和巩固红军,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过去的任务和现在的任务,现在的任务和将来的任务,那种情况下的任务和这种情况下的任务,固定战线和非固定战线,国内战争和民族战争,这一历史阶段和那一历史阶段,等等问题的区别和联系,都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但若用心去想一想,也就都可以了解,都可以捉住,都可以精通。这就是说,能够把战争或作战的一切重要的问题,都提到较高的原则性上去解决。达到这个目的,就是研究战略问题的任务。[2]

晋楚城濮之战,楚汉成皋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内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在原占优势和主动之敌则反是;由于其主观错误和内部矛盾,可以将其很好的或较好的优势和主动地位,完全丧失,化为败军之将,亡国之君。[3]

一切依照当时具体情况看来对于当时的全局和全时期有利益的、尤其是有决定意义的一局部和一时间,是应该捉住不放的,不然我们就变成自流主义,或放任主义。[4]

局部与全体

我们的要求是依靠多数和照顾全局。[5]

共产党员在领导群众同敌人作斗争的时候,必须有照顾全局,照顾多数及和同盟者一道工作的观点。共产党员必须懂得以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这一个道理。如果某项意见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就应以局部服从全局。反之也是一样,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也应以局部服从全局。这就是照顾全局的观点。[6]

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说重要,说有决定意义,不能按照一般的或抽象的情况去规定,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去规定。[7]

总之,一个原则,就是注意于那些有关全局的重要的关节。学习战争全局的指导规律,是要用心去想一想才行的。因为这种全局性的东西,眼睛看不见,只能用心思去想一想才能懂得,不用心思去想,就不会懂得。但是全局是由局部构成的,有局部经验的人,有战役战术经验的人,如肯用心去想一想,就能够明白那些更高级的东西。[8]

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主要地是依据情况,照顾部队和兵团的组成问题,照顾两个战役之间的关系问题,照顾各个作战阶段之间的关系问题,照顾我方全部活动和敌方全部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都是最吃力的地方,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说到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不但战略和战役的关系是如此,战役和战术的关系也是如此。[9]

全局的规律的东西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研究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要求战役指挥员和战术指挥员了解某种程度的战略上的规律,何以成为必要呢?

因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说战略胜利取决于战术胜利的这种意见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意见没有看见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

下棋如此,战争也是如此。然而全局性的东西,不能脱离局部而独立,全局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构成的。有的时候,有些局部破坏了或失败了,全局可以不起重大的影响,就是因为这些局部不是对于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东西。战争中有些战术上或战役上的失败或不成功,常常不至于引起战争全局的变坏,就是因为这些失败不是有决定意义的东西。但若组成战争全局的多数战役失败了,或有决定意义的某一二个战役失败了,全局就立即起变化。这里说的多数战役和某一二个战役,就都是决定的东西了。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这里说的“连战皆捷”和“许多败仗”,都是局部性的,对于全局不起决定作用的东西。这里说的“一个败仗”和“一个胜仗”,就都是决定的东西了。所有这些,都在说明关照全局的重要性。[10]

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说重要,说有决定意义,不能按照一般的或抽象的情况去规定,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去规定。[11]

在打第一仗之先,必须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以至最后一仗大体上如何打法,我挨次的一仗胜了,敌军全局将起如何变化,假若败了,又将起如何变化。虽结果不见得乃至决不会尽如所期,然而必须依据双方全局,仔细地切实地想明白。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第三,还要想到下一战略阶段的文章。若只顾反攻,不顾反攻胜利后,或万一反攻失败后,下文如何做法,依然未尽得战略指导者的责任。战略指导者当其处在一个战略阶段时,应该计算到往后多数阶段,至少也应计算到下一个阶段。[12]

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因此,一个地区的总负责人,必须考虑到该处的斗争历史和斗争环境,将各项工作摆在适当的地位;而不是自己全无计划,只按上级指示来一件做一件,形成很多的“中心工作”和凌乱无秩序的状态。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以致引起下级在工作步骤上的凌乱,而得不到确定的结果。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这也是在运用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这些原则时,必须注意解决的领导方法问题。[13]

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14]

我们要注意抓住主流,抓错了一定翻跟头。[15]

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事物的两个侧面,并不是把它看作都一样,各占一半,半斤八两,而是严格地把它们分为主要的和次要的方面,分为重点和一般,主流和支流。[16]

马克思主义所坚持重点论,因为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混淆起来,就认不清事物的本质,就不能判断是非,就不能进行工作。折衷主义二元论代替、冒充、偷换马列主义的两点论,就是它把两点论中间的重点论偷偷地抽去了。他们把事物的两方面,矛盾的两方面平列起来,等同起来,不分第一和第二,不分主要和次要,不分主流和支流,结果就掩盖了事物真相,模糊了事物本质,使人的工作中分不清是非界限,把人们引到错误的路上。[17]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8]

什么人是根本的力量,是革命的骨干呢?就是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人农民。[19]

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20]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事物的外部而是事物的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21]

突变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生是突变,死也是突变,由生到死几十年是渐变。[22]

集中兵力,是首先的和主要的。集中兵力之所以必要,是为了改变敌我的形势……从战略防御中争取胜利,基本上靠了集中兵力的一着。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23]

什么叫本质,只能说本质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如此类推。[24]

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25]

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26]

一切依照当时具体情况看来对于当时的全局和全时期有利益的、尤其是有决定意义的一局部和一时间,是应该捉住不放的,不然我们就变成自流主义,或放任主义。[27]

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28]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29]

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30]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1]

没有现代化工业,哪有现代化国防?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32]

在工作方法上,要发扬成绩,树立标兵,同时也批评错误。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在我们的事业中,有许多好人,好的典型,需要表扬。[33]

我们的二十八年,就大不相同。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34]

必须坚决地克服许多地方存在着的某些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即擅自修改中央的或上级党委的政策和策略,执行他们自以为是的违背统一意志和统一纪律的极端有害的政策和策略;在工作繁忙的借口之下,采取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错误态度,将自己管理的地方,看成好像一个独立国。这种状态,给予革命利益的损害,极为巨大。各级党委必须对这一点进行反复讨论,认真克服这种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35]

必须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执行政策,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全军一致,不允许任何破坏纪律的现象存在。[36]

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37]

一个军事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38]

一个民众大会,主要应注意动员民众到会和提出恰当的口号。[39]

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没有蓬蓬勃勃的发展。他们是一条腿走路,我们是两条腿走路,他们是讲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只讲专不讲红,只讲干部不讲群众,这也是一条腿走路。在重工业方面没有找到主要矛盾,如钢是基础,机器是心脏,煤是粮食……我们是以钢为纲,是工业的主要矛盾;农业是以粮为纲,其他按比例发展。[40]

我们中国四川省有一句俗话,叫做十个手指按十个跳蚤,一个也捉不到。[41]

现在美国手伸得太长,用四川人的话来说,是十个手指按住了十个跳蚤,一个也抓不住。你们不信,自己张开十个手指去抓抓跳蚤试试![42]

帝国主义占的地方太多,管得太宽了。中国俗话说,十个指头按着十个跳蚤,一个跳蚤都捉不到。因为帝国主义管得太宽,它们也就控制不住。[43]

学会“弹钢琴”。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管的方面很多,各地、各军、各部门的工作,都要照顾到,不能只注意一部分问题而把别的丢掉。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个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钢琴有人弹得好,有人弹得不好,这两种人弹出来的调子差别很大。党委的同志必须学好“弹钢琴”。[44]

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45]

华北华中、华南的军队与地方的关系,与地方的党和政府的关系,与地方干部的关系,也至少需要两三年的努力,并且要抓得很紧,才能解决。稍一抓得不紧就容易动摇,因为我们军队的同志两只耳朵经常听到的是地方对不起军队、老百姓对不起军队这些话。对这个问题,也要有系统的分析和系统的解决。[46]

各地领导机关(包括中央局、区党委两级)对于报纸、通讯社等极端重要的宣传机关放弃领导责任,或者虽未放弃领导,但是抓得不紧,听任许多错误观点广泛流行,宣传工作极不严肃。此种状况,必须坚决改正。[47]

两头都要抓紧,学习工作要抓紧,睡眠休息娱乐也要抓紧。过去只抓紧了一头,另一头抓不紧或者没有抓。现在要搞些娱乐,要有时间,有设备,这一头也要来个抓紧。党中央已经决定减少会议次数和学习时间,你们要监督执行。有什么人不执行,就要质问他们。[48]

要“抓紧”。就是说,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象抓,还是抓不住东西。我们有些同志,也抓主要工作,但是抓而不紧,所以工作还是不能做好。不抓不行,抓而不紧也不行。[49]

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50]

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故领导者必须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并凭借这批骨干去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凡属真正团结一致、联系群众的领导骨干,必须是从群众斗争中逐渐形成,而不是脱离群众斗争所能形成的。[51]

许多同志,不注重和不善于团结积极分子组成领导核心,不注重和不善于使这种领导核心同广大群众密切地结合起来,因而使自己的领导变成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的领导。[52]

这样分工而又统一的一元化的方法,使一件工作经过总负责人推动很多干部、有时甚至是全体人员去做,可以克服各单个部门干部不足的缺点,而使许多人都变为积极参加该项工作的干部。这也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一种形式。[53]

主观主义者和官僚主义者不知道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原则,极大地妨碍党的工作的发展。[54]

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55]

抗日战争的一般战略问题中的东西,决不能照样用之于特殊情形的游击战争。[56]

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57]

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58]

革命战争——革命的阶级战争和革命的民族战争,在一般战争的情形和性质之外,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性质。因此,在一般的战争规律之外,有它的一些特殊的规律。不懂得这些特殊的情形和性质,不懂得它的特殊的规律,就不能指导革命战争,就不能在革命战争中打胜仗。中国革命战争——不论是国内战争或民族战争,是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之内进行的,比较一般的战争,一般的革命战争,又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特殊的性质。因此,在一般战争和一般革命战争的规律之外,又有它的一些特殊的规律。如果不懂得这些,就不能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打胜仗。所以,我们应该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也应该研究革命战争的规律;最后,我们还应该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59]

在领导意见之实行时要将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互相结合。[60]

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在集中和坚持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前一个方法的组成部分。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又拿这一般意见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考验(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告诉别人也这样做),然后集中新的经验(总结经验),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导群众。[61]

许多同志,满足于工作任务的一般号召,不注重和不善于在做了一般号召之后,紧紧地接着从事于个别的具体的指导,因而使自己的号召停止在嘴上、纸上或会议上,而变为官僚主义的领导。[62](www.daowen.com)

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63]

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64]

我们要注意抓住主流,抓错了一定翻跟头。[65]

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在认识事物,分析矛盾的时候,都看到它的两个方面。例如在总结的时候,既肯定成绩,又看到缺点,既总结成功的经验,又总结失败的教训。但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不是把它看作都一样,各占一半,半斤八两,而是严格地把它们分为主要的和次要的方面,分为重点和一般,主流和支流。例如。林彪同志对政治思想工作领域中四对矛盾的分析。人和物的关系,两个都重要。但活的思想更重要,活的思想第一。这就是重点论,有第一和第二,统帅和被统帅的关系。又如解决实际问题,两个都重要,但主要的是解决思想问题。[66]

人有十个指头,要使干部学会善于区别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或者多数指头和少数指头。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有区别,这件事看起来简单,许多人却不懂得。要宣传这种观点。这是大局和小局,一般和个别,主流和支流的区别,我们要注意抓住主流,抓错了一定翻跟斗。这是认识问题,也是逻辑问题。[67]

马克思主义所坚持重点论,因为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混淆起来,就认不清事物的本质,就不能判断是非,就不能进行工作。折衷主义用二元论代替、冒充、偷换马列主义的两点论,就是它把两点论中间的重点论偷偷地抽去了。他们把事物的两方面,矛盾的两方面平列起来,等同起来,不分第一和第二,不分主要和次要,不分主流和支流,结果就掩盖了事物真相,模糊了事物本质,使人的工作中分不清是非界限,把人们引到错误的路上。[68]

[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264,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2]《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177-178,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3]《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491,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4]《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212,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264,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6]《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525,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7]《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176,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8]《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177,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9]《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176,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10]《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175-176,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11]《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176,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12]《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216、220、221页,人民出版社,北京,1977

[13]《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I901,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14]《关于工作方法十六条》,一九五九年五月

[15]《工作方法(草案)》,一九五八年一月

[16]《反对折衷主义》,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一日

[17]《反对折衷主义》,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一日

[18]《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二年五月

[19]《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262,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20]《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225,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21]《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301,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22]《在中国共产党人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日下午北京,1977

[23]《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V1199,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24]《在李达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上的批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版,XI504,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25]《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176,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26]《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175-176,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27]《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212,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28]《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302,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29]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五日),一九五六年—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

[30]《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31]《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32]《对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的指示》,一九五八年六月十七日

[33]《在一次座谈会上的指示》,一九六四年二月二日

[34]《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V1480,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35]《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V1332,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36]《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V1239,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37]《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五一五页

[38]《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177,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39]《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177,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40]《对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批语》,一九六年月日

[41]《中法之间有共同点》,一九六四年一月三十日

[42]《赫鲁晓夫的日子不好过》,一九六四年一月十七日

[43]《帝国主义是不可怕的》,一九六〇年五月七日

[44]《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三日

[45]《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46]《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一九四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47]《必须以严肃科学态度对待宣传工作》,一九四八年六月三日

[48]《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

[49]《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二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四四三页

[50]《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I897,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51]《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I898,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52]《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I899-900,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53]《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I900-901,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54]《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I902,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55]《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309-310,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56]《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407,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57]《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479,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58]《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171,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59]《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171,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60]《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I899,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61]《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I899,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62]《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I900,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63]《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III897,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

[64]《关于工作方法十六条》,一九五九年五月

[65]《工作方法(草案)》,一九五八年一月

[66]《反对折衷主义》,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一日

[67]《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1958年1月12日上午7时

[68]《反对折衷主义》,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一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