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劳动阶层儿子林肯的成功历程

劳动阶层儿子林肯的成功历程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称林肯是“劳动阶层一心一意的儿子”。林肯有基层的磨练,有失败的经验,从小事做起,在政治上并不谋求晋升的速度,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自己争取下一个政治目标的时机。美国历史上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与林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劳动阶层儿子林肯的成功历程

马克思称林肯是“劳动阶层一心一意(为民谋福利)的儿子”。和许多同时代的人相比,他没有显赫的家世,不是开国元勋的子侄,他出生在肯塔基州一个贫苦的家庭。他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18岁开始做过各种不同的职业,其中包括土地测绘员。

政治上,林肯也不是年纪轻轻就独占鳌头的那种,甚至可以说他是一步一个脚印在政坛稳扎稳打的典型。25岁他竞选伊利诺伊州的州议员成功,连任3届,经过州内政治的洗礼,他开始树立起进军全国政坛的雄心。37岁的时候,他经过几次竞选失败,终于当选联邦参议员,进入首都华盛顿政坛。1860年,他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此时他51岁。

加迪斯在《论大战略》里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要驾驭三大重要元素:规模、空间和时间。

规模,就是恰当的比例,也就是处事懂得拿捏分寸,不惊慌,不自满,有韧性,有应对。空间,是理想与现实遭遇时的场景,需要有大局观,有灵活度,敢于取舍。时间,强调的则是把握好恰当的时机,有等待的耐心。

能够驾驭这三点,需要经验的积累与现实生活的锤炼。科学家对复杂生命体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乱中往往能诞生秩序,尤其在生命体不断涌现和变异的过程中,反而能形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人也是如此,能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就是韧性,有韧性的人比思想僵化的人更容易适应未知的环境。

林肯有基层的磨练,有失败的经验,从小事做起,在政治上并不谋求晋升的速度,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自己争取下一个政治目标的时机。机会来临的时候,他的政治野心也会增长,但从来不会跳出可控的范围。在任何时候,他都保持低调,懂得韬光养晦。(www.daowen.com)

林肯很懂得humility(谦逊)与humiliate(羞辱)的区别,这两个英文单词都源自同一个拉丁语词根,也就是“接地气的”“根植于土地的”。追根溯源,谦逊的本意是扎根土地,因为和别人一样接地气,所以才会谦逊,才会知道自己的平凡和不足,才不会自以为是。而脱离了生长的环境,开始离地飘升,缺乏地气,与平民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自满自大,最终则可能落得被羞辱的结局。

美国历史上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以下称小亚当斯)与林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亚当斯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的长子,也是美国建国者二代中的佼佼者,是一个从小被以成为美国总统为目标进行培养的人。小亚当斯和他父亲一样,只做了一任总统,而且得位不当(虽然在选举人团的投票中落败,但因为竞选者没有人赢得多数票,所以小亚当斯最终用幕后手段,经由众议院选举当选)。下台之后,小亚当斯竞选联邦众议员获胜,算是自降一等,然后真正深入基层,这才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例,卸任总统之后会选择竞选政治影响力要低得多的联邦众议员。对于小亚当斯来说,这是他的救赎。

小亚当斯显赫的家世给了他宏大的期望,这种期望激励他、推动他,也成为他脑中萦绕不去的梦魇。在关键时刻,也就是1825年大选时,选举人团投票99:84,他的竞争对手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领先的时候,他失去了“常识”,没有大方地认输,而是利用规则漏洞和幕后操控攫取了总统之位,不仅任上少有建树,而且在四年之后被灰溜溜地撵下台。他后半生之所以在众议员位子上做了20年,就是因为那儿接地气,那儿能让他找回并运用“常识”。

通过林肯与小亚当斯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断在摸爬滚打中积累的经验(也就是在混乱中形成的韧性),比那些无知者的无畏要强,因为无知者面对挫折的冲击会不知所措;同样,拥有丰富经验的人也比含着“金勺子”出生的人要更能适应未知的环境,因为他们不会自以为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