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还是一个贫富差距日趋拉大,发展日益不平均的社会。这是研究印度的一大关键,因为印度的贫富差距就摆在“脸”上,好像孟买巨富的摩天大楼豪宅俯瞰着孟买的贫民窟那么刺眼。《亿万富翁的天下》把当下的印度与100年前的新镀金时代的美国做了对比。
在印度人看来,拉大的并不仅仅是贫富差距,基础设施投资的不均、文明习惯养成的步伐不一致,阶层之间的鸿沟也越来越大。这也不是印度所特有的,所有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类似的问题。
但是展望未来,印度仍然有不可忽视的优势。
首先是人口结构的优势。印度很快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印度的人口结构比中国要年轻得多,印度的平均生育率仍然在2.1%以上,这意味着印度要应对老龄化的风险,至少还有一代人的时间。
其次,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关于家庭和育儿的观念也在发生巨大改变。他们保持有传统的一面,结婚后儿子都和父母同住,三代同堂,养儿防老的观念没有改变。但受过教育的中产阶层,并不急于生孩子,对儿子和女儿都一视同仁,而且很多人只愿意生一个孩子。这些都体现了经济进步带来的观念的改变,这一趋势在全球都一致。保守与改变同时存在,恰恰是一个国家转型期的特点。
再次,印度的年轻人,尤其是受过教育的下一代,其开放的姿态也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参观甘地陵的时候,有很多身穿校服的中小学生冬游,看见我东亚人的面孔,都要围拢上来打招呼。一群小学生甚至排着队从我身前走过,每个人都与我击掌。这种开放的热情是非常少见的。(www.daowen.com)
最后,印度仍然拥有巨大的潜力。印度的海外移民遍及全球,美国全国1/3的汽车旅馆都是由古吉拉特邦的海外移民经营的。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海外移民对印度经济的贡献,无论是投资、贸易还是观念的改变,都将越来越重要。
拉古拉姆·拉詹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长期执教于芝加哥大学,2005年就率先指出全球金融创新可能引发的风险,一度出任印度央行行长,现在又重归教职。他对印度经济的批评一针见血,他担心企业家通过钻营来获得政府许可,因而鼓吹监管改革。而在印度任职的经验,也让他对发展经济学有了新思考,他在《第三支柱》(The Third Pillar)一书中提出社区对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如果和中国对比,印度最大的差距仍然在基础设施上。研究者预测印度如果要真正发挥其经济潜力,需要在未来20年投资4.5万亿美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印度其实已经开启了建设模式,随处可见新建的道路和桥梁,和10年前的基础设施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德里到阿格拉之间的高速公路,与中国的高速公路已经没有多少差别了。
如果印度能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持续投资基础设施并非难事。难的其实是如何将如此大规模的投资管理好。如果没有稳健的保障制度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基建投资很可能成为寻租的天堂。
克拉布特里预言,全球经济未来的竞争将是中、美、印三个大陆大国(洲际经济体)的三国演义。虽然印度对于很多人来说还很陌生,但是如果从它的发展轨迹和潜能来看,此言不虚。印度其实不仅是映射发展模式的一面镜子,也将是中国创新企业当下的机遇之所在,以及中国未来的竞争对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