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造尊重时间的工作文化:我们该怎么做?

创造尊重时间的工作文化:我们该怎么做?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构建好的工作环境,绝不是独善其身这么简单,需要去推动构建一种尊重别人工作时间的工作文化。形成尊重别人时间的文化,首先就要鼓励更多人进入专注的状态,尽量不要打扰别人,即使打扰别人也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构建尊重别人时间的文化,可以从学会开会开始。更有意思的建议是向大学学习,让专家型的人才或者科研人员每周开放一次“办公室时间”。

创造尊重时间的工作文化:我们该怎么做?

在现实中,人们希望更有计划地去管理自己的时间,能积累几小时不受打扰的时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但却可能身不由己。所以构建好的工作环境,绝不是独善其身这么简单,需要去推动构建一种尊重别人工作时间的工作文化

开放办公的理念很流行,很多创业公司,不仅打通了工位和工位之间的隔间,有些公司甚至干脆不设固定工位,理由是很多人在出差或者移动办公,工位根本不需要一比一地配备。开放办公背后有一套创新理论,认为开放的办公室可以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制造碰撞交流的机会,鼓励更多的跨界交流。现实却是:开放的办公室可以让老板在同样大小的空间里塞下更多的人;开放办公产生的噪音,让无法专注的人只能通过戴消噪耳机的方式给自己找来一丝宁静

其实,很多处于做事状态的人都需要安静,避免被打扰。形成尊重别人时间的文化,首先就要鼓励更多人进入专注的状态,尽量不要打扰别人,即使打扰别人也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

构建尊重别人时间的文化,可以从学会开会开始。

开会是占用时间最多的一种工作方式,10个人开1小时的会,耗费的就是10小时的人工。很多大公司已经开始从耗费人工的角度来分析哪些会是必要的,哪些人参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经常盲目地开会,而且是开大会,所浪费的时间十分惊人。

一些研究者还发现,在不懂珍惜别人时间的公司,开会还遵循一种二八定律:80%的人在会上不发言,80%的会开到最后仍然是由领导做决定。这样算下来,八成的会都不值得开。《工作不需要发狂》(It Doesn't Have to Be Crazy at Work)一书就提出,最好的会就是三个人开,大多数参会人数超过三个的会都在浪费时间。理由很简单,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开会有更多机会带来不同的视角,讨论会有明确的抓手,事后对开会的内容不会扯皮,不会出现沟通失真的问题。

组织开会也很有学问。一种方法是开会之前由组织者给每个人准备一份阅读材料,亚马逊的老板贝索斯就很推崇这种做法。他要求每次开会之前,发起人一定要写一份备忘录,而且不能超过6页。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在开会之前都要花时间把备忘录读完,然后再讨论。目的就是使讨论能有的放矢,参会者在阅读备忘录的过程中也能梳理自己的思路。(www.daowen.com)

我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是曾经担任美国前助理国务卿的谢淑丽(Susan Shirk)教授。她给我们的作业无他,就是一篇简报,限定最多2页,字数在500字以内,做简报的目的就是训练我们精炼地把论据和观点写清楚的能力。按照她的说法,国务卿是没有时间阅读超过两页纸的报告的,现在写好简报是为了未来写清楚备忘录,言简意赅,逻辑清晰。其实这是在帮助领导,也在帮助其他参会的人节约时间。

在开会时让更多人畅所欲言也很重要,安排发言的次序因此就很有讲究。有的公司会特别强调领导最后发言,就是要避免出现80%的人开会不说话的问题。有时候领导先说话,持有不同观点的下属就会选择不发言明哲保身。

尊重别人时间的文化,也可以从创建办公室安静的环境着手。已经有管理者提出,办公室应该像图书馆,创建安静的不打扰别人的工作氛围。为了避免干扰,可以在办公室中间设立一些小工作间,以便那些需要打电话的人使用。即使无法马上在办公室推行安静的文化,也可以尝试一下将每月中的一天确定为办公室图书馆日。

更有意思的建议是向大学学习,让专家型的人才或者科研人员每周开放一次“办公室时间”(Office Hour)。大学里的教授每周会把一个下午空出来,方便学生问问题或者请教论文。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也把这种方法引入企业的管理中,为了避免打扰专家型人才,同时又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选择让专家在每周固定的一个下午,打开办公室大门,让任何人都可以进来交谈、问问题,让专家为其答疑解惑。这样,同事可以在固定时间集中问题咨询专家,而专家可以在其他的工作时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一些高管也在实践中践行“办公室时间”这个概念,尤其是当他们发现社交媒体交流多了,打电话的时间反而少了,而相对于社交媒体的沟通,打电话其实交流得更充分。有一位硅谷的高管就干脆告诉所有同事和朋友,工作日晚上5点半之后的一小时是他的虚拟办公室时间,欢迎在这段时间打电话给他——因为那正好是他开车回家堵在路上的时间,打电话交流可以让他把垃圾时间利用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