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新唤起人类太空梦想的同时,仍然需要思考几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要探索太空?为什么要投资探索太空的技术?对于这些问题,至少有三个视角值得我们去关注。
第一个视角,太空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观测点,可以让我们更超脱地去观察地球,也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探究宇宙。全新的视角会让我们有新奇的发现。
在发射了哈勃空间望远镜之后,因为在太空不再有大气的干扰,人类第一次看到更清晰的宇宙图片。几乎所有第一次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都会如痴如醉地趴在窗口,回望蓝色的星球,看飞速移动的大陆,看太阳的升与落。在宇宙黑色深邃背景的衬托下,我们的地球显得如此不同。只有在那一刻,你才可能去赞叹生命的美妙,同时也感慨生命的脆弱。
第二个视角,太空探索也能让我们去了解有关如何在太空生活的知识。
为了在太空中重塑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就必须“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循环利用各种资源。比如水就至关重要,尿液需要被循环利用。太空探索的一项重要命题就是找到冰,因为冰不仅是水源,还因能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而被进一步制成太空飞行的燃料。
在太空中生存,还需要去了解能够让一小群人长时间在封闭空间中合作生存的方法。因为可预见的未来太空探险,不是在太空舱或者空间站,就是在月球或者火星的基地,空间有限,人数不多,时间很长,与地球的联系会随着距离增加而越来越不容易。如果以现有火箭技术,往返火星的行程至少要两年的时间,而从地球向火星传输信息,以地球与火星之间的平均距离2.25亿千米计算,也需要12.5分钟。
宇航员群体在过去50多年发生的最大改变就是,从大多数由试飞员(加加林和阿姆斯特朗都是顶尖的试飞员)组成,变成有更多科学家。如何让这两种人和睦相处很重要,因为科学家常常对试飞员出身的宇航员不屑。美国第一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凯瑟琳·苏利文(Kathryn Sullivan)是地球物理学家,她就曾经对一位试飞员说:“你不过是我的司机罢了。”
通过很多在地球上进行的封闭模拟实验,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探索太空的宇航员不能只是飞行员和科学家两类人,还需要引进一些有着特定性格特征的人帮助团队成员进行更好的协作。比如,一个良好的团队需要一个领袖、一个社交秘书、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最好既有内向的人,也有外向的人。而一个团队中最重要的角色并不是领袖,而是小丑。小丑不仅有趣,还很聪明,对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充分的了解,因而可以化解绝大部分因成员长期在密闭空间中密切接触而产生的紧张气氛,充当不同人群之间的桥梁。了解团队如何运作、团队何以会出状况,以及该怎样防止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将是决定太空探索成败的关键因素。
让更多女性成为宇航员也会增加团队的韧性。参与阿波罗计划的24名宇航员全部都是男性。苏利文发现,当她成为第一批女性宇航训练员的时候,以男性为主导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对女性的理解甚至远远赶不上对宇宙的理解。他们给女性设计了标准尺码的防火宇航内衣,但是不同女性的胸围和臀围都有所不同,当女性宇航员抗议了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才同意为她们定制宇航内衣。(www.daowen.com)
第三个视角则是关于人本身的,在微重力的环境中,我们的人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没有了大气层和地球磁场保护的环境中,人体可能会遭受到什么样的损害?
这是一系列的难题。
首先是辐射造成的身体损害。如果在月球上建设基地,如何规避辐射就成了大问题。科学家发现,在月球表面这样没有任何保护的外太空,宇航员有13%的可能会遭遇太阳质子大爆发这类大幅增加辐射的事件,这将增加患癌症的风险。他们有5%的概率会罹患辐射病,还有0.5%的可能直接因太阳辐射而死。1972年8月就发生过类似的太阳质子大爆发事件,而在爆发前后四个月分别是阿波罗16号和17号登陆月球的时间,如果任何一次登月遇上了大爆发,宇航员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其次,太空探索对骨骼、肌肉、心肺都会有影响。人体在失重状态下会有很多奇特的表现。比如视力会模糊,但是老花的症状却能缓解;分不清上下左右,总觉得是头顶着地在倒立行走;体液不再受地心引力的控制,反而会加大身体中各种意想不到的地方的压力,比如说颅内压力。
孪生太空人凯利兄弟之间就进行了一次比较实验。哥哥斯科特·凯利(Scott Kelly)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了一年多,弟弟马克·凯利(Mark kelly)则待在地面作为参照物。斯科特回到地面之后,研究人员对两人的身体数据进行了充分的对比。
结果发现,斯科特在太空逗留期间端粒变长了。端粒是细胞核中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通常会随着细胞的分裂和老化而变短。斯科特体内与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变得非常活跃,与DNA修复机制相关的细胞也是如此。另一个令人惊讶的观察结果是,斯科特的血液中存在大量线粒体碎片。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微小结构,能从糖类中释放能量,一般只有在细胞受损或因压力死亡时才会进入血液。
好消息是在斯科特返回地球后不久,他体内发生并被记录下来的数千项变化几乎都恢复了正常。这表明健康的人体通常可以很好地从太空飞行的压力中恢复过来。
在微重力的太空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比如是否能够成功怀孕生子?婴孩能否在微重力环境中成长?他们如果要回到地球又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这些问题都有待未来的太空探索去回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