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纪录片《美国工厂》掉进的三个陷阱

纪录片《美国工厂》掉进的三个陷阱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奥巴马夫妇在网飞纪录片《美国工厂》播出后引发热议。国内很多评价聚焦在这部影片所反映出的中美企业文化的冲突上,我却觉得它至少犯了三个错。纪录片《美国工厂》开篇就拿一个在通用汽车厂工作了15年的老工人的工资说事。谈到这儿,就不能不抛出我所认为的纪录片《美国工厂》所犯的第三个错误。

纪录片《美国工厂》掉进的三个陷阱

奥巴马夫妇在网飞纪录片《美国工厂》播出后引发热议。影片以中国民企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耀集团)在美国开厂为主题,关注美国制造是否能够依赖外国投资重振的话题。国内很多评价聚焦在这部影片所反映出的中美企业文化的冲突上,我却觉得它至少犯了三个错。

第一个错,以福耀集团美国工厂的美国工人谋求组织工会为纪录片的主线,使得这部纪录片明显失焦,浪费了探讨更为重大主题的机会,也让整个影片的人物刻画——无论是美方的管理层、中方的中层还是美国的普通工人——缺乏深度和连贯性。

福耀集团在美国建厂,在美国人,尤其是美国政策制定者看来,意味着什么?已经去工业化的美国是否能够重振美国制造,而这一重振的过程中是否可以依赖外国投资?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投资、这样的重振美国制造的努力,是否能让这一代和下一代美国的蓝领工人重新过上中产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命题。

显然,这一命题的答案是否定的。福耀集团在美国中西部铁锈地带[2]的俄亥俄州代顿市所建的工厂,用的就是2012年通用汽车废弃的工厂的厂房。在给予福耀集团不菲的税收优惠以吸引投资的俄亥俄州地方政府的眼中,外资工厂可以帮助那些在通用汽车厂关闭过程中失业的工人,可以给他们带来新的工作机会。

问题是,福耀集团并不是慈善机构。它选择在美国建厂固然是为了拓展市场,就近为美国的汽车制造商提供玻璃,希望跻身全球汽车行业重要的供应商之列。在全球化的努力之下,它更清楚,它必须让在美国的工厂和在中国的工厂一样有竞争力,这也意味着美国的工人也需要和中国的工人一样有竞争力。在依赖价廉物美起家的中国民企的眼中,竞争力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归根结底,工厂需要有效率,同时能够赚钱。

如纪录片《美国工厂》所记录的,福耀集团一开始的想法,是希望利用美国人组成的管理层创建一种让美国工人理解的企业文化,把美国中层骨干派到中国来,向他们灌输福耀集团的管理文化和流程,同时输出大量精干的中方技术骨干,在美国工厂推进福耀集团的管理模式的落地执行。

但福耀集团一系列的做法,比如对安全的专注度不够,特别强调员工的执行力,甚至希望把中国“996”的企业文化带到美国来,注定它的移植努力会失败。经过了两年多的试错,曹德旺在影片的最后也基本承认了至少需要在两点上改弦更张:第一,要多招些年轻人,而不是依赖那些下岗的蓝领工人;第二,自动化。在片尾,机器取代工人已经成为在美中方管理层的选择,他们明确表示,美国工人速度太慢了,换句话说,他们承认用中国方式来培养“有效率的”美国工人,失败了。

其实,这不只是在美国直接移植中国模式的失败,更重要的是,即使福耀集团未来能给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机会也不属于那些最需要机会的上一代下岗的美国工人。这个清晰的事实,在纪录片中却被对工会斗争的过度关注所稀释了。

本片犯的第二个错,是依然顺着既定的思路,继续去追问工会是否是保证美国蓝领工人重新过上中产生活的途径的老问题。影片给人的感觉是,只要有工会,就有机会让福耀集团的美国工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可以让他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可以增加他们工作的安全感(也就是不用担心被裁员)。但是,美国工会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事实上,福耀集团的美国工人自己选择了不成立工会(六成的工人在是否组织工会的投票中投了反对票)。虽然这种选择部分归结为福耀集团花了100万美元聘请的人力资源顾问的功劳,但这些顾问的作用可能更集中在将福耀集团的声音传递得更清晰,也让工人更清楚自己的处境。因为对于大多数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蓝领工人而言,有工作比参加工会重要得多,因为参与工会可能导致他们失去一份稳定的工作。(www.daowen.com)

纪录片《美国工厂》开篇就拿一个在通用汽车厂工作了15年的老工人的工资说事。在通用汽车厂,他的时薪是28美元,福耀集团开出来的只有12美元,不到通用汽车厂的一半。是曹老板抠门吗?不是。一本讲述另一个通用汽车厂关闭后工人遭遇的书《简斯维尔》就给出了很详实的案例。

在简斯维尔这样美国中西部的汽车城(和代顿市很像,但代顿市更大些,也更多元化一些),通用汽车厂装配线上的工作岗位一度是工资最高,也曾经是工作稳定度最高的岗位。而与之相比通用汽车厂周边的配件厂,工人工资就少了很多,可能是2/3,也可能只有1/2,而且工作的稳定度也要差不少。所以美国小镇青年的梦想一度是进通用汽车厂打工,但并不是每个小镇青年都能圆梦。如此算来,福耀集团作为汽车供应商,而且是议价权并不那么大的供应商,开出不到通用汽车厂1/2的工资并不算低。而且通用汽车厂关门带来的大量失业,也让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改变。

所以,是否成立工会,在福耀集团在美国开厂所经历的挑战中,应该与如何理解并遵从美国有关安全生产、劳工保护、环境保护领域法律法规一样,是福耀集团作为一家初来乍到的中资企业需要面对的。甚至可以说,这是博弈中挑战并不大的一个。毕竟,日本汽车厂早在20世纪80年代进军美国就开辟了工厂不组织工会的先河。在美国南方,日资新工厂因为没有工会而带来的低工资优势,是它们压垮“底特律三雄”(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在铁锈地带的老工厂的稻草之一。因为时间久了,与日资工厂蓝领工资的差距必然导致铁锈地带工人日益缺乏竞争力。

谈到这儿,就不能不抛出我所认为的纪录片《美国工厂》所犯的第三个错误。既然探讨的题目是美国制造业是否能重振,这部纪录片应该以中资在美国投资建厂为一个个案来深入探讨这一论题,比如应该怎么去看待福耀集团给代顿市带来的工作机会?

其实它已经做了一些思考,只是这些思考并没有在影片中系统地去呈现,这些问题被简化为中美企业文化和中美蓝领职工的差异展现了出来。中资企业的管理我们不陌生,“996”的工作方式,周末惯常的加班,员工为了企业的成长而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家长式的管理方式也以公司年会上的集体婚礼为代表,体现得淋漓尽致。

纪录片对因为美国式铁饭碗被打破(通用汽车厂工人的下岗)而被打碎的美国梦——通过努力过上中产的生活——倒是有比较清晰的呈现:比如,人的独立性丧失了,不得不寄人篱下(可能因为失业导致按揭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走),睡在妹妹家的地下室里(当然,这种地下室比国内一些工人住的宿舍要舒服);又比如,为孩子买双鞋,以前根本不用太担心,现在却要缩衣节食;还比如——这一点也被中国派来的中层管理者看在眼里——有的人不得不在福耀集团打工,还要再打第二份工补贴家用。影片里没有交代是谁,但是我们很容易想象,这可能是一个独自抚养孩子的母亲,也可能是少数族裔——影片中的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工人的出镜率非常高。

有了这一系列的对比,答案也很清晰。传统的美国制造业想要重振——如果这种重振是以其雇用的蓝领工人可以重新依靠劳动过上中产生活来定义的话——根本没有机会。因为他们所向往的中产生活,相对于从事同样工作的中国工人而言,已经是非常好的,甚至是奢侈的生活了。在一个全球竞争的时代,只要产品是全球化的,只要还有更廉价的劳动力供给,就不可能在美国重新再造一个蓝领的中产世界。相反,福耀集团在试错之后给出的答案会是一个更加自动化的工厂,在这样的工厂中,雇用的工人会更少,而蓝领工人在其中的占比也会更小。所以指望新资本进入美国的制造业来解决美国的蓝领失业问题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吸毒、犯罪、贫困——那注定是无解。

纪录片在片尾的字幕上承认,过去20年,美国在对蓝领工人,尤其是失业蓝领工人的再培训上投入得太少了。这样一部美国前总统参与制作的影片愿意承认这一点,相信这是奥巴马对自己任内工作的检讨。《简斯维尔》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奥巴马政策高调,演讲感人,但是在实操层面却根本无法克服官僚体系的繁文缛节,没有将承诺的创造就业、保护劳工的政策贯彻执行,让简斯维尔的小人物灰了心。显然,纪录片《美国工厂》仅仅用这一行字幕轻描淡写地说明美国政策制定者的失职,是它最大的硬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