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我一直在提倡,需要保留一些前数字经济时代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比如说要给自己留下大块的时间,而不是随着时间的碎片化,让自己的注意力也碎片化;比如说强调纸和笔的功效,因为用纸和笔来记录思想,一方面能使记录的时候不会被智能手机或电脑上的其他应用干扰,另一方面也能尽量保证有大块时间可供思考和组织语言。而对前数字经济时代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进行梳理,本质上也是在思考人与机器的不同点。在未来的数字世界,这种对人与机器的不同点的强调,就是对“以人为本”的重视。把客户的体验放在中心地位,就是“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而未来设计思维将会变得更重要,也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实践设计思维,可以从五个方向出发:
第一,注重客户的体验。如果忽略了用户的体验,公司就很容易忘记自己的产品到底为解决什么问题而存在。当产业面临巨大变革时,用户的需求就变得更为重要。以汽车行业为例,未来人们是要买车还是共享车?他们希望自己开还是自动驾驶?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对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数字经济时代,不断堆砌新功能很容易,但是能站在客户的视角,帮助客户做减法,节约客户的时间却很难。(www.daowen.com)
第三,在“人+机器”的未来,人机互动的界面变得日益重要。苹果的成功、智能音箱的成功、人工智能小助理的成功,都是因为其界面友好易操作。在未来的人机互动中,贯彻设计思维将变得更加重要。
第四,自动化进程中,我们最容易犯的错是,只衡量那些可以被衡量的东西(F1赛车和帆船就是两个生动的例子)。在数字经济时代,如果还是犯类似的错误,错误所带来的危害就更大。只去做大数据分析,很可能会被数据中隐含的偏见所误导,也很容易忽略其他不可衡量的数据的视角。如何衡量用户的体验?如何引入不同的视角?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引入设计思维。未来解决问题,不仅需要大数据,还需要借鉴厚数据(Thick Data),也就是时不时找人(用户)聊聊。
第五,关于效率和体验的关系,我们不能过度强调效率。比如用提升火车速度的5%的费用就能提升乘火车的体验和火车站换乘的体验,这种做法就是在使用设计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