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港产城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港产城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038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港产城一体化规划海南全岛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图8-11美兰国际机场货运物流设施拓展示意我们的港产城一体化规划以北货运区为主体,先期拓展物流产业链、带动其北部江东新区的主城区发展,以期最终实现“港产城一体化”全面发展。图8-12美兰国际机场北货运物流产业园区规划布局总之,通过“港产联动”和“产城融合”这样两个阶段,最终完成我们的港产城一体化大业。

港产城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尽管多年来大家在一座座大型枢纽机场的航空规划建设中做了许多艰苦卓绝的探索,但是应该说我国绝大多数机场的发展还处于2.0时代,即港产联动阶段。由于我们目前没能找到以货运物流产业链整合临空产业,从而实现港产城一体化的优秀案例,因此这里只能给大家介绍一个港产城一体化的规划案例,另外再给大家介绍一个以商务产业链为主做产业的成功案例。

案例038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港产城一体化规划

海南全岛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这是2018年的大事件,国家宣布支持海南全岛自贸区建设。

海南岛进出岛的方式,一个是海;一个是天。通过对进出岛交通管控的研究,可能会找到新的发展思路。海口地处华南与南海交汇处,是海南省重要的中心城市。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位于城市东部,发展范围涉及美兰机场及周边的灵山片区、灵山西片区、桂林洋临空港产业园区、大学城片区等多个规划区块。看看海口的总体规划图,如果把东西两个综合交通枢纽做好,公交优先做到位,海口就可能会闯出一条不同于大陆城市的交通发展道路。具体怎么做呢,我们的建议是海口要“开启双港驱动的城市发展新时代”(图8-8)。

图8-8 海口市“双港驱动”示意

现在,海口市在东侧已经有了美兰国际机场,与环岛高铁的车站已经实现了对接,规划还有城市轨道交通进入。虽然位于美兰国际机场的“空铁枢纽”在具体方案上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但我们的设施方案是很好的。现在,空铁枢纽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

我们再把视线转向新海港区这边。按照海口市的城市规划,这个地区规划了一条地铁,也规划了一个港口。从大陆过来的各种机动车辆和铁路交通,以后都会逐步转到这个新海港区。我们建议在这里规划建设一个海运与环岛高铁、高速公路,以及城市各种交通方式对接的综合交通枢纽,使海口形成西面的“海铁枢纽”与东面的“空铁枢纽”相呼应的双门户枢纽格局。进出岛的客流可以利用环岛高铁直接转移到岛内其他城市,环岛高铁同时又是两个枢纽之间非常重要的快速连接的交通方式。两个枢纽还可以实行组合运行。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家赋予海南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发展使命不断深入,海口再次进入一个发展的关键抉择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这种机遇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需要做出一系列的规划决策。于是,江东新区的规划建设应运而生。《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以“开放创新、绿色发展”为总纲,将江东新区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创新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展示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体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核心区”,它将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赋予海南的重大战略和重大决策,引领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形成我国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

美兰国际机场及其临空产业是江东新区的支柱产业,对江东新区的规划建设影响巨大,我们自始至终按照“港产城一体化”的理念开展规划工作。海南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面向东南亚、连接北部湾,适合于发展服务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当地产业发展特征独具特色,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农渔业资源禀赋独特,是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宝地。另外,海南与周边地区连接渠道基本以空海为主。这些特点使得海南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带动工农业发展的独特模式。我们的规划既要在优势资源上带动更多产业链,还要借助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补足会展产业、商贸产业,特别是要以货运物流产业带动港产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江东新区总体规划与美兰国际机场示意如图8-9所示。江东新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如图8-10所示。

图8-9 江东新区总体规划与美兰国际机场示意

图8-10 江东新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具体而言,海口临空物流产业的策划需要抓住岛屿经济的特征,探索构建独有的“江东·美兰”模式,通过大力发展物流产业链将其他产业串联打通,建立产业链之间的联动或整合关系。

美兰机场秉承“客货并举”的定位,大力发展货运和客运两大功能区的产业链,逐步实现港城融合。例如,充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禀赋,发展高端农林渔牧产业,延伸发展包装加工产业链,再与冷链物流产业园对接,这些产业都通过物流链打通,最后通过航空货运物流建立向外的销售运输网络。还有其他有特色的产业链规划也是如此,我们就不一一展开了。

基于围绕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展开的“港产城一体化”规划进行的大量基础性研究,我们希望最终能达到“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也期盼着航空货运物流产业,包括自由贸易港区的其他产业能够早日启动投资建设,未来我们一定能够看到“江东·美兰”模式的“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壮丽篇章!

在机场和临空产业设施规划方面,我们依然以航空港为核心,围绕机场展开规划。美兰国际机场定位为“客货并举”型机场,货运规划时要注重与客运的协调发展。客运在中心向东、西方向发展,货运布置在两翼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客货平衡发展的格局。在美兰国际机场,航空货运物流产业链将带动其他产业链向外拓展延伸,与江东新区连为一片。美兰国际机场货运物流设施拓展如图8-11所示。

图8-11 美兰国际机场货运物流设施拓展示意

我们的港产城一体化规划以北货运区为主体,先期拓展物流产业链、带动其北部江东新区的主城区发展,以期最终实现“港产城一体化”全面发展。具体实施方案是:首先开展美兰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和北货运区的规划建设,沿第三跑道北侧一字型布置若干个不同类型的货运站,包括国际国内普货、跨境电商、快递、冷链等多个一级货运设施。其次是在货运区北侧规划建设航空物流园区,发展各种相关产业设施。最后是物流产业园区在北侧与江东新区的城区规划建设融合为一体,即规划建设一批既与航空物流产业相关、又与城市发展需求相连的金融服务设施、商务设施、商业零售设施、会展设施、生活居住设施、文化娱乐与教育体育设施等城市型综合服务设施。美兰国际机场北货运物流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如图8-12所示。

图8-12 美兰国际机场北货运物流产业园区规划布局

总之,通过“港产联动”和“产城融合”这样两个阶段,最终完成我们的港产城一体化大业。

案例039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港产城一体化实践(www.daowen.com)

虹桥国际机场原本处在城市的“盲肠”地区,在2008年的扩建规划中,将京沪杭高铁车站规划在虹桥国际机场即将扩建的二号航站楼门前,并开创性地规划建设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虹桥商务区,成功地建成举世瞩目的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同时这里还一跃成为长三角CBD。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长三角的位置如图8-13所示。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典型的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对外交通有航空、高铁和城际铁路、城际磁浮、长途巴士,城市内集散交通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各种巴士、出租车、各种社会车辆等。枢纽基础设施自东向西依次是二号航站楼、东交通中心、磁浮车站、铁路车站、西交通中心。整个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日处理旅客量达110万人次以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港”,即强大的枢纽设施和高效的运营服务。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构成如图8-14所示。

图8-13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长三角的位置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规划之初就加大投入研究了其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律,确定在此重点发展商务产业链,规划建设面向长三角的虹桥商务区。虹桥商务区抓住了长三角交通枢纽的优势和发展机遇,围绕着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拓展产业链,有意识地吸引了如下产业设施。

(1)总部功能:国内外企业,特别是长三角大型企业的总部、运营中心等。

(2)生产性服务业:枢纽服务业,包括商业、零售、航空物流、快递、仓储、供冷供热等。

图8-14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构成

(3)金融服务业:以拉动内需为主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各种消费金融服务的发展,推进采购结算中心的形成等。

(4)专业服务:咨询业、医疗、娱乐、教育培训、以光电子为代表的各种高端制造业、软件业等。

(5)展览业:面向长三角和全国的内向型贸易博览会、产品展销、文化产品博览、常态化销售中心等。

(6)会议中心:利用高效便捷的枢纽优势,提供各种会议服务,特别是为全国和长三角提供当日往返的“一日会议”服务。

(7)酒店公寓:各种不同档次、不同特色的住宿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等。

(8)创意产业:发展以美术、工艺品、设计业、时尚产业为中心的各种创意企业。

虹桥商务区最终成功地吸引了这些产业设施的落地,迅速集聚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企业,同时也成功地实现了“长三角CBD”的目标定位。也正是基于这样堪称优异的发展成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虹桥国家会展中心成功拉开帷幕,向全世界宣示中国继续走改革开放道路的决心。国家和上海市都更加重视虹桥商务产业链的发展,出台了《虹桥商务区规划建设导则》,提出了虹桥商务区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核心作用,服务国家战略,对标国际一流,全力打造开放的枢纽、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的定位。这就是所谓的“产”,即集聚产业设施,形成产业园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虹桥商务区与国家会展中心如图8-15所示。

图8-15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虹桥商务区与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市现在已有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一个中央商务区和以陆家嘴为中心的一个新中央商务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成以后,将会进一步强化从虹桥国际机场到浦东国际机场的城市商务轴。当然,在这个轴上是有一定分工的,比如浦东的金融服务、外贸服务、出口加工等,加上浦东国际机场,具有明显的外向性特征。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浦西这边明显地提高了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能级。过去,上海市在提高内需这方面做得不够,从城市结构上看得出来,往江浙方面辐射能力的建设一直跟不上长三角高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建设实现在整个城市发展上提高辐射长三角的能级,使城市各中心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分工和错位,避免简单的同构,使城市结构得到一个更加平衡的发展(图8-16)。而随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起发展起来的虹桥商务区,已经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融入了上海的东西商务轴,成为上海最重要的城市门户之一;同时它也很好地融入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潮,成为长三角的CBD。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即枢纽设施、产业设施融入城市。

图8-16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对城市结构的完善

我们看到,在虹桥地区,上海将上述“港”“产”“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完美地实现了一体化发展。

未来,虹桥商务区将进一步与国际一流商务区接轨,引领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科学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并形成立体分层的步行网络;在住房保障规划方面,提升商务区人居环境水平,高标准配置住宅区绿化和公共空间,倡导人文、体育、休闲设施开放共享,基础教育、文化、社区商业等公共设施的规划配置与建设水平将满足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打造包容共享的国际商务与生活示范区;建设国际领先的低碳城区,全面执行国家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大型公共建筑全部应用BIM 技术,成为可阅读“最低碳”的城市建筑。这将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虹桥商务区在“港产城一体化”道路上的又一次升级、升华,我们期待见证它更加精彩的新面貌。

案例讲评: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不是以货运物流产业链整合其他临空产业,实现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案例。但它也非常有代表性,它是以商务产业链为主干,整合其他产业设施,以港促产、港产联动、产城融合、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它从项目策划、规划研究、设计施工、运营管理、资产经营、财务管控,以及政策法规招商引资等方面,都为我们留下来许多启示和借鉴。它的经验教训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