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玮 吴次芳
摘 要:土地社会学是一门土地科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但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选取四篇发挥“社会学想象力”思考土地问题的文献,介绍国际土地社会学研究的若干理论思路。第一篇文章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探讨土地剥夺对个人社会资本及就业机会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篇文章研究了“棕色地带”对于英国健康区域不平等的作用;第三篇文章将关注点集中在了组织层面,探索社会组织的产生和重要人口事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第四篇文章以种族居住隔离的视角切入,观察了美国居住不平等的现象。不同切入点的文章展示了土地社会学框架下的各种理论思路,也为中国土地科学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为推动土地社会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更多学者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思考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土地科学与社会学之间理论的融合与创新。
关键词:土地社会学;社会学想象力;社会资本;空间健康不平等;社会组织;居住隔离
An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Theories of Land Sociology
GU Wei WU Cifang
Abstract:Land soci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e identified as the coupling of land science and sociology.However,this subject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in China.The article introduces four papers which applied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on land science,and aims to present several international theoretical path of land sociology.Based on the land acquisition case of Rajarhat and Singur,the first paper sought to look into the nature of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ransition of the rural livelihoods.The second paper wa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rownfield land and spatial inequalities in health.The third paper identified social organization as an independent affecting factor,and put forward that social organization as well as specific population events would shape the change of land use.By developing a brand new sequence measurement,the last paper captured a more subtle“backyard”pattern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where white families dominated front streets but blacks were relegated to alleys.Diverse opinions demonstrate several theories of land sociology,which may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d scienc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ubject,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should be applied more in land science.In addition,the blend of each theory is essential.
Key words:land sociology;sociological imagination;social capital;spatial inequalities in health;social organization;residential segregation(www.daowen.com)
社会学(Sociology)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德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社会学已成为一门百家争鸣的社会科学。费孝通等认为,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郑杭生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运行和发展,特别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当然,这只是中国社会学界较为主流的对社会学的定义,国内外许多学派和学者都对此有不同的理解。
西方社会学经历了跌宕的发展历程。以孔德、涂尔干和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模式研究社会现象;而韦伯及芝加哥学派则提出了与之不同的社会学研究范式。20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学的中心由欧洲转向了美国,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主张结构功能主义的帕森斯、默顿;主张冲突论的科赛、达伦多夫;主张社会交换论的霍曼斯、布劳以及主张符号互动论的戈夫曼;等。20世纪中后期,以吉登斯为代表的结构化理论试图超越传统理论中若干范畴的二元对立,形成了新的理论流派。无论是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之间的争议,还是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论、符号互动论、结构二重性等理论的百花齐放,人们对社会学的定义及相关理论从未达成一致。但这也正是“社会学想象力”的魅力所在。
在中国,社会学与土地科学的耦合度并不算高。尽管由“乡土中国”发散开的部分社会学研究确实与“土”相关,如土地制度变迁所带来的社会学影响、社会学视角下的土地意识等,但大部分研究选题囿于农村土地和土地制度的大框架之下,所涉及的范畴十分有限。在土地管理、土地规划、土壤学、土地工程等与土地相关的学科之中,鲜有学者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思考问题。伴随着经济学的大行其道、城市的盲目扩张以及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愈加重视,土地科学在学科建设与科研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土地与经济、城市发展及环境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参考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有理由认为,人们对土地及土地科学的关注也必然将从基础的经济、发展需求,转向更为高层次的生态需求、社会需求。当前,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现实操作层面上,对土地的社会学思考都仍处于基本空白的状态。
我们暂且用“土地社会学”这一名称来指代尚未成熟的土地科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吴次芳(2013)将土地社会学定义如下:土地社会学是以研究土地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为基础,以土地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制度、土地资源配置的社会方式和土地收益分配的社会机制为主线,探索缓解各种土地矛盾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在土地科学中的延伸和交叉。他认为,探索人与土地的和谐共处是土地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和价值取向。
具体来看,土地不仅拥有经济、生态、工程属性和功能,更具有社会属性和功能。土地的利用与土地权利分配涉及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范畴,对土地资源的争夺是引起社会不稳定的一大诱因,人们对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认识也逐渐从经济关系扩展至生态关系、社会关系。社会学并不收敛于某一得到共识的概念体系和基本规律之下,社会学研究更多的是基于某些视角而进行发散的研究。结合社会学各学派的一些主流理论观点,土地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可以大致划分为“土地的结构功能理论”“土地的冲突理论”“土地交换论”等。
本文通过选取部分将土地科学与“社会学想象力”进行交叉融合的文章,旨在为对土地社会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国际学术经验。由于符合主题的文献数量极少,因而权衡之下,笔者选取了若干不同主题、不同理论流派的文章,在梳理其理论思路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思考,以期能够抛砖引玉。第一篇文章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探讨了土地剥夺对印度农民社会资本与就业机会所带来的影响;第二篇文章将关注点放在了对英国南北部的健康不平等的社会学思考之上;第三篇文章提出社会组织的产生与特殊人口事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第四篇文章探究了美国基于历史因素和地理情况的第三代种族居住隔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