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理性经济人观下的经济学成因分析

理性经济人观下的经济学成因分析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性经济人”设定对于农户经济行为的研究是基于普遍的经济学理论假设“农户是理性的行为主体”,农民有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这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并无分别。投入产出的经济学比较分析农户的耕地利用行为取决于耕地投入和耕地的产出效益两个变量。

理性经济人观下的经济学成因分析

(1)“理性经济人”设定

对于农户经济行为的研究是基于普遍的经济学理论假设“农户是理性的行为主体”,农民有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这与现代市场经济微观经济主体并无分别。农户的理性表现在:农户一般都能够在权衡长短期利益及风险因素后,为追求最大生产利益而做出合理的决策。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市场经济逐步发育和完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个人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农民也有了更大择业和就业的自主性,农民的经济行为也更加趋于理性。

(2)投入产出的经济学比较分析

农户的耕地利用行为取决于耕地投入和耕地的产出效益两个变量。根据农村实际,我们假设:(1)存在一个保证耕地正常产出的最少劳动投入,少于这个最低劳动投入就会影响农业产出,在农地流转市场不完备的条件下就会出现撂荒行为。(2)耕地撂荒包括隐性撂荒和直接撂荒。在农业劳动投入减少的初始阶段是隐性撂荒,此时虽然也对耕地进行耕作,但是耕地处于不充分利用的状态;当劳动投入继续减少就会出现直接撂荒。(3)农民的劳动能够在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之间相互转化以获取最高的效益,且成本为零。农户的收入来自于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可用以下的公式来表达:

Y=f 1(L 1,A,K)+f 2(L 2,C)(www.daowen.com)

其中:L为农户能够支配的总劳动投入,L 1为从事农业活动的劳动投入,A代表所拥有的农地规模,K代表农业生产资料;L 2为从事非农活动的劳动投入,C是为从事非农活动付出的成本(如迁移成本等)。

可用图1所示的曲线来分析农户进行劳动力分配以及撂荒行为产生的原因,O 1 P是保证耕地正常产出的最少劳动投入,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边际效益曲线为MVP(A),进行非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VP(B)。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在总劳动投入约束的情况下,当净收益曲线和非农业边际收益相等时农户获得最大收入,在图1中曲线MVP(A)与曲线MVP(B)相交于E点,此时农户达到了最大收入。如果E点落在线段O 1O 2中点的右边,农户在达到最大收益时在农业上的劳动投入大于最低劳动投入,说明此时农户更偏好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形成对非农业生产的替代;如果E点落在线段O 1O 2中点的左边(即图中所示的情况),农户在达到最大收益时在农业上的劳动投入小于最低劳动投入,说明农户更偏好进行非农业生产,非农业生产形成了对农业生产的逐步替代;如果E点的位置落在线段PQ的左边,则此时出现了耕地隐性撂荒行为,如果E点的位置进一步左移则出现直接撂荒行为。

图1 农户劳动力分配示意图

由此可知,如果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不能满足两者大致相当,则农民会在务农和务工之间存在明显的选择偏好;当非农产业的边际收益大于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时,劳动力也就不断地向城市中的非农就业机会转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