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分析介绍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在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这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李嘉图理论问世以来,一直被奉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经典。此后的国际贸易经济理论,均在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基础上补充或发展而来。从经济学说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可追溯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斯密与李嘉图的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分析介绍

国际贸易的产生,西方经济学家和法学家曾提出多种理论来解释,诸如“资源的绝对匮乏”、“资源的相对匮乏”、“比较利益说”、“资源禀赋论”、“技术差异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国家相互依赖学说”等。

(一)“资源的绝对匮乏”

由于各国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和资源分布存在巨大差异,资源绝对匮乏是难免的。在资源绝对匮乏的情形下,为了互通有无,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必然会产生,因此就出现了国际贸易。

(二)“资源的相对匮乏”

“资源的相对匮乏”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提出来的,也被称为“绝对成本论”或“地域分工论”。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在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每个人都从事一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交换,交换结果将对每个人都有利。他还认为,国际分工是最高的分工形式。如果外国产品比本国生产的产品便宜(生产成本绝对低),那么就用本国在有利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另一种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

亚当·斯密1776年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写道:“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花费的代价比家内生产时所花费的代价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制作。农民不想缝衣,而宁愿雇用那些不同的工匠去做。……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品的一部分去向他们购买。”[2]

由于世界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丰富的国家向国外出口产品,通过规模经济以提高经济效益;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放弃高成本的生产,转向从国外购买产品,使得相对匮乏的资源得到了重新合理的配置。这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三)“比较利益说”

在斯密理论的基础上,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提出了“比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理论”,在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对这一学说进行了描述。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其经济实力强弱,都具有他国相对优势的产品。安排生产相对优势的产品并用以交换,将使贸易双方都可以用同样的劳动耗费,交换到比分工前所能得到的更多的产品。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导致英国议会1846年废除了维护封建地主利益的谷物法,使英国成为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

李嘉图理论问世以来,一直被奉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经典。此后的国际贸易经济理论,均在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基础上补充或发展而来。比较利益说的科学性在于它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推导出由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比较利益,揭示了通过国际分工实现这种比较利益即节省社会劳动的可能性。

(四)“资源禀赋论”(www.daowen.com)

“资源禀赋论”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Heckscher,1879-1959)1919年首次提出、另一名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ertil Ohlin,1899-1979)1933年创立的理论,因此也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kscher-Ohlin theory)。

根据该理论,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指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把用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都换算成同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后的差异。当两国价格差异大于各项运输费用时,商品从价格较低的国家输往价格较高的国家就能带来利益,国际贸易因而得以发生。

该理论认为,价格的绝对差异源于成本的绝对差异,成本绝对差异的产生有如下两方面原因:一是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即两国的资源禀赋不同;二是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比例不同。因此,一个国家出口的产品,应是其生产过程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资源的资源性产品;进口的产品,应是本国最缺乏的资源性商品。

从经济学说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可追溯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斯密与李嘉图的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资源配置”或“资源禀赋”的贸易学说,他们的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

(五)“技术差异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化,一部分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方法研究贸易的原因、结果、结构与政策,创立了一系列新学说,如哈佛大学教授弗龙(R.Vernon)于1966年在其著作《国际投资和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中提出了“技术差异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echnological-gap theory,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该理论认为,新产品在其发明阶段,企业拥有暂时垄断权,很容易进入国际市场,可以促进出口贸易增长。当产品在其他国家大量生产出来后,发明国享受着技术优势的比较利益,等到技术扩散后,发明国的绝对利益消失了,一个新技术的生命周期又开始了。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产品开发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

(六)“国家相互依赖学说”

从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来看,国际贸易的动机并非单纯地基于资源匮乏、绝对成本或比较利益而产生,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的需要不可忽视。1974年联大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的变化说明了世界大家庭的一切成员相互依赖的实际情况,发达国家的利益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能再相互分隔开,发达国家的繁荣与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和发展紧密相连。根据这—观点建立起了以国家相互依赖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学说,该学说反对以邻为壑(beggar-the-neighbor)的贸易政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各国、各地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日益融合,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全面而自由流动。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引发的信息革命、通信交通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的逐步深化以及WTO的建立等,使得全球市场得以形成,各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外部世界经济的变动日益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贸易与投资也越来越趋于一体化。利用本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条件、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社会人力资源等诸方面的优势,利用国际条件的差异,通过对外贸易,实现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综合效益,这种做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显露。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等所反映出来的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妥协和争斗,足以显现出国际贸易的各种动机和目的。经济全球化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对传统国际经济贸易理论提出诸多挑战,给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的创新带来了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