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会计目标: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会计目标: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值得注意的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这两种观点只是在提供会计信息上的侧重点不同,两者并不矛盾,即会计目标都是提供信息。上述会计核算的目标,实质上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的要求。

会计目标: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是对会计工作质和量的要求。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会计目标都不相同。

会计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总体目标与应当与经济管理的目标一致。经济管理的总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那么会计的总体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会计的具体目标需要明确这么几个问题: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信息?如何提供信息以及信息质量标准?为此,在会计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一)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产生的经济背景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并且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有明确的委托与受托关系,管理者受资源提供者的委托,对企业的经济资源进行管理。因此,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管理当局向资源所有者报告资源的运用情况,即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受托者就负有了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因此,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企业投资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事情。

为了有效地协调委托与受托的关系,客观、公正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受托责任观认为,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来看,应强调客观性;在会计确认上只确认企业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从会计计量方面来看,由于历史成本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能更有效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从会计报表方面来看,由于经营业绩是委托者最关心的一个方面,因此,收益表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www.daowen.com)

(二)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目标应该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决策有用观从会计确认方面来看,会计人员在会计上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需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但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从会计计量方面来看,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报表应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在会计计量上主张以历史成本为主,并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的并行;在会计报表方面,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报表应尽量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因此,在会计报表上强调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一视同仁,不存在对某种会计报表的特殊偏好。

值得注意的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这两种观点只是在提供会计信息上的侧重点不同,两者并不矛盾,即会计目标都是提供信息。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目标是向资源委托者提供信息;而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不但向资源委托者,而且还包括债权人、政府等和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时,两者侧重的角度不同,受托责任观是从监督角度考虑,主要是为了监督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决策有用观侧重于信号角度,即会计信息能够传递信号,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企业会计核算的目标作了明确规定: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上述会计核算的目标,实质上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的要求。它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满足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第二层次是满足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需要;第三层次是满足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前两个层次的需要都是满足外部的需要,其中强调会计要满足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这是我国会计目标的一个重要特点。会计的目标除了要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要求之外,还必须满足经济管理工作总的目标要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