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能否率先走向生态盈余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一出路就在于率先实现绿色发展。
首先,2003年以来,中国领导人首创科学发展观,倡导绿色发展。绿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10月8日的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规律性的东西往往要通过现象的不断往复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才能更明确地被人们认知。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锲而不舍地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能力,就一定能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一定能够做到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4]
其次,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已经出现局部的生态盈余,主要资源、环境指标开始好于“十五”时期。耕地减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继续下降。环境保护综合效益显现,大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初步改善。2005~2010年间,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Ⅲ类,比例由41%提高到了59.6%;空气质量标准达二级的地级以上城市比例由59.3%提高到82.7%。生态环境保护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36%,自然生态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自然湿地保护率由2005年的45%提高到49.6%。生态退化现象逐步得到治理和恢复,水土流失面积、草地“三化”(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开始减少,年均减少2 491平方公里和1 717平方公里。(www.daowen.com)
再次,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将大有希望,大有作为。“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绿色发展战略,成为中国首部绿色发展的五年规划,主要生态环境指标将会进一步改善。这预示着,到2020年前后中国将从局部的生态盈余转向全面的生态盈余,并将根本性扭转中国长期以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