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文化异彩纷呈
全市各级文化部门,依托各级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结合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坚持常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坚持举办广场文化活动、社区艺术节、农民艺术节、农民书法展、锣鼓大赛等活动,使社区居民和农村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受益者。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接收点,结合农令时节,积极开展农业种植、养殖培训展播等,及时播放农民所需的文化信息内容,深受群众欢迎。各县(市、区)每年都依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围绕节庆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宝丰的“父城之声”、叶县的“昆阳之夏”、石龙区的“唱响石龙”等广场文化活动以及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企业文化等等,都办出了特色,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平顶山市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广场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奖。组织参加省级以上文艺赛事活动,共获得一等奖60多个、二等奖80多个、三等奖200多个。
2.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初步建成了演出、娱乐、网络文化等在内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供求关系基本均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形成了电影、图书、文物、艺术品、艺术培训、演出、歌舞、网络文化、电子出版物、印刷复制、美术、民间艺术等多类文化专业市场。全市共有演出团体1 400多家、出版物发行单位300余家、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400余家、音像制品经营场所80余家、娱乐场所100余家、公开发行报刊、内部资料单位50家,各类文化从业人员6万多人。
3.文博工作成绩斐然
全市文物保护工作基本上实现了“五纳入”,建立并逐步完善市、县、乡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开展博物馆、纪念馆对外开放工作。文物安全工作得到切实加强,连续实现24个馆藏文物安全年。文物调查勘探顺利推进,考古发掘成绩突出,南水北调叶县文集宋元遗址和舞钢市平岭楚长城遗址分别被评为2008、2009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被列入国家100处大遗址保护名单,蒲城店遗址、应国墓地、叶邑故城、望城岗冶铁遗址、段店窑址、汝州张公巷窑址被省文物局列入“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名录。成功申报全国第六批和全省第四批、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一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共普查出线索7万多条,立项7 000多条。宝丰的马街书会、宝丰酒酿造技艺、郏县的大铜器、汝瓷烧制技艺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宝丰和汝州的汝瓷烧制工艺、鲁山的李富财剪纸、舞钢的轧琴等9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叶县霸王鞭、汝州市汝贴等30个项目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市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个。
4.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一是提升“宝丰文化现象”。实施马街书会原址保护工程,筹建宝丰艺术培训中心,成立宝丰魔术杂技演艺集团公司,建成魔术产品交易市场,加强了对民间演出团体的管理和服务,在外演出团体中建立了流动党支部,推行优质服务“十项承诺”,促进了全市民间演艺业的健康发展,宝丰民间演出团体达1400多家,年收入4亿多元。二是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整合魔术、曲艺、汝瓷、绢花、泥塑、五谷画、金镶玉等特色文化资源,编制了“平顶山文化产业项目库”,每次重大招商活动都有一定比例的文化产业项目;宝丰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已开工建设,赵庄魔术大观园、马街民俗文化园、观音妙善文化园、汝瓷文化产业园等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市文博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被授予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物复仿制品研发基地(汝瓷)”。全市拥有汝瓷复仿制企业近60家,从业人员近4 000人,年产值2亿多元;绢花企业25家,从业人员3万人,年产值2亿多元。文化旅游产业势头强劲,推出佛教文化、衙署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温泉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15%以上。三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依托平顶山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一方面邀请国内知名的作家、导演、演员和创意人才进行策划和创新,打造文化精品工程;另一方面,积极筹划举办大型文化节会活动,营造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生态环境。(www.daowen.com)
5.文化设施日益完善
建市以来投资和建筑规模最大的平顶山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201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鲁山、宝丰、卫东区、舞钢市都新建面积达标的图书馆和文化馆。目前,全市有群艺馆(文化馆)10个(市级1个,县级9个),公共图书馆8个(市级1个,县级7个),博物馆纪念馆4个,农家书屋2 566个,乡镇文化站93个,街道文化中心27个,村文化大院700多个。
在这里,特别要介绍一下2011年12月30日开始运行的平顶山市文化艺术中心,经过一年运行,市文化艺术中心作用显赫。
(1)文艺演出雅俗共赏。平顶山市文化艺术中心运行以来,给人民群众送来了一道道艺术大餐。这其中有高雅的“茉莉芬芳”中国优秀民族声乐乐器作品系列讲座音乐会,有“施特劳斯之声”钢琴讲座音乐会,还有魔术之乡农民魔术师专场文艺演出、全国台联2012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联谊会等,演出活动200余场,参与群众近10万人。平顶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剧目繁多,丰富精彩,真正实现了高雅艺术服务大众的承诺。高水准的演出开阔了市民的视野,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2)各类展览丰富多样。平顶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多功能展厅及南北两长廊举办书画摄影展近30多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在鹰城”摄影作品展、“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书画展等,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参观学习,人数累计6万余人。
(3)图书阅览上座率高。书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平顶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努力提供优质的图书阅览服务。图书借阅室拥有图书22类2万余册,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及阅览桌椅50(台)套,报刊阅览室拥有报刊200余种。另设儿童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试听文献阅览室、文献开发室、外文期刊阅览室、自然科学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等。截至目前,共办理图书证5 131张,累计借阅图书3.6万余册,接待读者达4万人(次)。
(4)艺术培训惠民利民。为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丰富文化生活的多功能的文化艺术活动场所,平顶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免费开设了一系列工艺课程,包括声乐、舞蹈、戏曲、绘画、琵琶、钢琴、古琴、书法、摄影、播音主持与朗诵等,已进行培训千余场,受众达7万人(次)。另外,还推出了“名师讲堂”等一系列特色课程,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5)公益电影吸引大众。平顶山市文化艺术中心运行以来,电影厅放映了“爱国主义影片回顾展映”等三个电影系列。周末还特别安排了儿童剧场。自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以来,电影厅几乎场场爆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