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标,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和谐,形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1.大力发展社会公共服务
(1)优先发展教育。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着力解决学前儿童入园难、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和特殊教育群体受教育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强县创建工作。推动职业教育“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规划建设平顶山教育园区,推动高中阶段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加强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积极开展联合办学,鼓励知名高校在我市设立分校和教学点。
(2)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市、县、乡三级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就业,让城乡居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大力推进资源型产业在岗职工的转岗培训和下岗职工的免费就业培训。结合支柱产业发展,建立一批综合性技工教育、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基本社会保险,扩大企业尤其是资源型企业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比例,实现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对生活困难人员探索补助金扶持办法,有序、有步骤地推进农民工失业保险纳入统一管理。对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双低”养老保险的劳动年龄段以上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实行生活补助政策。建立农村无保障老年人生活补助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和壮大老龄服务产业。
(3)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全面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等棚户区改造,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规模,逐步扩大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基本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4)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医疗服务薄弱区域倾斜,推动城镇社区卫生室和乡村卫生站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做到“扩床位”。加强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做到“增人才”。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做到“提水平”。
(5)推动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捐助文化事业。围绕打造“文化鹰城”城市名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凝聚文化特色,多角度、全方位创建城市文化品牌。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风格独特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快推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2.加强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www.daowen.com)
(1)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围绕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培养和造就能力强、素质高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围绕推动产业、社会、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积极引进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和人才团队。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支持国有企业建立以绩效目标为核心、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2)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人才高地。围绕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转型,逐步调整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支持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打造全国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支持采取技术入股、管理能力折股、期权和期股奖励等手段。
3.加强安全生产和管理
(1)严格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围绕煤矿、非煤矿山等领域,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加大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约束追究力度,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坚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提高煤矿、非煤矿山的技术装备水平,全面完善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强化项目安全设施核准审批,严格落实审批、监管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培训。严格安全生产规章。建设覆盖全市矿业企业的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
(2)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完善灾害预防和城市应急体系。搞好水文、气象、地质灾害的监测站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人防工程,统筹各级各类应急资源,构建应急处置指挥体系、预案体系、应急队伍体系、救援物资保障体系、预测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加快建设市县两级综合应急平台、平煤神马集团国家矿山事故救援基地、市县镇三级避难场所示范工程和农村防灾减灾安居、居民地震安全、农村卫生综合示范工程,提高应急指挥的信息化水平。
4.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整合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资源,培育各类服务性民间组织,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快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健全多元投入和运行经费保障机制。持续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提升社区行政服务、物业管理、文明教育、党的建设水平。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完善社会应急管理机制,增强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