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秘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

探秘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中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可以说资源型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显著特点,这些城市曾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了发展重工业、快速恢复国民经济,在短时期内高强度开发各种自然资源从而快速形成了一大批资源型城市。

探秘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

资源型城市是中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可以说资源型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显著特点,这些城市曾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根据资源型城市的设市时间,可以将其形成过程作出如下划分:①20世纪50~60年代,第一高峰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了发展重工业、快速恢复国民经济,在短时期内高强度开发各种自然资源从而快速形成了一大批资源型城市。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即受到国家主观意志的强烈控制;②20世纪60~70年代,第一滞缓期。在“文革”的背景下,国家政局动荡不安,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家的重工业发展也停滞不前,所以资源型城市在这个阶段的发展有所减缓;③20世纪80~90年代,第二高峰期。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对煤炭电力有色金属石油等资源的开发以支持东部地区的发展,因此形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第二高峰期;④20世纪90年代至今,第二滞缓期。进入90年代后,资源开发机制发生变化,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数量较少;再加上资源的有限性,当矿业城市数量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呈现出发展平缓的趋势。

目前,根据我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的界定,我国资源型城市多以煤炭、石油、铁矿、铜矿产业为主,共有118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从资源类型上看,煤炭型城市63个,占资源型城市的53%;森工城市21个,占18%;有色金属城市12个,石油城市9个,黑色冶金城市8个,非金属城市5个,分别占10%、8%、7%、4%。从资源型城市数量分布地区上看,黑龙江最多,有13座;山西有11座;吉林10座;内蒙古、山东各9座;河南、辽宁各有8座、7座。东北三省合计30座,占全国的25%(详见表3-2)。[1]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中部集中,西多于东”的特点。从资源型城市的行政级别构成看,地级城市47座,县级城市71座。按照人口规模划分,在这些资源型城市中,特大城市3座(非农业人口200万~100万),大城市14座(非农业人口100万~50万),中等城市44座(非农业人口50万~20万),小城市57座(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下),分别占资源型城市比重的2.5%、11.9%、37.3%、48.3%(见表3-2)。

表3-2 资源型城市的地区分布(www.daowen.com)

续表

118个资源型城市的土地总面积为9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9.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亿人,其中市区人口为4 000万人;城市全部非农业人口为4 700万人,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为3 400万人;职工1 250万人,登记失业人数90万人,失业人数占职工比重为7.2%,比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1 55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 500元,比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低1 150元;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 800元,比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低1 70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