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哲学思维与供需平衡的智慧思考

哲学思维与供需平衡的智慧思考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工细化后,哲学成了专业化的哲学学科,为研究智慧思考而开展智慧思考;其他科技人员又归属各自的专业学科领域,为研究专业生产或专业服务而运用智慧思考。只要对现实供需平衡展开充分反思,那么,哲思活动,智慧地开启了不一样的供需平衡,超越了现实科技水平所能及的供需平衡认同。同一哲学思维,还可普适于各类科技,但是,同一科技专长,并不会涉及所有智慧思考。

哲学思维与供需平衡的智慧思考

中国哲学大师冯友兰讲过:“人生而有欲;凡能满足欲着,皆谓之好。…故哲学者,求好之学也”。[1]哲学问题,包括哲学家本身并不仅是“好”字当头,即便出发点是自认为的那种好,过程与结果却未必是好。

超越现实的智慧思辨:哲学是切合实际的智慧思考,科技也离不开契合实际的智慧思考,都是围绕现实问题并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路径。分工细化后,哲学成了专业化的哲学学科,为研究智慧思考而开展智慧思考;其他科技人员又归属各自的专业学科领域,为研究专业生产或专业服务而运用智慧思考。这些现象,实际是智慧思考的碎化。即便如此,细细划分,任何科学家、艺术家都有哲学家的印子,任何哲学家都有科学家、艺术家的影子,且还都有思想家的痕迹。

科技与哲学的终极目标,不仅求好,更应求共好。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说:“在哲学的思维中,人从实际需求的束缚中醒悟过来。没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沉思冥想万事万物,上天,世界,并问道,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什么?它来自何处?通过对他的这些问题的回答,除了得到内在的满足之外,他并不期望任何获利”。[2]哲学的内在满足,必须回到现实中来,哲学不过是为了更加共好。

哲学之功用并不仅仅是求好,还要避坏、平差。需求与供给在不同主体间分担,有需求则有益害,有供给同样有利弊。世人皆想对自己再好点,不过,曾经对别人好吗?此时对别人好吗?将来又准备对谁好吗?好的起点从哪开始,围绕这些,就不难理解梦想所能起到的预知作用。去坏向好的良药,是超越坏的力量。个人好与共同好常起冲突,既不能无端地让个体服从于共同体而做出牺牲,也不能让共同体放弃公共好而纵欲个人。世界若坏,对坏的免疫力只能是更坏;世界若好,对好的免疫力则会更好。自然界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存在,是人需要自然界。哲学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存在,是人需要哲学。

只要对现实供需平衡展开充分反思,那么,哲思活动,智慧地开启了不一样的供需平衡,超越了现实科技水平所能及的供需平衡认同。也就是说:

春秋时的思想家李耳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3]“玄”是隐匿、未知或不及。打开奇妙之门,才能知晓到底为何物,进而有了清晰的哲学思维,才能形成符合实际的知识,这就是科技。然而,即使人类无限知晓未来世界,也总是有限。

思想与哲学的界限:哲学和思想都是精神活动,记录的精神活动成了可识别的哲学或思想,精神活动用在实际行动上,是具体行为。不管经历多么复杂的思想斗争,哲学的出发点始终是实际的智慧思辨,落脚点还是实际的智慧思辨。思想与哲学的对接点在于是否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立,解决实际问题而作的智慧思想,便是哲学。思想的范畴大于哲学,思想完全可脱离实际而胡思乱想,那就不是哲学。不过,胡思乱想并非完全是糟粕,也可能是或多或少的心灵慰藉。

20世纪,英国哲学家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的话,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某种东西。像神学,包含着迄今为止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但又像科学,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权威,不论是传统或是启示”。[4]

用哲学思想做出实际行动,就是科技活动,科技侧重于物质文化,即使是研究非物质文化的科技,也会落于实体文化,绝不停留在精神意识中宣称成功。哲学不同,可以是精神感受,听任自我处置。同一哲学思维,还可普适于各类科技,但是,同一科技专长,并不会涉及所有智慧思考。哲学是技术的科学抽象,实验、技能、行动则是思想科学的实际操作。

著名学者胡适认为:“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5]胡适认为哲学是解决人生切要问题的一门学问。实际上,哲学不仅解决人生切要问题,还要满足人以外的其他生命的探知。

哲学家贺麟辨别:“说哲学上没有定论可,说哲学上任何定论都可以批评反对更可,但说整个哲学史只是庞杂的思想记载。漫无头绪都不可”。[6]是故,崭新的哲学理论会诞生,旧的哲学理论也回避不了,哲学的派别只是对那些同具认同感的捍卫者而言。对于开创的新人来说,不会满足于忠实捍卫的层次,不得不提升到超越的层次。否则,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没法壮大。

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未必正确,科技的用处有限,富有局限性的可知性,使哲学的前瞻性不一定完全正确,即使出发点好,结果也可能不如愿,甚至适得其反。

好思想及其行为,回到实际中来,这样的哲学,是文化中的文明部分。坏思想及其行为,是哲学的另一半,是文化中的非文明成分。只要愿意去迫害,有多少文明成分,就会对应出多少非文明成分。如若没有回到实际中来,想了也是虚无,做了也是空空,一切显现的思想都属文化范畴,文化并非识字多寡。

在哲思活动中,判断的依据就是知识,包括错的知识和对的知识以及空想的知识,即存在的理由,外部和内在交互存在的理由,由知识来链接或切断,知识是思想的逻辑交织。一定条件下,与现实可能一致的知识是科技知识,因为存在被误导的概率性错觉,与现实完全一致的知识才是真理,不被主观蒙蔽,等着去发掘。然而,现实总有诸多不可控或不明的限制条件,结果是,有限的科技追及无限的真理,科技与真理存在异同。(www.daowen.com)

犯罪与赎罪心理:为了不致于相互为害,积淀出了道德伦理。此外,经由智慧的思考,提炼出共同的法律法规,并由专业的公共机构来执行。20世纪90年代,英国犯罪心理学家罗纳德·布莱克波恩(Ronald Blackburn)提出:“犯罪就是侵害社会,它有别于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是针对个人的民事过错”。[7]侵权行为也是犯罪,不过是犯罪的初级阶段,并未达到刑罚量级,也受到道德伦理的谴责。

20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指出犯罪的病态:“当犯罪感变得强烈起来时,时不时将会如此,不要把它当做一种启示和向更为高级的事物的呼唤,而应看做一种疾病以及一个弱点”。[8]犯罪这种疾病如何产生,治疗犯罪心理的良药又是什么呢?再轻松的法律法规都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再重典的刑律也有人老老实实地活着,人与人的自律性有着天壤之别。

彻底地说,犯罪根源有两大方面。其一,犯罪是当前收益超越预期损失的不平衡心理驱使;其二,犯罪是当前损失超越预期收益的不平衡心理驱使。收益不仅包括货币化经济,还包括其他各类因素。

为了宽慰犯罪,有人去赎罪。赎罪是犯罪后的忏悔,并非犯罪前的审慎。赎罪不是对过去犯罪的修复,而是对未来犯罪的闪避,最好的赎罪方式就是不去犯罪。当犯罪不仅是为了物质财富,而是为了掘取不断高涨的精神荣誉时,犯罪就会不断升级。

[1]冯友兰.人生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2]Jaspers, K(Translated by Raiph Manheim). Way to Wisdom: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 [1951]:18.

[3][春秋]老子(任法融注).道德经释义[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13.

[4]Russell, B.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M]. London:Routledge Classics, 2004 [1946]:1.

[5]胡适(肖伊绯整理).中国哲学史大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

[6]贺麟.文化与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71-271.

[7]Blackburn, R. The Psychology of Criminal Conduct: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M]. 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 Ltd. 2000 [1993]:5.

[8]Russell,B.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M].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32:105-1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