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科技突破与发展:探索新方向

科技突破与发展:探索新方向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认定科学是主观符合客观的思维方式。科学探究是在追及,科学研究者不断追及过往的以及现在的和未来的事件。技术创新为科学理论提供硬支撑,科学理论突破又可为技术改良提供思想。俄罗斯的科研人员总量是英国和德国的1.55倍和1.16倍,但俄罗斯仍是主要的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国。英国、德国、瑞典、瑞士、芬兰、法国等科技强国,在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都是主要的顺差国。无论科技水平如何高涨,当以提升生命质量为归属。

科技突破与发展:探索新方向

1933年,德国哲学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就职弗莱堡大学校长的演讲中说:“担任校长,意味着自己有义务从精神上去领导这所高校。只有真正和共同扎根于德国大学的本质中,教师和学生在此校长的领导下才能被唤醒并被增强。…科学意味着当我们把德国大学的本质界定为先进学校的时候,从科学出发,并通过科学来教育和训练德国人的命运的领导者和守护者…”。[1]他把德国大学的本质定格在“科学”这一命题当中。那么,科学到底是什么?

科学的精神思维:20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史家威廉·塞西尔·丹皮尔(William Cecil Dampier)界定:“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2]科学是分门别类的可供反复研习的知识,完整的科学既能被反复认识,也得被实践操控,不同的科学门类造就了专业知识。科学是人为地带着问题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问题,知识,是为了诊治所遇到的问题。

梁启超说:“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3]追求以科学为本质的精神自然比追求以权力支配或信仰定势为本质的精神更为丰富。教学旨在追求“至学”,包括已证明的科学和未弄明的知识。

科学精神,让以前没有的变得现在就有,将现在没有的变得未来可能有,将已经有了的变得更好。解释过去和读懂现在只能算是科学启蒙,把握未来,才算科学得力

陈独秀自问自答:“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4]认定科学是主观符合客观的思维方式。1888年,达尔文明确提出:“科学在于把事实分门别类,借此可以推导出一般的规律或结论来”。[5]这是在倡导科学的思维方式。关键问题,不是能否掌握这样的思维方式,倒是这样的思维方式用于何处。

20世纪60年代,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论证了有别于以往的科学方法论。他说:“我们永远不可能用确定的理由去证明一种理论为真的信念。但是与非理性主义者不同,我们证伪主义者相信,我们也找到了一种办法以实现把理性科学同各种形式的迷信相区别的古老理想,不管原来的归纳主义或证明主义纲领因此而垮台”。[6]证伪主义批判传统的证实主义。

科学,建立在认知基础上,认知受主观需求和实际供给的限制,会因人为认知的正误而复杂起来。如果科学不能满足人的某种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没有谁会在意这一学科。

科学探究是在追及,科学研究者不断追及过往的以及现在的和未来的事件。科学创新,是在寻找不一样的真实,科学生命力全在此。这也是为什么从未接受过科学方法论训练的人员照样能创新的逻辑所在。找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真实,对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其普适性则越强,科学贡献就越大。与师者共生,不尽在于是否毁道、挡业、制惑,还得直面超越。《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7]

创新,有理论知识创新和实用技术知识创新。长一点、短一点,组合以及换个颜色插图,虽不叫创新,却可叫创意。很多人的追捧,能说明什么,如果不加注意其优越性,很难说明什么。哲学家冯友兰发现:“近数十年,中国自农业社会,渐变为工业社会,所以贵古贱今的人,在现是很少的了,但有一部分人,另外又犯一种毛病,即贵远贱近。凡中国人作了什么好事,这些人总觉得,无论这事如何好,或作得如何好,但比之外国人,总要差一点”。[8]

秘传并不能产生新知识,巨人是在现有基础上寻觅悟得。有限的知识,分工是必然,分工细化又导致知识碎化。在没有做成本质内容区别时,带来的只是名义,那样的第一个创新,不过是改了说法。忽视了多样化的本源联系,知识碎化的结果,盛行团队主义的幌子,为学阀的垄断创造了先机。造成科技的片面化或断层化,你不知我的底细,我不懂你的行情,各自都在高墙深院里搞独裁,导致各行各业表面千丝万缕却又实际冷漠。找准科学万变不离其宗的那扇门才是知识大成。

科学与技术的关联与演变:美国科学史家戴维·林德伯格(David C Lindberg)考察到:“科学的本质,数个世纪以来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包括科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其他人,但仍然未得到一致的意见,不过有关科学的几个概念已得到有力的支持,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是人类借此获取对外界环境控制的行为模式;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把科学与技术分开,科学是理论形态的知识体系,技术是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9]当然,离开技术的科学不存在,脱离科学的技术也没有,科学与技术合称科技。技术创新为科学理论提供硬支撑,科学理论突破又可为技术改良提供思想。

不同的主体,供给与需求的分离,使得一方不懂某门类的科学原理,只要会操作其转化出来的技术手段即可,反之,亦然。任何技术,透过其本身,就会发现其中的科学原理。理论与技术不断在深化,科技知识总在膨胀。每个空间主体,所具备的科技知识供给与需求,总会有所异同。

世界各国或各地的研究人员规模与科技知识水平,均有高低差别,为了竭力达成科技知识的供需平衡,开展了不少贸易活动。2015年,按全职当量计算,中国大陆地区的科研队伍,为全球之最,共计将近162万人。美国次之,大约有138万人。再者,是日本,科研人员有66万之多。但是,中国大陆地区的知识产权贸易逆差高达209亿美元,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知识产权贸易顺差国,知识产权净出口为855亿美元,然后是日本,知识产权净出口194亿美元。俄罗斯的科研人员总量是英国和德国的1.55倍和1.16倍,但俄罗斯仍是主要的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国。韩国的科研队伍与德国较为接近,韩国的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却有38亿美元。英国、德国、瑞典、瑞士、芬兰、法国等科技强国,在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都是主要的顺差国。这不仅说明各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规模有所异同,更能说明,科研人员的质量有所异同。尤其是科研人员的精力保障,更是优秀与否的成就前提,若是受阻于精力破费,则难以坚定推进。

科技承接的阶段化特征,见表1。无论科技水平如何高涨,当以提升生命质量为归属。

以人力协作为主体的狩猎采集时代,集体一致,共同贫苦,敬畏自然神力,简单打磨天然材质工具,靠自然生产为主要供给源,科技观念朦胧,尝试着科技知识的符号累积,实为隐晦科技。知识累增到畜牧农耕时代,尤其是金属手工业的广泛运用,劳动质量大幅提升,弱化了集体一致的贫苦,走向私有制的差异,人奴役人或人奴役牲畜得以强化。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提取到具体的科技理论,并将其回用到生产技术中,科学理论逐渐充实。但是,可观测的动力手段有限,制约了透过现象科技来贯穿本体科技,例如17世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但始终不明引力为何物。科技的发展,借助动力机械的介入,克服自然界,深入现象本体,如认定引力源自引力波或是别的本体物,科技信仰强化。聚焦于工业化神威,却难以把控异化出来的负面因素。科技带来阵阵惊喜的同时,蕴含着处处惊心。到了智能化时代,人的直接生产活动转向后台,前台交由智能机器去完成,人对机器的奴役继而转向智能机器对机器的奴役,以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尽可能地按照预设好的标准理想模式去运行,以创造理想化的自然为主,技术活动则以智慧生产为主体特征,准确把控正面与负面、内部与外部。

表1 科技水平的主要阶段特征(www.daowen.com)

[1]Figal G(Translated by Jerome veith). The Heidegger Reader [M].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9:108-116.

[2]丹皮尔(李珩).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9.

[3][清]梁启超(陈书良选编).梁启超文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430.

[4][民国]陈独秀(王观泉选编).独秀文存[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44.

[5][英]达尔文(毕黎译).达尔文回忆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8.

[6][英]卡尔.波普尔(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等译).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327.

[7][春秋]孔丘(杨伯峻、杨逢彬译).论语译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9:197.

[8]冯友兰.新事论(中国到自由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23-224.

[9]Lindberg, D, C. The Beginnings of Western Science [M]. Chicago:The University Chicago Press, 1992:1.

【注释】

[1]https://faq.bea.gov/industry/gdpbyind_data.htm.

[2]https://www.insee.fr/en/statistiques/2839274?sommaire=2839395.

[3]http://www.abs.gov.au/AUSSTATS/abs@.nsf/DetailsPage/5204.02015-16?OpenDocument.

[4]https://www.iie.org/Research-and-Insights/Open-Doors/Data/US-Study-Abroad/Leading-Destination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