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马克思哲学中的社会发展理论与生产力探究

马克思哲学中的社会发展理论与生产力探究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是什么,马克思看到:“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揭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哲学中的社会发展理论与生产力探究

马克思推断了从原始部落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演进理论。社会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是什么,马克思看到:“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6]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服务于人,但社会进步立足于科技知识的增长,否则,劳动者的生产率永远都将难以提高。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科技是生产力的根本标志。

生产力提升与科技改良息息相关,狩猎采集时代,依靠集体协作劳动求生存,因为知识量少,集体协作才能生存。农耕与手工业的分工带来私有化,使得奴役与被奴役的等级制成立,专业分工形成的技术知识不再轻易传授。恩格斯得出:“起初是以驯养家禽,而只是以后才以繁殖与照料家禽为他们的主要的劳动部门,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中分化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社会的最初的大分裂——主人与奴隶、剥削与被剥削者二大阶级”。[8]进入工业化时代,马克思提出,资本累积是由剩余价值的榨取来完成。只不过,资本家有偿雇佣工人,和奴隶和农奴是有所区别的。资本家必须担负风险,企业可能会因成本与利润的不相称而破产倒闭,世袭的农奴主与奴隶主也会因家道衰落而被抛弃。

劳动自由不能凭空而降,小手工业时代,通过人对人的直接“奴役”来完成劳动;大工业时代,劳动可经由人对机器的“奴役”来完成,即从人“奴役”人转换成人“奴役”机器。没有奴役的自觉劳动,才是解放自己,就获得了劳动快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揭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进入智能科技阶段,用科技代替劳动者的直接劳动,让劳动者的时间和空间得以自由解放。

根据科技发展的历史动态,标定的制度法规与道德伦理标准随之变化。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法律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条例分别作了区分,为了全面起见,本书所言的法律法规既包括法律,也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条例等规范性文件

即便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所言的宗教社会以及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论证的社会分工,定然不是平白无故使然,其前提条件是科技知识的对应水平,直接体现为生产动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于科技的基础,在相应的科技时代才会对应出一致的生产活动及社会关系,见表3。(www.daowen.com)

表1 主要科技水平阶段及相应的主要社会关系特征

原始部落的氏族公有制广泛存在于从事狩猎采集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因畜牧农耕与手工业的发展,尽管私有化程度普遍随着财富生产的增多而加重。但是,促使原始公有制彻底瓦解的动力机制并非新石器,而是金属手工业的显现。拉丁美洲的玛雅文明,始终未能进入金属手工业阶段,无法跨越等级制社会的初级奴役阶段。玛雅文明的消失,正是缘于以石器工具来运作人奴役人的等级社会,即使不被外来的金属利器所灭,也会因自己的不堪重负而亡。

以自然力、人力、石器工具为主体动力的狩猎采集时代,集体协作,默契协商,生产与生活简单粗陋,供需水平低下。知识的增长,畜牧与农耕出现,与成套的手工技术结合,尤其是金属器械的产生与应用,使得生产与生活质量提高,集体协作降低了劳动技能的自主发挥,进而降解为私有化的家族规模,为了名正言顺地平衡私有制,等级尊卑关系森严,手工业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得以专业化传承,但仍是低效的粗放式生产,财富增长缓慢。科技发展,进入机械大工业与传统手工业以及畜牧农耕相结合的时代,开启高效集约的生产方式,财富快速增长,家庭私有制拖累了生产率的发挥,分解为灵活性更大且力量更小的家庭单元,等级奴役转为雇聘工人奴役机器,按专业化雇聘的贡献开展有偿分配,付出投资成本后,从中获取增加值。科技知识的不断突破,使人类进入智能化时代,生产、生活均可按照趋利避害,智慧地标准化预置,财富呈极限式增长,智能机器代替劳动者去奴役机器,专业化劳动获得解放,形成大自由联合体。目前,人类处于机械工业向智能化转变的过渡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