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折纸会馆:从染纸变身的创新发展策略

折纸会馆:从染纸变身的创新发展策略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起小林染纸店,“折纸会馆”要更有名。该公司是在幕府末期安政六年由第1代经营者小林幸助创办的。即使这样,第4代主人也依然不满足于现有的工艺,从创业伊始的“染纸业”变身为折纸这样的“事业”,并且还放眼世界,继续发散思维思考创新。要想持续成长就要不断追求梦想,发挥自己长期积累的优势,谨慎地发展相关的周边业务,这样的例子在老铺企业中比比皆是。

折纸会馆:从染纸变身的创新发展策略

持续三代以上的家族企业都无一例外地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各种改革和创新。和纸专门店的老铺——株式会社汤岛小林(位于东京都文京区汤岛)就是实现从“物”到“事”,从制造业变身为服务业的一个成功案例。

比起小林染纸店,“折纸会馆”要更有名。该公司是在幕府末期安政六年(1859年)由第1代经营者小林幸助创办的。第1代创始人作为和式拉门、和纸的装裱师、裱画师而练得一手好技艺,曾在上野宽永寺做过工,与和纸有关联的所有加工技术都具备。如今在汤岛总部,在大约330平方米的土地上建有“染纸”工厂,已经从传统的岩石染料进化为化学染料。

1940年第2代继承人沿用了幸助的名称。当时是战争时期,召集令用的红纸、留声机碟片中间的标签都是由该企业染的。Celluloid(塑料制品)上用的标签染色非常困难,当时其他造纸公司都不愿意接手,小林染纸承担了这个工作。

战后,该公司接手印刷国民健康保险证,原因也类似。由于水性墨水根本写不上去,大厂家都不愿做,所以他们接手了。他们还独家开发了例如柠檬巧克力的包装纸等,创造了独霸市场的业绩。

在第3代继承人仲太郎传位给第4代继承人小林一夫的过程中,1972年“御茶水折纸会馆”落成,该会馆在1976年第二期工程完成后算是全馆正式完成,后来在2001年作为“享受至百岁的会馆”又一次重新装修

染纸店原本只是一个工坊,现在从1楼到3楼都是商店,4楼是工坊。工坊里今天也仍然继续着一张一张染和纸的作业,加工完成的几千种和纸就在店铺里华丽地陈列着。剩余的5楼和6楼做了教室,整个染纸店演变成一栋傲然耸立的6层大楼。折纸教室也是小林和纸从“物”成功转化为“事”的真实写照。

当我们询问小林和纸创新的动力是什么的时候,第4代主人带着东京口音说道:“反抗习惯势力啊。”

大约在40年前,作为手工艺的先驱,“纸偶”曾流行过,擅长做“纸偶”的家庭主妇都被称为“老师”。

“那我不是也可以嘛。”

这种不服气就是最开始的动力。前面讲到的留声机碟片中标签的印制等也是因为他觉得“大手企业不愿意做那我来做好了”,根据顾客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www.daowen.com)

第4代主人往三楼商店一坐,顾客就立即聚拢过来了。他嘴上解说着,灵巧的指尖上就神奇地出现了各种动物、器皿,像变魔术般一个一个活生生地跳出来,连我们也被迷倒了。第4代主人也出版了很多关于折纸的书籍,比如对大脑研究很有建树的川岛隆太亲自监修的《让大脑变得更好的折纸训练》等。

“那么您应该是第一人了吧?”我们这样问道。

“每天都重复做的话谁都能做到的。”他马上谦虚地回答。

他一定是因为在挑战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而开心得不得了。

“手指是人的第二大脑,我想接下来把折纸作为对患者的一种安慰普及到全世界的医院。而且我觉得折纸对幼儿教育也很有用,我们想把国际折纸研究会NPO化,等等,其实一切还只是揭开了一个序幕而已。上学的时候只要没有课我就进工坊,手工艺工匠的技术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即使这样,第4代主人也依然不满足于现有的工艺,从创业伊始的“染纸业”变身为折纸这样的“事业”,并且还放眼世界,继续发散思维思考创新。这并不是想扩大业务规模,而是把对新领域的挑战变成了现在的动力。

“如果不能自由自在地使用自己身体的话,到了老年岂不是很悲惨。我是直来直去的人,活到今天我也有很多对手呢。”

在结束这一番谈话时,第4代经营主在最后说的这句话好像最能表达他的心情

不只是扩大业务规模,而是要开拓新天地,在没有人挑战的领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才是原动力。要想持续成长就要不断追求梦想,发挥自己长期积累的优势,谨慎地发展相关的周边业务,这样的例子在老铺企业中比比皆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