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发挥个人优势,强化自身特长

发挥个人优势,强化自身特长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强化自我,首先要做到不追求眼前利益和暴利。第一条是讲住友的企业价值观,强调注重信用。听说住友商事发生巨额损失的新闻以后,很多人都表示不相信。根据当时发布的消息,住友商事产生巨额损失的最大原因是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进行的页岩油开发事业失败,造成了1 700亿日元的损失。在媒体公布了损失结果以后立即成立了经营改革特别委员会,调查失败原因,制定今后的对应策略。这里讲的是“位居第一的战略”,必须是绝对优势的第一。

发挥个人优势,强化自身特长

强化自我,首先要做到不追求眼前利益和暴利。关于这一点我们来看两个企业的真实案例,首先是日本住友商事集团。

住友商事经营理念:

第一条,住友的经营注重信用,并以此为宗旨创造公司兴盛。

第二条,住友经营审时度势,对公司收支谨慎考虑,废旧革新,不轻率,不追求眼前利益以及暴利。

第一条是讲住友的企业价值观,强调注重信用。第二条是指作为企业要对社会的变化迅速应对,准确把控,追求利润是企业的目标,不能安于现状,要经常革新,积极进取,此外不可以追求眼前利益,严禁轻率鲁莽的行动。这里再次提到了信用和踏实。

住友商事的企业精神:

即使在今天,住友商事集团的经营理念和行动指南的基准,都是创立400年以来代代相传的“住友事业精神”。“住友精神”要追溯到第1代创始人住友政友(1585—1652),他生活于日本战国时代到江户时代,晚年,他把自己在经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为《文殊院旨意书》。在此基础上,经过住友的几代接班人的运用和不断提炼精简后,其重点就作为《经营要旨》传承了下来。

其中主要内容如下:

(1)守信和踏实。

商业成功的重要基础条件就是“守信”,为了贯彻这一点,每个人在工作中都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能背信弃义。要做到恪守信用,言出必行。

(2)不追求不当得利

不为没有创造性价值的当下利益所迷惑。要开动智慧,勤奋劳作,为客户和市场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再以与此相符的价格出售而堂堂正正地赢利。

(3)既要利己,也要利人还要有利于社会。

住友的事业不只是自己一家的利益,应该是和国家及社会相关的伟大事业,要设定远大的目标,怀着报恩之心和使命感来工作。

(4)进取精神。

要敏锐洞察时代变化,走在时代前列。积极废除不合时令的陈旧内容,提倡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生事物。

这些内容看起来容易,做起来远非想象的那么顺利,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难题。2014年10月,日本经济新闻以《有那么经典的经营家训作为尚方宝剑,为什么还会这样呢?》为题,刊登了住友商事投资失败的消息。听说住友商事发生巨额损失的新闻以后,很多人都表示不相信。住友商事是日本屈指可数的住友企业集团的下属公司,创立者立下的铁律就是“不追求不应该得的眼前利益”,并作为企业精神延续至今,照理说他们应该是非常谨慎小心的。

根据当时发布的消息,住友商事产生巨额损失的最大原因是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进行的页岩油开发事业失败,造成了1 700亿日元的损失。

带有“壳牌”字样的原油资源商业热潮的突然爆发,曾被誉为“现代黄金潮”。这一波商业热浪对于和能源有关的企业来说是不可能忽视的。在日本,和能源有关的大企业和商事公司为了保全各自的势力都孤注一掷地去拼。然而任何事情都会有利有弊,壳牌石油也不例外。(www.daowen.com)

当时公司内部也有反对的声音说,“壳牌石油革命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这个风险比其他任何风险都要大,即使成功也会加速煤气价格下滑。如果预算不充分,即使增加投资都不知道能不能保证持续”。明知这些风险存在,住友商事还是没能抵住壳牌石油革命的诱惑。再加上近几年对能源方面的投资也是市场都看好的,虽然公司至今仍严格恪守“不追求不可得利益”,对此投资案的前期风险调查也做得很踏实,然而结果却不得不让人承认,对壳牌石油投资的风险管控比想象的要难很多。

风险增大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金融市场的考评眼光非常苛刻。这件事情发生以后,美国知名金融企业审查机构Standard and Puards(S&P)公司对住友商事的考核就从“安定”更改为“负面”。

住友商事非常严肃认真地反省了此事。在媒体公布了损失结果以后立即成立了经营改革特别委员会,调查失败原因,制定今后的对应策略。因为巨额投资失败而造成经营上的损失后,专门成立机构来处理问题和谋划未来,在日本企业中还算是不多见的特例。

第二个企业案例我们来看一下日本新崛起的IT企业软银公司。

早在2010年,孙正义就任软银学院的校长,在开学典礼上他对想进软银学院学习的年轻人做了讲话。那次演讲中他重点提道:“如果你认为商道只是想找投机的机会,那是缺乏智慧的做法。”他特别讲到作为经营者必须具备三个关键词:“争强好胜,顺应潮流,抓住主流”。他的讲话内容如下。

何谓争强好胜?

这里讲的是“位居第一的战略”,必须是绝对优势的第一。如果不是绝对的优势,那么这个商业前景没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时间到了以后就不会有利润,即使有也不怎么多。如果说要打造平台,那么一定是在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才可以打造平台。制定行业标准也要等做到行业第一的时候才有意义。就像微软的Windows、英特尔的CPU,谷歌亚马逊雅虎,这些都是因为做到了绝对的第一,才能长期享有自己的真正价值。

这个绝对第一的战略无论是孙子兵法,还是Lanchester's laws里面都讲述过,也就是“只打可以获胜的仗”和“如果打仗就绝对要赢”。只打必胜的仗,换句话讲就是在所属的领域必须成为绝对第一,如果没有这个自信就不要去触碰。一旦决定出手,那么不管时间长短,必须要制定出成为第一名的战略,一旦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出手以后就会有预想的结果,接下来就可以获得平台,随之就可以制定规则了。

何谓顺应潮流。

首先肯定不可以逆流行事,要学会尽早看清方向,读懂流向。如果逆流而行,那么作为企业家首先是失格的,“失败了从头再来”这种想法太轻率了。

我们集团也一样,绝对不会飞蛾扑火自己去选择夕阳产业。如果是从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家业,那是没有办法,但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尽早改革,即使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家业也要变革,不能固守陈旧观念。我的继承人如果不懂得变革,那么他就是不合格的。我们必须要顺势生存。

所谓王道,一定是在大众认可的主流世界里成为冠军。我不提倡在蓝海领域里寻找有限的机会,那是不会长久的。有人这样说:“应该选择蓝海领域的商业战略,创业型企业如果要想成功就要走小路找机会,软银的孙正义就是因为当初走的蓝海领域所以成功了。”

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我从来没有选择过蓝海领域的商机。我选择的时候那个领域虽然小,但是我预估过了5年、10年甚至30年以后这个领域会成为主流,而且我一直是做这样的选择。这样的夹缝领域的机会日后一个一个都成为主流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自己做的选择在10年以后也是夹缝领域,到了30年后就可能连这个夹缝都没有了,那做出这样选择的经营者实在不算智慧者。

在夹缝领域里寻找机会获得的成功只是暂时的成功,那不能叫作企业家,只是偶然的成功,或者说是因为恐惧在主流领域竞争,没有自信所以选择了小路,这样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这也好比选择OS,比如选择通信方式吧,在日本选择CDMA2000 1X、WIN这样的最后都失败了,因为选择了小的非主流领域,这肯定是行不通。

日本历史上有过被称为泡沫经济的时期,那个时候很多企业一窝蜂地都去投资,然而投资的都是根本不熟悉的股票市场或是土地等不动产,因为出手的不是自己的本业领域,所以造成很多企业业绩恶化。而那个时候的长寿企业基本没有去出手碰这些领域,这些经营者都意识到“那些所谓的商机不是我们擅长的”。创立已经有340年历史的冈谷纲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当初很多人找经营者去谈有关投资的话题,他认为这些不属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而全部拒绝了。

不追求不应该得的利益,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着重发力,这一点是维持企业长期经营的关键之一——核心领域发动全力,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