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写到这个章节的时候,正巧有家机构找到我,询问我是否可以做一个公司的内训,帮助这家公司的项目经理缓解工作中的压力。
这家公司原来是电信运营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专门为各大运营商提供电信的IT解决方案。为了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他们开始把市场的视角转向政府项目。项目一下子展开了,但是他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这是完全不同的领域,政府客户的行为方式和做事风格和电信行业差别很大,原来的成熟做法一下子在这个领域失去了作用。新的业务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技术上的难题,许多方案要求技术的改进,而这些在公司员工的人员结构基础上显然无法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项目经理都陷入项目的苦苦挣扎中,在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下,许多项目经理身心疲惫,纷纷开始要求病休。公司发现问题严重了,因此来询问我是不是可以帮助他们。
这家公司所经历的一切听上去极具故事性,估计那些正在征集管理案例的学者们听了一定会很兴奋。在作者看来,这个案例把项目小组一直以来面临的情况放大了而已,那就是项目压力的问题。
关于项目压力,作者其实以前遇到过比这个案例更为严重的情况,那次也是作者经历的唯一一次咨询效果很好,却彻底失去了客户的咨询经历。这是一家全球的知名企业,企业提倡“狼性”文化,公司员工几乎全年都面临着新的技术,紧张的项目周期和不断变更的业务需求的挑战。加班是常事,几乎所有的技术部门都准备有行军床,便于员工累了可以随时休息。这样的项目压力的确让员工喘不过气来,后来发生了很严重的事件,有员工跳楼自杀了,接下来又发生了两起。这可真是严重事件,引发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后来作者应邀给他们的一个开发团队做了一次心理放松的咨询,咨询效果不错,这个团队也迎来了久违的笑声。但是当作者以为会和这个公司签一份长期合同,为他们上万名员工做这样的咨询的时候,却传来一个坏消息,那就是作者彻底地被这家公司拉入了黑名单。原来,在缓解压力的方法中有一种就是消除压力的根源,寻找其他可能选项。而对于他们的员工来说,有一个可选项就是跳槽。
这就是项目压力,如何面对这个压力是项目经理要回答的,也是项目经理需要帮助项目组成员去解决的心理问题。即使公司没有重大的业务转型,随着项目的进行,各种变更的出现,人员积极性的降低,技术难题的挑战等的增多,都会带来项目的压力。能否处理好这些压力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败。
组织内有许多因素能引起压力感,《华尔街日报》曾经就此做了一次调查,其结果见下表。
注意:这些百分比总和相加是超过100⑪的,因为引起人的压力感的因素是有多方面的。
除了上述常见压力之外,在项目中的压力往往来源于以下这些方面:
时间紧迫。
技术能力欠佳。
和其他人员个性冲突。(www.daowen.com)
难以适应需求的不断变更。
人员的流动。
个人因素产生的压力:绩效考核、个人发展、经济压力和家庭压力等。
和组织文化不相符。
压力因素具有可相加性:压力是逐步积累和加强的,每一个新的持续性的压力因素都会增强个体的压力水平。单个压力因素本身可能无足轻重,但如果是加在已很高的压力水平上,它就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要评估一个员工所承受的压力总量,就必须综合考虑他所经受的机会压力、限制性压力和要求性压力。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社会支持——也就是与同事或上级主管的融洽关系,能够消减压力带来的影响。
对于那些碰到自己的同事不提供帮助,甚至对自己抱有敌意等情况的员工而言,他们缺乏工作中的社会支持。如果员工更多地参与家庭生活、朋友交往及社区活动,他们也能更多地拥有社会支持,这样也会使工作压力相对减轻。
压力可以是一种驱动力。当你有了欲望或出现紧迫感的时候,压力就随之而来。美国《时代》杂志1983年6月提出,在80年代职业压力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病了。研究发现,有50%~80%的疾病都是和心理疾病和压力有关的。所以有的研究者断言,你说一个疾病,我就可以告诉你都和压力有关系,压力和任何疾病都可以产生关系。压力是一种非特定的反映,不同的人表现出来的是不同的身体状况。除了对身体的伤害以外,过度的工作压力,对于组织的消极影响也是巨大的。因为,如果员工的压力过大,会引起工作者的不满、消极,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另外会出现高离职率,还有缺勤等问题。
如果处理不好工作的压力,项目中的人员会变得消极、效率低下,对项目的危险麻木不仁,从而影响整体项目绩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