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全国人民都变成了“宅男”“宅女”,“宅经济”一词又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里。人们不仅能“宅”着生活,还能“宅”着工作。
那么,这一“宅”,将给经济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有人说,它给电商物流带来了商机;有人讲,影院没戏了,网络视频和游戏火爆了。其实“宅”出来的变化,远不止这些,其对未来经济社会有着深远影响。
按照我的观察,“宅经济”大概会掀起三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是线上购物,这是满足“宅生活”的用品需求。2003年“非典”疫情过后,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一轮“互联网+”开始兴起。虽然互联网波及许多领域,可是网络购物的影响还是最为广泛而深远的。对于年轻人来讲,每年的“双十一”简直比春节还热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推动了人们线上购物的需求,但是这部分新增需求并不会太大。因为各类电商平台从“非典”疫情开始已经发展了十多年,市场基本饱和,继续增长的空间有限。当然,这次疫情也确实培育了一些细分市场,如生鲜电商,也培育了一批新用户,如那些原先不喜欢网购的中老年消费者。
“宅经济”的第二波浪潮是各类在线服务,这是满足“宅生活”的服务需求。在线教育、远程医疗,都属于这个范畴。在疫情发生之前,上述这些在线服务虽有起色,但在行业中仍处于探索性地位,无论是用户习惯,还是政策支持,或者主流企业的接受度,都不是很有利。然而,疫情突然暴发,线下医疗资源顿时紧缺;教育资源虽然不紧缺,但是线下教育模式变得不安全。所以,政府力推网课等线上教育,同时也鼓励传统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疗机构大力开展在线问诊。于是,在教育领域,主流机构纷纷响应,各类学生和其他教育用户也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在线教育的模式。在医疗领域,一些门诊量供不应求的医院开始积极推进信息化,用线上模式缓解线下压力;各大互联网巨头更是抓住机会,全力推进远程医疗。可以预见,疫情过后,政府政策虽然会有所调整,但是在教育和医疗领域,在线模式向核心业务渗透一大步,是必然趋势。
在“宅生活”的带动下,其他一些服务行业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向线上转型,比如最近开始兴起的线上房地产业务。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通常是从标准服务发展到非标服务。比如在金融、教育和医疗三大领域里,金融是转型最快的。证券公司营业部门前人头攒动,已经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各类金融理财产品的销售,也是越来越多地通过各大商业银行的应用程序或者支付宝等金融服务平台进行,更不要说市民日常的存款取款。金融之所以转型最快,就是因为金融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很高。在线服务,关键是为用户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体验,二是信任。凡是能有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的行业,线上业务就会有大发展。
“宅经济”的第三波浪潮是与“宅工作”相匹配的环境提升。这轮疫情带来的最大变化,或许是社会对“宅工作”的关注和认同。为了适应“宅生活”和“宅工作”,许多行业会出现机会。互联网和通信行业,如基础设施建设5G等,将迎来新的发展窗口。在互联网应用环节,机会就更多了,各类新场景的营造蕴藏着不少新业态。(www.daowen.com)
“宅工作”的场景再造自然会延伸到“私宅”。因为要“宅”着工作,人们对于住房的要求会提高。比如希望有自己的书房,书房还要有自己的风格,因为在线视频可能使曝光率大大增加。所以,房地产、室内装潢,甚至室内各类软装饰品等,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发展。
这三波浪潮虽然未必一个接一个,但还是会错落有致、循序渐进地到来。相比较而言,生活用品的在线销售最简单,标准化程度最高,所以兴起得最早最快,如今已经是高峰阶段。在线服务,其标准化程度和质量标准的界定要难一些,所以发展就慢一些。但受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线服务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业界的响应和用户的喜欢,所以接下来该服务会方兴未艾。
“宅工作”的难度更大些。宅着生活是自己的事情,而宅着工作是群体的事情。一家公司要接受员工“宅工作”,不仅要当事人接受,还涉及团队和部门,涉及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的大幅度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相对而言,年轻人比例高的企业以及新型业态的企业,可能转型会快些。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逼出全国人民的这一“宅”,给众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给互联网平台在消费和工业领域里的持续发展都创造了巨大的商机。
日前,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将集聚“100+”创新型企业,推出“100+”应用场景,打造“100+”品牌产品,突破“100+”关键技术,努力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行动方案》的出台正是顺应了这个势头,借着“宅经济”的兴起而推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可谓意义深远。
(1) 原稿发表在2020年4月13日的《上观新闻》“思想汇”专栏上。出版时略做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