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后,伴随着刺激政策执行的不断深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力也较之政策推行之初大幅减弱。日本央行史无前例的资产购买计划和负利率政策还未能提振通胀和打破经济扩张和收缩周期。眼下,日本公共债务已堆积如山,财政政策的空间并没有多大腾挪空间。2015年,日经指数剧烈波动、GDP增速下滑、长期国债利率上升以及贸易逆差屡创新高,均使得“旧三支箭”光泽渐失,政策的有效性减弱,安倍经济学的潜在风险日益凸显。
日本政府在2016年8月初公布了其最新的经济刺激方案,总规模达到了28万亿日元,成为“二战”后日本经济史上第三大经济刺激计划,仅次于2008年和2009年“雷曼冲击”后的紧急经济对策。但日本新出炉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就狠狠地打了安倍一个巴掌。
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二季度日本经济分别环比增长0.5%和0.05%,按年率计算分别增长1.9%和0.2%。拉动经济增长的两项关键指标均发挥不佳。其中,个人消费一季度在新年打折季等刺激下环比增长0.6%,但二季度则仅环比增长0.2%;企业投资更是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滑,降幅分别为0.7%和0.4%,令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推动企业投资增长的各种努力打了水漂。
(1)从通胀水平的角度来看,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比上季度实际减少了0.4%,换算成年下降率为1.6%,即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1.6%。时隔两个季度后,日本GDP再度转为负增长。2015年第二季度的GDP数据,更是3年多来日本最为严重的经济萎缩,降幅远远超过了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安倍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让下跌了15年的日本物价重返通胀状态,2015年的通胀率目标为2%。但当前,仅就物价水平而言,日本依旧深陷通缩泥潭,甚至有更为严重的趋势。目前,日本整体通胀率仅为1.4%左右;剔除能源价格影响,通胀率仅0.7%,远未达到2%的目标。从日本第二季度实际GDP的构成来看,内需贡献-0.1%,外需贡献-0.3%。按项目来看,个人消费下降0.8%,时隔4个季度又出现了负增长。
(2)在中小企业发展层面,2014年,日本中小企业破产率大增140%。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日本企业设备投资下降0.1%,时隔3个季度转为负增长。生产活动复苏缓慢,设备投资意愿缺乏。共同社针对全国都道府县知事实施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第二届安倍政府上台以来,认为大城市与地方经济差距加大的看法超过半数。许多知事指出,增税后消费持续低迷,加上日元贬值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冲击到支撑地方经济的中小企业。量化宽松政策充分利好了资源、背景深厚的大企业,但中小企业在危机后依然贷款难求。同时,日元大幅贬值虽然利好出口企业,但是大部分的日本中小企业并不从事出口业务而是做企业内贸易。因此,中小企业不仅无法借助日元贬值而利用全球较为便宜的资本,反而承担了资源价格大幅上扬的成本。与此同时,消费税的大幅上调,也增加了日本民众的经济负担。原本像日本这样老龄化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消费型市场,但是少子化令日本人的退休年龄延后,很多老年人不是花掉积蓄来安度晚年,而是仍在继续储蓄的过程中。人口结构不平衡加之人口红利锐减,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3)在与贸易伙伴的沟通合作上,日本单向实施扩张性的宏观刺激政策,将对邻国形成与邻为壑的负向效果。这不仅不利于东亚区域贸易合作的开展,更增加了伙伴国货币竞争性贬值的巨大风险。对于大量以出口为主业的国家而言,安倍经济学的推行给他们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负向溢出影响。货币对日元大幅升值,将令这些国家出口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而伴随着大量热钱投机套利流入他国,其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问题将十分值得各国关注。韩国和日本两国间的经济依存度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开始执政的2012年为起点,开始急剧下降。2015年1—6月,以美元计价的中日贸易额同比减少12.1%。日本与一些重要贸易伙伴的关系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推行也急剧恶化。就中日贸易而言,受日元贬值影响,以汽车和电子及家电为中心,中国出口额减少了10.8%,减至695.38亿美元。
来自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数据亦显示,2016年7月日本出口总额为5.7284万亿日元,同比下降14%,为连续第10个月下降。其中,汽车出口额同比下降11.5%、船舶出口额下降52.9%、钢铁出口额下降21.7%。
(4)消费增税令安倍经济学陷入窘境。鉴于日本公共债务的GDP占比已经攀升至230%,居发达国家之首,而其社保相关支出也已占到国家预算的三成以上,在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如要偿还巨额公共债务、填补社保透支,其方法不外乎增税和营造通货膨胀来让国民分担债务。从安倍经济学的本质来说,其货币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通货膨胀税。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看,面对不断膨胀的公共债务规模和越来越大的社保透支,实施消费增税可谓不得已而为之,但这一举措却又抵消了安倍经济学的政策效果。(www.daowen.com)
首先,消费增税与财政重建相背离。在经济停滞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的国民收入水平将呈下降态势。为了解决财政透支、弥补社会保障支出所需财政资金的不足,未来的日本迫切需要增加税收,减少其财政收入对发行国债的依赖。但是,从目前日本的税收结构来看,如果提高个人和企业所得等直接税的税收占比难度较大,而通过提高间接税的税收占比,特别是提高消费税率来获取税收则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此,如果实现消费增税,日本政府一则可以解决每年高达43%的税收缺口,二则还可以缓解不断膨胀的社保支出缺口,可谓“一箭双雕”。
从税种的角度看,目前日本采用的消费税是一种对货物或劳务进行多环节征税的流转税,类似于我国和欧盟的增值税,其税收额约占全部税收25%左右。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国民收入水平较高,一般来说间接税和直接税的税收占比分别为30%和70%。但是,消费征税的方式却不尽相同。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按照生产、批发和零售三个阶段采用单环节征税,征税权和税收分属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而日本和欧盟则主要采用多环节征税,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实现税收共享。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民收入水平较低,间接税和直接税的税收占比正好相反。日本实施的消费增税,虽然可以提高日本消费税的税收占比,但是从另一角度讲这也意味着其直接税税收占比的下降。而直接税税收占比的下降则意味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下降。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由于长期经济增长乏力,日本的国力正在呈现出衰退的态势。
从日本的增税来看,通过税率上调日元的税收,可谓是“杯水车薪”,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日本财政的结构性难题。但是,如果要避免日本今后出现财政悬崖,则必须大幅上调消费税率。以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很难想象日本国民能够承受如此大幅度的税率上调。因此,日本政府与其说致力于消费增税,还不如早日推动财政重建,否则消费增税只不过是“饮鸩止渴”,从长期来看其财政风险并没有得到根除。
其次,消费增税拉大贫富差距。日本的消费增税将对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从消费者层面看,消费增税对不同收入阶层和不同消费群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样,从企业层面看,消费增税对不同生产规模和业态的企业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说日本的所得税征收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的话,那么消费税因其税源充足、便于征收则体现了税收的效率性。问题是,消费税本身采用比例税率,它对不同收入阶层来说具有累退性,这意味着在初次分配不同的情况下,人们通过消费将增加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可以说,和各国的流转税一样,日本的消费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也存在很大缺陷。特别在少子老龄化或青年人失业率较高的背景下,消费税率的上调只能拉大日本社会贫富差距,增加贫困阶层的生活成本。[4]
从《每日新闻》等日本媒体的调査来看,实施消费增税后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有2位劳动者)测算的月均可支配收入(包括生活补助)将减少约9000余日元,各收入阶层的生活成本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低收入群体和老龄人口生活成本的上升尤其令人堪忧。从消费税对生活必需品的税负转嫁来看,在这次增税涉及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品中,含税价格都有5—35日元不同程度的上升。同时,因受“零核电”政策和能源进口价格上升的影响,税率上调后的月均电费含税价也上升了约430日元,而幼儿园、中小学等原本属于非征税对象的学杂费也受税率上调影响开始上涨。按照日本民间各大智库的预测,消费增税给日本国民家庭带来的负担已远大于由此获得的8万亿日元税收收入。消费增税除了对不同收入阶层和不同消费群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外,还对不同生产规模和业态的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企业规模角度来看,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汽车、家电等耐久消费品的消费税率上调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人们对产品滞销的预期也会使企业存货投资不断增加,并对资本市场的投资信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拖累上市公司的股价。但是,由于日本的大企业在产业链中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在产品定价上也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因此随着税负的增加,大企业可以通过税负转嫁形式将一部分税负转嫁给产业链的上游企业,而其余部分税负则可以转嫁给批发、零售环节的中小企业或消费者。总的来说,大企业税负转嫁能力较强,受消费增税影响相对有限。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相对处于弱势,企业生产成本较高,缺乏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将其税负转嫁给大企业或消费者的难度较大。所以一般而言,处于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受到冲击的程度更大。从过去日本消费增税的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往往是中小企业成为消费增税的主要受害群体。因此,除消费者外,日本中小企业的各类协会团体也是抱团反对消费增税呼声最高的利益团体。
过度依赖金融和财政政策实现增长的日本经济刺激无效,在2016年被“打回原形”。2016年第二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增长率0.2%,和此前外界预测的0.7%有较大差距,更是远远低于第一季度的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