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政府财政政策特征体现出以公共投资和企业成长优先的特征,这一特征源于重新执政后自民党政权经济政策重心的调整。2012年12月政权更替之后,安倍自民党政府提出了一整套与前任民主党政府截然相反的经济政策,即企业主导的、以投资为驱动的成长重视型经济政策。
2009—2012年日本民主党执政期间,大幅削减公共投资费用,其经济政策中体现了鲜明的分配重视型特征。民主党政府主张利用社会财富分配结构的优化,推动日本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的增长。其分配型经济政策主要遵循这样的逻辑:以重视国民生活为核心,推行社会保障改革,增加政府对家庭和个人的补贴,随着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对未来收入的利好预期,消费驱动将拉动企业扩大投资、增加收益;而企业则利用增加雇佣、提高工资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家庭的收入;在此基础上,企业利润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反过来以税收的方式,充实国家财政,提高政府支付和补贴能力。如此一来,形成了家庭主导的政府、家庭、企业三方的良性循环。
2012年日本自民党政府重新执政后推出的一揽子经济政策,具有企业优先、重视成长的特征。总体来说,自民党安倍政府的经济政策主要遵循这样的逻辑:以重视企业活力为核心,由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创造有效需求,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帮助企业扩大投资、提高收益;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和对未来经营的利好预期,企业将增加雇佣、提高工资,这将有效引导家庭利用可支配收入扩大消费;在此基础上,家庭可支配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反过来以税收的方式,充实国家财政,提高政府财力,扩大政府推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如此一来,形成了企业主导的政府、企业、家庭三方的良性循环。
为实现成长重视型经济政策的转变,安倍政府借助“国土强韧化”计划,重新启动了以公共投资为驱动的传统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启动大量政府投资项目,增加公共事业投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
围绕着扩张性财政政策及其成效,日本社会一直争议不断。基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财政政策在浮动汇率下对经济刺激效果甚微或毫无效果。不过日本国内有部分观点主张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适用条件进行重新审视。以“国土强韧化”计划的提出者、安倍政府内阁官房参与藤井聪为代表的公共事业推进派指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关于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无效的论断在通缩状态下不适用。通胀期间过剩投资势必造成泡沫,因此应根据物价和利率的变动适时削减公共投资规模;但是在通缩期间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税收的增加,将有助于财政的稳健运营,若采取紧缩政策将使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公共政策推进派强调日本要摆脱通缩,扩张性财政政策不可或缺。(www.daowen.com)
公共投资的效果,除了基于乘数效应实现投资或支出的倍数递增,在利用和维持潜在经济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公共投资的扩大,日本可充分利用闲置的社会资源,包括废弃的基础设施、闲置的人力资本,防止劳动者因失业造成技能流失、研究开发投资削减造成研究中断,缓解日本在人才培养、技术储备等方面的供给约束,从而达到优化生产资源结构、维持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作用。
与此同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其相对较低的机会成本为公共事业推进派所青睐。池尾和人等从多重均衡的视角提出,短期性的政府财政性支出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若无此短期的刺激性投资支出,经济将滑入更低水平的次优均衡状态。基于这一角度,短期性的财政扩张起到了争取时间的作用。
财政政策先行,主要承担引起市场先前反应、扭转市场预期的作用。从分配环节来看,安倍政府重视企业成长、公共投资优先的政策主要希望借助政策优惠的方式扶助大企业,通过涓滴效应的发挥,企业红利可经过大企业最终流向中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这种企业优先、公共投资优先的经济政策,带有鲜明的成长优先、利益均沾色彩,其设定的路径是扩大公共投资补贴企业,促进企业盈利并扩大投资规模,进而通过完善的产业协作体系分工、薪资调整和雇佣改善等方式推动二次分配,实现经济利益的共同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