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析中小企业政策关键问题

解析中小企业政策关键问题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数据分析结果,安倍经济学实施2年以来,中小企业依然未能享受到其经济效果,即安倍经济学经济政策主要体现在大企业、大城市,边远地区和中小企业的波及效应依然不够充分。

解析中小企业政策关键问题

以上针对安倍晋三首相第二次执政上台以来实施一系列政策进行了回顾,并对安倍经济学实施的成果进行了总结。从数据分析结果,安倍经济学实施2年以来,中小企业依然未能享受到其经济效果,即安倍经济学经济政策主要体现在大企业、大城市,边远地区和中小企业的波及效应依然不够充分。其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日元贬值的优点(增加出口实现企业的收益扩大)主要集中在与出口相关的大型企业,日元贬值的缺点(进口原材料及采购成本上升),主要体现在非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所以,针对出口制造业企业规模小、中小企业多的地方来讲,日元贬值带来的缺点比优点来得多。

第二,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资产效应基本上大城市能享受的好处比地方来得大。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城市的家庭保有的股票等资产是其他地方的2倍以上的规模。虽然地方的高龄者保有的资产也不少,但是这些资产基本上放在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因而股票资产上升带来的好处基本享受不到。

第三,在日元贬值中,部分企业未能增加出口,那么代加工的中小企业的接受订货的量也不能扩大。随着大企业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例上升以及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生产企业增加转移至海外的结果,形成出口数量增加困难,最终影响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波及效应。

第四,地方经济的长期疲软,导致大企业加速转移海外,造成工厂关闭、地方向大城市的人口流出等结构问题依然深刻。同时,地方人口高龄少子化、人口减少(自然减)、劳动人口流向大城市等人口动态的变化,导致近几年来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的人口、就业者人数出现增长;相反,地方区域则呈减少倾向。

从中长期经济发展观点看,崔健(2014)指出,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安倍内阁提出了到2020年把盈利中小企业数量从70万家增加到140万家的政策目标的难度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从过去的变化来看,1991年盈利中小企业法人达到最高峰时约有109万家,当时的中小企业数量约为219万家,比例也只有约50%,而且从那以后这个比例在减小。特别是在“雷曼冲击”以后,盈利中小企业法人数量所占的比例减少到30%以下,2011年度这个比例只有27%。如果以中小企业法人为254万家(日本国税厅“企业标本调查”2011年度数据)作为标准,应约有55%的企业盈利。因此,实现这个目标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为了进一步强化投资环境竞争力,在“日本再兴战略”中提出了“为了成为便于企业活动的国家,在努力通过化解能源、环境制约等强化产业基础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提高日本及其城市的竞争力”的基本思想。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第一步,到2020年,在世界银行的商业环境排名中,日本从现在发达国家的第15位进入到前3名”的具体目标。实际上,2005年以后日本从这个排名中第10名的位置连年下降。日本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特别强化投资环境竞争力,面对降低高昂的国内投资成本的任务,安倍内阁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①崔健:《安倍经济学“第三之箭”与日本再兴战略》,《日本经济蓝皮书2014》。

②溝端幹雄:《安倍政権の成長戦略の要点とその評価》,《大和総研調査季報》2014年新春Vol.13。(www.daowen.com)

③藤井和則:《2015年中小企業政策の現状と具体的活用法》,旭リーチセン夕ー特集版。

④日本の「稼ぐ力」創出研究会:《2013年「日本の「稼ぐ力」創出のための問題意識」資料》(済産業省済産業政策局)

⑤中小企業庁:《中小企業白書2015年》。

【注释】

[1]2013年4月4日导入量化质化宽松。此外包括机动的财政政策:2013年1月11日出动“紧急经济对策”、1月29日“15个月预算”、1月29日“政府税制改革大纲”等。

[2]2013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日本再兴战略”中主要制定了日本产业再兴计划、战略市场创造计划、国际展开战略三项计划。此次“修订版再兴战略”是在旧版本的基础上根据日本经济未来走向内容进行了细化和补充。

[3]根据2015年中小企业白书,2014年的公共投资比前年增加了9.8%,约16.53万亿日元。

[4]根据总务省的劳动力调查和厚生劳动省的《职业安定业务统计》显示,2013年11月以后失业率由2010年的5.0下降至3.5左右。另外,企业的每月有效雇用人数已超过有效求职人数。

[5]有效求职倍率,是指实际求职人数与企业招聘人数的比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