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混合联合公司进行规模调整

混合联合公司进行规模调整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一些混合联合公司纷纷出售与本企业生产部门无关的企业,进行了规模较大的调整。这次兼并高潮的掀起,就是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结果。无论是混合联合公司,还是一般制造业公司,调整幅度都是相当可观的。

20世纪60年代以来,混合联合公司的出现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从积极方面看,混合联合公司为产业结构调整起了推动作用,促进了资金向高科技部门转移,并且稳定了一些传统工业部门的生产力与市场。但是,混合联合公司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很明显的,混合联合公司关心的是高额利润,哪里利润高,资金就流到那里,利润就是一切,经营什么是无所谓的。当企业把资金流向多种部门时,由此产生的公司规模十分庞大,超过合理规模经济;管理体系非常庞杂,流通费用迅速增长,非生产性开支比例急剧上升;进入新部门新行业后,业务不熟悉,经营管理欠佳;同时,资本流向不定,变化无常,促使了生产无政府状态加剧,竞争日趋激烈。

20世纪60年代兼高潮形成的过度混合兼并的弊端,使得一些混合联合公司经营状况明显恶化,其中一个主要标志是,一些庞大的混合联合公司形成后不久,由于经营不善信誉降低,公司股票市场价格急剧下降。1968—1974年间,美国进行混合兼并最积极的11家混合联合公司股票价格平均下降了66.9%,LTV公司下降程度高达83.0%(见表23-10)。

表23-10 1968—1974年美国混合联合公司股市价格变动

资料来源:Samuel Richardson Reid,The New Industrial Order:Concertration,Regulation and Public Policy,McGraw Hill Book Company,New York 1976,p.97.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混合联合公司就显示出根本性弊端,进行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这是它们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于是,一些混合联合公司纷纷出售与本企业生产部门无关的企业,进行了规模较大的调整。

20世纪80年代兼并高潮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混合兼并所带来的后遗症十分突出,不进行大手术、不进行企业的彻底清算与整顿,很难摆脱企业的困境。这次兼并高潮的掀起,就是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结果。

根据蒙哥马利(Montgomery)的研究,1983—1985年3年间,在109起兼并中,有83起混合兼并,它们的兼并策略有了明显改变,在47起生产与企业本部门产品有关的混合兼并中,有1/3以上的兼并不是并入,而是舍弃卖出,在36起生产与企业本部门产品无关的纯混合兼并中,有一半是舍弃卖出的,调整企业内部结构的意图甚为明确(见表23-11)。

表23-11 1983—1985年美国109家公司按兼并形式分组的兼并起数

资料来源:Samuel Richardson Reid,The New Industrial Order:Concertration,Regulation and Public Policy,McGraw Hill Book Company,New York 1976,p.82.

在80年代兼并高潮中,一些庞大公司都通过混合兼并的舍弃卖出部分与生产本部门产品无关的子公司,并对生产本部门产品有关的子公司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无论是混合联合公司,还是一般制造业公司,调整幅度都是相当可观的。一些大公司舍弃卖出兼并数占该公司兼并总数的比例如下: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52%,通用食品公司(General Food)为63%,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为65%,施乐公司(Xerox)为71%,通用面粉公司(General Mills)为75%,RCA公司为80%,CBS公司为87%[5]

统一食品公司(Consolidated Foods)原来是一家食品加工企业,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进入多样化经营,其中一起重要兼并是吃掉了罗伯特·布鲁斯公司(Robert Bruce),进入生产针织衣裤和运动衫行业,并花费可观资金予以技术改造,力争占领针织品市场,可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成本居高不下,难以与原有经营者相抗衡,打进市场进展缓慢,以致长期未能扭转亏损局面。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调整过程中,布鲁斯公司一共出售了约50个企业,摆脱了制衣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困扰。经过较大规模的调整,公司经营状况才得以好转。[6]

根据尼尔·弗利斯坦(Nell Fligstein)的研究资料,在20世纪60年代混合兼并高潮中,经过过度的混合兼并之后,美国公司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公司结构起了明显变化。从美国100家大公司的情况看,1959—1969年间,有6家生产与本公司无关产品的混合联合公司进入了100家大公司行列。1959—1979年间,在被调查的4家这类公司中,只有3家进入了100家大公司。从排除出的100家大公司情况看,1959—1969年间,没有一家生产与本公司无关产品的公司被排除出100家大公司,1969—1979年间,被调查的9家这类公司全部被排除出100家大公司行列。

混合兼并带来了弊端,企业面临困境,给西方经济造成了衰退。在这种背景下,掀起了20世纪80年代企业兼并声潮。通过大幅度兼并调整企业内部结构,以摆脱企业困境,是这次兼并高潮的主要特征。经过较大规模的调整,企业经营状况有了一定程度好转,有些经济学家分析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以及劳工成本的变化,可以看到一定的成效。

表23-12 1948—1979年美国最大100家公司按公司类型分组在最大100家公司中的变动情况 (单位:%)

(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Samuel Richardson Reid,The New Industrial Order:Concertration,Regulation and Public Policy,McGraw-Hill Book Company,New York,1976,p.269.

1987年,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召开了一次美国企业兼并问题的专题研讨会,会上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 Stanley&Co.)高级经济学家约翰·D.保罗斯和斯蒂芬·R.韦特(Stephen R.Waite)提供了如表23-13所示的数据,表中说明,在20世纪80年代的兼并高潮中凡是调整幅度大的部门,企业劳动生产率改观程度也大,一些放松管理的第三产业情况即属于这种情况。铁路运输部门调整密度最大,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也最快。一些未放松管制的部门,调整幅度小,劳动生产率不仅没有增长,而且出现了负增长,公共交通和电力即属于此类。

表23-13 1980—1985年美国第三产业调整密度与劳动生产率关系

*调整密度=兼并价值/国民生产总值
**1980—1985年/1973—1980年。
资料来源:Lyan E.Browne and Erie S.Rosengren,The Merger Boom,Proceedings of a Conference Held in October 1987,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p.43.

约翰·D.保罗斯和斯蒂芬·R.韦特在上述会议上指出,通过80年代兼并高潮对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不仅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而且降低了企业劳工成本。1986年,美国制造业劳工成本实际增长了0.5%,如果没有经过兼并高潮的调整,他们估算制造业劳工成本将会增长2.0%(见表23-14)。

表23-14 1983、1986年美国制造业劳工成本增长

资料来源:Lyan E.Browne and Erie S.Rosengren,The Merger Boom,Proceedings of a Conference Held in October 1987,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p.42.

【注释】

[1]Charles Spruill,Conglomerate and the Evolution of Capitalism,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2,p.48.

[2]Walter H.Goldberg,Mergers:Motives,Modes,Methods,Nichols Publishing Co.New York,1983,p.15.

[3]Charles Spruill,Conglomerate and the Evolution of Capitalism,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2,p.33.

[4]U.S.Congress Senate,Subcommittee of Antitrust and Monopoly,Economic Concentration:Conglomerate,Washington,1970,p.4880.(United Electronics)

[5]David L.Mckee,Hostile Takeover:Issues in Public and Corporate Policy,Praeger Publishing Co.New York,1989,p.37.

[6]David J.Ravenscraft and F.M.Scherer,Mergers,Sell-offs and Economic Efficiency,Brookings Institution,Washington,1987,p.2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