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企业的经营活动,除了依靠“自有资本”而外,还得依靠“借入资本”。[24]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贷资本是工商企业的“血液”,银行给予信贷或拒绝给予信贷,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企业由于激烈的竞争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对资金的需求愈来愈大。据美国商务部统计,从1946年到1972年的27年间,美国全部公司为设备投资和增加其他资产(包括向其他企业的投资)而筹措的资金共达17 074亿美元,其中1972年一年就高达1 463亿美元。[25]这样多的资金,光靠公司的内部积累(折旧提存、企业未分配利润、公积金等)是远远不够的。在这1万多亿美元资金中,来自外部的要占到2/5。[26]没有这笔外来资金,工商企业就不能进一步扩充经营规模,就无法利用最新技术设备,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掉在后面或被吃掉。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不向资本市场告贷的工商企业是很少的。美国《华尔街杂志》对其股票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大公司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没有长期负债的公司只通过发行新股而筹集的只占外来资金的10%左右。在美国,当公司需要筹集资金时,它们宁愿用发行公司债券或借入抵押贷款的办法,而不愿发行新股票(包括优先股和普通股)。部分的理由是,利息比较低,同时在付税前可以先从利润中扣除。另一个理由是,如果把附有投票权的股票保持在最少的数量,则“局内人”就更容易控制公司。如庞大的、盈利极厚的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为了保持垄断地位和进一步扩展,也不断需要从金融机构借入资金。老亨利·福特生前一贯力争摆脱大银行对福特汽车公司的影响,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该公司跟银行的关系也日益加深,其中包括其他财团的金融机构。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为了庞大投资的需要,也不能不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市场。1965年该公司的长期债务是9.3亿美元,到70年代初已增加到26亿美元。
因年复一年地依靠大量的外来资金,美国公司的资本总额负债的比率逐渐升高。最大的650家非金融公司(工矿业500家,运输业、公用事业和零售商业各50家)1974年的负债已占到资本总额的54.5%,而1959年的这一比率是40.2%。[27]
公司负债大部分是公司债券和金融机构的贷款。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信托部通过发行和购买公司债、发放抵押贷款,专门向工商企业提供长期资金;商业银行则通过中短期贷款和票据贴现提供流动资金。
投资银行从事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的发行和包销。虽然它本身拥有的资本额并不一定很大,但在组织新公司、安排合并以及工厂扩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现在的投资银行是证券公司的一种,它不搞银行业务,而是专门发行和包销公司或政府机构的股票、公司债、政府债,充当投资者同大公司或政府机构之间的中介人。但在1933年银行法公布以前,许多投资银行是兼营银行业务的形成过程中,投资银行曾经控制了这些公司的股票和公司债的发行,称霸金融界。随着其他金融机构的崛起,工商企业筹措资金中发行有价证券所占比率的下降,以及大企业可以不经投资银行而直接发行有价证券(20世纪20年代以前美国发行新证券必须要有中介人),投资银行的作用有所减弱,但它在金融界所处的重要地位至今仍未丧失。
投资银行通常组织辛迪加,以垄断某一公司的证券发行业务。在这些辛迪加中,主要的一家或几家投资银行充当经理或联合经理。某个投资银行同某个大公司凡属同一财团或建有特殊利益关系的,它们的业务往来一般都比较稳定。例如,通用汽车承兑公司从1955年至1972年间共发行公司债117次,达26亿多美元,而担任发行和包销经理的投资银行始终是摩根士丹利公司。[28](www.daowen.com)
从向大公司提供的资金量来看,人寿保险公司的地位仅次于商业银行。美国金融寡头在保险业的幌子下,大肆掠夺劳动人民的血汗,从中获取巨额利润。1973年底,美国人手中的人寿保险单达3.69亿份,若按全国人口平均,每人可摊到1.7份;保险金额总共17 783亿美元,每个家庭平均两万多美元。全国的人寿保险公司拥有的资金迅速增加,其资产总额在1920年底是73亿美元,到1974年已增至2 638亿美元,其中56%集中于最大10家保险公司。[29]
保险公司的这笔庞大资金,大部分用于购买公司债券和发放抵押贷款,成为工商企业长期资金的重要来源。1972年底,最大的美国谨慎人寿保险公司拥有资产339亿美元,其中投资于公司债120亿美元,用于发放抵押贷款111亿美元,购买股票25亿美元。都会人寿保险公司拥有308亿美元的资产,其中132亿美元投于公司债,113亿美元发放抵押贷款,14亿美元购买股票。这些长期资金的借主主要是大公司。如1967年,美国谨慎人寿保险公司就分别持有通用汽车承兑公司和奥林马-锡森化学公司的公司债4.59亿美元和2.16亿美元。[30]
长时期的金融联系,在加强银行对企业的控制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公用事业(根据美国法律,这一部门的折旧提成要低于其他部门)和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新兴工业部门,长期贷款甚至比持股更起作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仅在1970—1974年就一共发行了40亿美元公司债,偿还期限大部分在30年以上。这样,它就非依赖大银行和各种“团体投资者”不可。对于这类公司,包销一笔债券,要比占有上百万股的股票更有作用。洛克菲勒财团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之所以能和摩根财团共同控制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的投资银行——第一波士顿公司在包销公司债的份额方面已接近于摩根士丹利公司。[31]
跟股票不同,公司债和一般信贷在名义上并没有投票权,但实际上却有相当大的权力。因为它可对借款人在财务上、营业上乃至人事上加以各种限制。而且,投资银行承办包销证券时,往往以向工商企业派遣领导人作为条件。
在美国“环球航空公司事件”中,霍华德·休斯的最终受到排挤是银行控制工商企业的一个典型事例。休斯被称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在环球航空公司还是一个小企业的时候,就获得了该公司的控制权。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航空业的巨大发展,环球航空公司已成为一家重要的企业。由于它购买喷气式客机的资金超过了休斯所能提供的限度,1960年,休斯恭恭敬敬地拜访了纽约的银行家们。一个以洛克菲勒和摩根财团为首的银行、保险公司贷款辛迪加,以控制环球航空公司的董事会作为条件,给了它3.4亿美元的贷款。休斯尽管拥有股票的78.2%,却从董事会中被撵了出来。根据协议,休斯不能按照股份享有表决权,要到债款全部偿还,才能重新得到控制权。而环球航空公司的新经理们却于1961年上诉法院,强迫休斯出售他在该公司的股份,并永远结束他在该公司中的利益。今天,环球航空公司已为摩根、洛克菲勒和芝加哥财团共同控制。[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