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业银行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商业银行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资本家运用信用这一武器,并使之成为庞大的社会机构,主要是指商业银行而言。就美国金融业而言,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也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22-1表明,美国金融业收益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速度。这就说明,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金融业的地位上升。美国银行资本不仅在国内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商业银行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银行资本[1]的形成是与再生产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固定资本的更新、产品的销售、原材料的购买以及资金的积累等环节都会游离出一部分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资本主义金融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把这些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散货币资本集中起来,并将它们贷给那些需要补充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其发挥职能资本的作用。马克思说,小的金额是不能单独作为货币资本发挥作用的,但他们结合为巨额,就形成了一个货币力量,这种收集小金额的活动是银行制度的特殊作用。[2]这是因为各种金融机构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了庞大的借贷资本。这些资本能够不断扩大,达到企业扩大自发展所需资金的规模,同时,这些闲置资本不是固定在某些特定的生产资料形式上,而是可以投放到任何需要的生产部门。因此,它在促进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另外,生产发展了,游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资本也就多了,生产资本集中程度加强了,货币资本集中程度也会相应提高,所以,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是银行资本的基础。

货币资本家运用信用这一武器,并使之成为庞大的社会机构,主要是指商业银行而言。正如列宁所说,银行总是大大地加强并加速资本集中和垄断组织形成的过程。

列宁进一步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银行的新作用:银行资本变成万能垄断者之后,便通过手中掌握的货币资本控制着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形成一大批垄断资本集团,大大加强了垄断资本集中。[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金融机构把社会上的零散资金汇集起来作为货币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家发挥职能的生产资本,主要是由商业银行承担的。战后,随着垄断资本经济实力的加强以及他们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商业银行在货币资本集中过程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已不足以适应日益扩大的信用领域的需要。垄断资本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形形色色、名目繁多的金融机构,组成一个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竞争的经济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组织的生产规模日益庞大,企业内部积累已远赶不上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因而需要大量外部资金予以补充。从美国公司资金来源的数字看,外部资金占整个公司资金来源的比重在战后大体上在50%左右,但就企业利用外部资金的绝对数来看,增长是十分明显的。1980年,美国非农业非金融公司所需外部资金已达1 393亿美元,为1948年的14倍。这些货币资本的实际作用远远超过这一数字本身的意义,因为垄断资本家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这部分货币资本,如果没有这1 000多亿美元的外来资金,许多大垄断组织的企业扩大再生产就很难进行下去。就这个意义来说,货币资本集中较之生产资本集中在战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有着更为重要意义。

就美国金融业而言,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也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22-1表明,美国金融业收益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速度。

1947—1980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3.5%,金融业收益则为4.5%。1947—1980年,美国制造业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8.4%下降到22.5%,金融业则由9.9%上升到14.9%。这就说明,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金融业的地位上升。

表22-1 美国制造业和金融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单位:10亿美元)

资料来源:[美]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Washington,1982,p.24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银行资本在国民经济的作用加强的同时,金融业资本家获取的利润也大大增多了。1950—1980年,美国金融业的利润只占利润总额的8.2%。到了1980年,上升到15.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银行资本不仅迅速发展,而且集中程度也加强了。在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中,大金融组织资金雄厚、信用好,小金融机构资金有限,很难得到可靠的信誉。因而,大金融资本家总是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中小金融资本家经常遭到剥夺的厄运。

1956年,资产在5亿美元以上的金融机构的资产额占金融资产总额的63.8%,1976年增加到84.4%。

美国银行资本不仅在国内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凭借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实力,战后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它的工业生产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2,出口贸易占1/3,黄金储备占3/4,美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的支柱,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纽约芝加哥等地不仅是美国的重要银行集中地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但是,随着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地位的衰落,它在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也相对削弱了。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银行资本在资本主义金融业中的地位明显下降,1970年,在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50家银行中,美国占有15家,居首位。1979年,日本和联邦德国拥有的银行数都超过了美国。可是,美国金融实力毕竟相当雄厚,在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业中仍占重要地位。1979年,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500家银行中,美国仍占有124家,居首位,比居第二位的日本银行数要多1倍(日本为55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垄断资本家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互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首先加强对银行的控制,通过强大的银行势力进一步扩展在其经济部门的势力范围。银行垄断加强实力地位、巩固统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兼并大量中小银行,以形成更大的银行资本。

1950—1975年间,美国各类银行共有3 641家被大银行兼并,被兼并的资产额达80 068亿美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银行合并过程中,曾出现过1954—1961年银行合并高潮,这一高潮是在20世纪60年代工业合并之前出现的,它说明了垄断资本为了加强对工业资本的控制,必须首先在银行资本方面准备充分实力,然后才能进一步加强工业资本的集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银行资本集中的这一规律与20世纪20年代银行资本集中的特点有所不同,20年代合并高潮时,虽有相当数量的银行合并是在1921—1929年工业合并高潮前出现的,但真正的高潮是与工业合并高潮同时进行的。这主要是因为,在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竞争刚刚进入垄断阶段,银行资本的万能垄断者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的,到了20世纪20年代,金融资本的实力已经相当强大,银行资本集中和工业资本集中是在相互作用中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金融资本实力有了进一步发展,银行资本集中和工业资本集中都达到了可观的程度。工业垄断资本对银行垄断资本的依赖程度也加深了。这样,工业资本的集中就必须在银行资本集中进一步加强的前提下才能有所发展,这就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银行资本集中高潮先于工业资本集中高潮的特征。(www.daowen.com)

在资本主义银行合并过程中,一般是大银行对大量中小银行进行合并,主要是它们比中小银行有着更有利的条件——大银行拥有巨额资产,可以吸收更多的存款,有能力贷放大量贷款,控制更多的企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银行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凭借其雄厚资金经营多种金融业务,从事国际金融活动,大力发展跨国银行,还可以利用先进技术装备,采用电子计算机装置开展业务,不仅易于吸收大量顾客,而且做到成本低,方便、及时、可靠。而大量中小银行资金有限,金融业务活动局限在有限范围,又不可能大规模采用先进技术,在国外开展业务也受到限制。因此,中小银行在竞争中总是处于劣势,经常遭到大银行的兼并。1960—1975年,美国银行有85家被兼并,其中资产额在1 000美元以下的中小银行占57.4%。

表22-2 1950—1975年美国银行合并情况 (资产额:亿美元)

资料来源:U.S.Department Commerce Bureau of Census,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GPO,Washington D.C.,2002,p.18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成长,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垄断财团。这些财团均以银行为核心,通过实力强大的银行资本控制为数众多的工业企业。垄断资本集团只有以巨大的银行为支柱才能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实力地位,银行实力的扩展是决定垄断资本集团统治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争夺银行的斗争就成为银行资本集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目前,美国最大的银行大部分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银行资本集中高潮中形成的。1955年,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组成第一花旗银行,形成了以第一花旗银行为金融核心的第一花旗银行财团,在华尔街金融资本中独树一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洛克菲勒财团由于石油事业的发展,势力扩张很快,但金融核心实力有限,使财团进一步扩展受到限制。1955年,大通国民银行在财团实力扩展的需要下兼并了原属库恩-洛布财团的曼哈顿银行,形成了曼哈顿银行,成为美国三大银行之一。该行成立后,对洛克菲勒财团实力的增长起着积极作用。1959年,洛克菲勒财团控制的谷物交换银行和纽约信托公司合并,组成了纽约化学信托银行,又增添了该财团的金融实力。摩根财团的金融实力一向称霸美国,过去洛克菲财团的银行资本与摩根财团的银行资本相差甚大,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洛克菲勒的金融实力迅速膨胀,引起了摩根的严重不安。于是,1959年,摩根财团将摩根公司与纽约公司合并,组成了摩根保证信托公司,以增强实力与之对抗。另外,制造商汉诺威财团于1961年将制造商信托公司和汉诺威银行合并,组成制造商汉诺威信托公司,成为该财团的金融中心。从以上五大银行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大银行的合并都是在垄断财团之间激烈竞争下进行的,组成的特大银行都成为美国主要财团的金融核心,同时也都列入美国最大银行的最前列。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到60年代初美国银行的大合并,就为60年代美国经济大发展提供了雄厚的金融后盾,为60年代后半期各个部门大合并准备了强有力的金融实力。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到60年代上半期,以大银行合并为主的银行合并高潮之后,银行之间的竞争以及兼并浪潮并没有停止。70年代银行合并过程中,大银行合并仍表现得十分突出。1970—1978年,合并银行和被合并银行资产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大合并有45起,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银行合并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大量合并商业银行以外的各种金融机构,使银行向多样化经营方向发展,特别是70年代以来,这一趋势更为显著。

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商业银行几乎很少染指其他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直到1971年,商业银行对非商业银行机构的合并数只有6起,1973年猛增至332起。其中以合并金融公司、抵押银行和保险公司三者数量最多。1971—1974年,美国商业银行对这三种金融机构的合并数占对各类金融机构合并数的86.4%。商业银行之所以把大量资金投入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归根结底还是利润的驱使。经营方向逐步向多样化发展,可以从中获取更多垄断利润。

表22-3 美国银行持股公司对非银行的合并数

资料来源:U.S.Department Commerce Bureau of Census,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GPO,Washington D.C.,2002,1980,p.531;1976,p.484.

表22-4 1970—1978年按被合并银行资产额分组的被合并银行数

资料来源:U.S.Department Commerce Bureau of Census,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GPO,Washington D.C.,2002,p.531;1976,p.48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商业银行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大银行的主要标志有二:一是商业银行控制的分支机构迅速增长,二是银行主要经营项目存款和贷款业务高度集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