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乃民生之本,纺织工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涉及每个人的基本生活。纺织工业是所有工业中发展最早的一个产业,是工业中最早现代化的一个产业,也是垄断资本最早占领的阵地。
棉纺织工业的原料是棉花,我们先了解棉花生产的发展过程。
美国有些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合种植棉花,很早就成为美国棉花主要产地。在美国棉纺织业和机械工业的发明刺激下,美国棉花生产快速增长。
棉花生产的增长对美国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促进美国出口贸易的繁荣。由于纺织机械的发明,欧洲棉纺织业发展很快,需要大量棉花进口,美国南部地区在国外棉花需求急剧增长的刺激下,大量对外贸易迅速扩展。从1810年到1850年间,美国供应出口的棉花占美国所需棉的70%以上,在伊莱·惠特利发明轧棉机的1793年,美国出口棉花已达48.8万磅,棉花出口成为美国出口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大繁荣了美国对外贸易。
第二,形成一批美国最早的商业资本家。最初,美国纺织业公司采购棉花只由代理商经营,由于棉花需求的增加,一些新英格兰人开始成为棉花市场的商人。这些商人很快就使得棉花生产真正成为商业资本家操纵的商业化生产,同时,棉花商也就成为美国最早的一批商业资本家,如安森、费尔普斯、小威廉、惠洛克与伊莱沙等人。
第三,促进了航运业的发展。在美国铁路业发展之前,运输业主要依靠航运的转运。由于棉花出口不断增长,南方棉花大量经过伊利运河,绕过山地,经过纽约,运往海外,棉花运输成为航运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大大促进了航运事业的发展。
第四,促成南部港口的繁荣。棉花的出口很大一部分是由南方港口输出,先至纽约,再运往欧洲,然后在回程中带回货物和移民,这样在南部沿海地区就形成许多新港口,如查斯其顿、萨凡纳、莫比尔、新奥尔良等。这些新兴的港口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棉花贸易的发展促成的。
第五,棉花的大量增长为美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8世纪80年代,美国棉花生产虽然已经颇为可观,但是,这时美国拥有的轧棉机不能有效地使棉籽脱离纤维,南方生长的棉花只能作为粗料使用。有效的长纤维棉花仍然依靠进口棉花,成本很高。1793年,伊莱·惠特尼(Eli Whitney)发明一种轧棉机,装有铁丝钩子的滚筒能把棉花从棉籽上撕下来,并用刷子把钩子上的棉花加以收集。这种轧棉机使用后,南方棉花大量成为棉纺织业的原料,产量大幅度增长。
早在1769年,美国人理查德·阿克兰特就发明了纺纱机,后来,一位英国移民塞缪尔·斯莱特发明一台特大型纺织机,为摩西·布朗所雇用,于1790年开设了一家纺织厂,拥有72台纺纱机,并利用河水转动带动纺织机运转。这样,布朗就成为美国纺织制的开创者,为美国棉纺业的发展作了贡献。
1812年,费朗西斯·卡伯特·洛厄尔开办了一家由轧花到纺纱织布再到印染的棉纺织全过程的工厂,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个全能纺织厂,导致了美国第一家大型工厂的诞生。这家工厂生产布匹的成本远远低于其他工厂的产品,很快在竞争中排挤了其他工厂,占领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积聚了巨额资本,工厂的年利润率为66%至76%。该厂的资本额最初只有10万美元,不久就增加至60万美元,工人扩大到300名,成为当时美国最大的制造业工厂。他的儿子约翰·艾默里·洛厄尔(John Amory Louvell)继承父业,并创办了四个棉纺织厂,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银行家,在当时颇负盛名。当一个新的纺织厂在切姆斯福(Chemsfort)建立时,这个城市便改名为洛厄尔,足见他们家族财势之大[1]。
从19世纪初开始,美国棉纺织工业就相继建立了一些大型企业,直到30年代。
新英格兰编织公司(New England Cotton Yarn Company)成立于1899年,主要合并公司有:(1)贝尼特棉锭公司(Bennett Spinning Company),有17.3万钞锭;(2)豪兰棉纺织公司(Howlan Mills Corp.),有7.7万钞锭;(3)新贝德福特棉纺织公司(New Bedford Spinning Company),有4万钞锭;(4)内马斯凯特棉纺织公司(Nemasket Mills),有3.2万钞锭;(5)科哈内特棉纺织公司(Cohannet Mills),有7.3万钞锭;(6)格洛布棉纺织公司(Globe Yarn Mills),有9.7万钞锭;以及(7)其他公司。总计有58.8万纱锭,后来增至62万钞锭,棉纺织年生产能力为5 000万磅,公司资产总额为650万美元。[2]
美国棉布公司(United States Cotton Duck Corperation)成立于1901年,合并了拥有14家棉布厂的芒特弗农-伍德贝里棉布公司(Mountvernon-Woodberry Cotton Duck Company)、斯塔克棉纺织公司(Starck Mills)、霍根斯维尔(Hogansville Manufacturing Company)、西点制造公司(West Point Manufacturing Company)等,其中最大的合并公司为芒特弗农-伍德贝里棉布公司,资产额为955万美元,钞锭有40万锭。该公司成立于1899年,纯利润达31.8万美元[3]。(www.daowen.com)
1930年,通用棉纺公司(General Cotton Campany)合并戴维斯纺织厂(Davis Mills)和林肯制造公司(Lincoln Manufacture Co.),钞锭达到了400万。
伯克郡纺锭公司(Berkshire Fine Spinning Associates)生产精棉制品产量占有1/5。联合纺织公司(Associated Tetile Co.)拥有30万钞锭和7 000台纺机。统一纺织公司(Consolidated Tetile Co.)拥有73.3万钞锭,肯德尔公司(Kendell Co.)、朗斯尔公司(Lonsdale Co.)、马塔纺织公司(Martel Mills Inc)、奥梯斯公司(Otis Co.)等都是大型棉纺织业公司。
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制造中,棉纺织业是最为集中的一个产业。根据1832年财政部对美国制造业的调查资料,资产额为10万美元以上的制造业公司共有106家,其中属于纺织业公司的有88家,资产额在5万至10万美元之间的制造业公司共有143家,数量最多的是纺织业,从工人人数分布情况看,50名工人以上的大制造业公司也集中于纺织业。
由于纺织业的集中程度加快、生产效率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产量增长很快,企业的每枚纱锭产量增长了近35%,以致在1812年以后的30年中,成为美国制造业中生产增长最快的一个产业。
到了20世纪下半期,由于纺织业技术进一步改进,企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得到了加强,尤其表现突出的是:1890年诺思检自动织布机得以应用,织机的操作是全自动化,工人管理的织布机台数成倍增加,使得劳动生产率翻了两番,大大地促进了纺织工业的发展。
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美国纺织业是仅次于食品工业的第二大工业产业。1919年,纺织业产业的产值已高达92亿美元,远远高于钢铁、石油等重工业部门。
美国毛纺织工业的发展早于棉纺织工业,早在19世纪初,就已拥有大型工厂,其中主要有:美国毛纺公司,成立于1800年,在马萨诸塞、罗得岛、缅因等州分布有26个工厂,当时最大的毛纺织业企业主占有全国生产的37%,特别是精装毛纺织品占有绝对优势,另有新泽西州的博特尼细纺羊毛厂和马萨诸塞州的阿林顿纺织厂等。
20世纪下半期以来,由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工业逐步取代了轻工业的地位,纺织工业由此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下降,垄断程度有所削弱。
服装在南北战争以前,基本上还处于家庭手工业状态,其发展步伐远远落在纺纱和织布后面。在南北战争期间,由于军队对军服的需求刺激了服装业的发展,特别是服装业技术改造有力地促进了服装业的发展。1946年,伊莱西斯·豪发明了缝纫机,随后本杰明·比恩、詹姆斯、艾伦、威尔逊、艾萨尔和胜家先后对缝纫机技术进行了改进与完善,大大提高了服装业的劳动生产率,产量迅速增长。比如,做一件成人衬衫,用手工制作,需要14小时20分钟,有了缝纫机后,只要1小时16分钟。但是,早期服装业大多数产品十分粗糙,价格低廉,在机械制衣技术不断改进的情况下,电力代替脚踏,开钮机、专用缝纫机等相继使用,不仅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而且逐步转向生产花色繁多、质量考究的服装。在这期间,生产得到了大幅度增长。1899年,该产业仅有生产工人33万人,到了1929年,增加到60万人,产值由3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19.3亿美元,从而排挤了大部分家庭手工业市场。
【注释】
[1]《美国企业史》,上海人民出版1975年,第124—128页。
[2]John Moody,The Truth About the Trust,Moody Publishing Company,New York,1904,p.314.
[3]Arthur H.Cole,The American Wool Manufacture,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6,pp.97-1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