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不良贷款率对金融机构的重要性

不良贷款率对金融机构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不良贷款率的含义,能够对不良贷款指标进行解读。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然后对于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的真实性的质疑一直存在。而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的原因很多。

【活动目标】

掌握不良贷款率的含义,能够对不良贷款指标进行解读。

【知识准备】

一、什么是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良贷款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高,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用公式表示如下:

不良货款率= (次级类货款+可疑类货款+损失类货款)/各类货款×100%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规定,不良资产率不应高于5%。

二、我国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及《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3]22号)文件)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正常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类贷款定义为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类贷款的定义为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类贷款定义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对各项贷款进行分类后,其后三类贷款合计为不良贷款。(www.daowen.com)

各项贷款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借款人融出货币资金形成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从非金融机构买入返售资产、透支、各项垫款等。

三、我国不良贷款率的现状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定下了我国银行业贷款“五级分类”的风险管理原则,将后三类贷款合并计算为不良贷款,使得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有了明晰的统计方式。十年来,根据这一口径,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行走在“双降”通道,不良率不断创出新低:从10年前的将近20%,降低至2011年底的1.0%。而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三季度中资银行的不良率为0.95%。从不良贷款率指标来看,我国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上是稳定的,风险是可控的。0.95%的不良贷款率远低于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比例水平。

然后对于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的真实性的质疑一直存在。而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的原因很多。例如,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在实施时往往发生偏离,银行通过技术手段,将损失程度较高的贷款划入损失程度较低的贷款类别,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此外,银行对不良率考核层层下压,分行支行必须自己“消化”不良率,不惜采用平移、覆盖、展期等方式,造成诸多贷款乱象。

尚福林表示,下一步银监会将全面加强资产质量的监管,引导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一方面要调整信贷结构,进一步分散和降低风险,另一方面要在支持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的同时,提高信贷资产的运转效率和质量。此外还要加强不良贷款的监测和呆坏账处理,真实反映资产质量状况,及时暴露和处置风险。现在银行的盈利情况整体上是不错的,有条件多提一点贷款损失准备金,冲销一部分呆坏账,防止风险积聚和后延。

四、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与不良贷款率紧密联系的是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用公式表示如下:

不良货款拨备覆盖率=货款损失准备金计提余额/不良货款余额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反映了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根据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银行应按季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得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银行可以参照以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种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

【综合实训】

货币市场指标解读实训

【实训目标】

学习与巩固货币市场指标的相关内容,掌握货币市场指标的含义,包括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和利率等指标,熟悉央行货币市场指标的运用,能够正确的对所学习的货币市场指标进行解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