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主要创新与不足:广东省域经济外交研究成果分析

主要创新与不足:广东省域经济外交研究成果分析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本书以广东为例创新提出并系统阐明中国省域经济外交概念及其运行原理、“一带一路”倡议与其高度关联、“三个主动适应”模式、“五个力不足”论断、“四梁八柱”应对方案等研究成果,对丰富学界类似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9]何爱平、李雪娇、彭硕毅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70页。

主要创新与不足:广东省域经济外交研究成果分析

本书在前人理论和实践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力求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

一是在理论上,本书借助于国际关系学相关理论来分析中国省域对外开放及国际经贸交流合作,特别是运用次国家政府外交理论、世界体系论,以及政治经济学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理论等合理成分,集成搭建中国省域经济外交与“一带一路”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范式,这在国内的类似研究中仍不多见。

二是在实践上,作者利用在党政机关工作的便利,参与和见证了广东省域经济外交推进落地的一些重大调研与决策,经常与省市相关负责人直接交流,深入查阅广东省域经济外交工作的各类文献素材会议资料,深入全省重点地区及核心企业调研考察,从而获取丰富系统的第一手权威资料,这些硬件是大多数实际研究者所不具备的。

三是在成果上,作者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所收集掌握的翔实权威素材,对广东实践特别是其演进、经验、形势、不足等进行了新的梳理解读,并将其上升到中国省域经济外交的共性层面,这种系统性的集成研究成果目前仍然不多。特别是本书以广东为例创新提出并系统阐明中国省域经济外交概念及其运行原理、“一带一路”倡议与其高度关联、“三个主动适应”模式、“五个力不足”论断、“四梁八柱”应对方案等研究成果,对丰富学界类似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不足方面:第一,受作者长期在体制内特别是党政机关工作所形成的思维制约,对一些更为前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拓展创新研究还略显不足。比如,对关乎中国省域经济外交主动拓展的关键问题,也就是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格局下省域经济外交该如何把控好自身主动性与中央授权性的边界力度方面,所做的探讨研究显得还有点保守。第二,因为本书是基于理论视角下以广东为例关于中国省域经济外交所展开的对策研究,对广东实践的历程经验、结构问题与思路对策等方面下力较大、着墨较多,但在理论凝练与拓展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第三,由于国外对广东等中国省域经济外交所开展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同时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收集难度也相对较大,因此对其利用也还显得不够。

【注释】

[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北京2018年12月18日电。

[2]齐鹏飞、陈宗海、李桂华等:《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外交》,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版,总序。

[3]胡鞍钢:《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36页。

[4][英]马丁·雅克著,张莉等译:《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卷首语

[5]何茂春等:《经济外交事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308页。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79页。

[7]张清敏:《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4年版,131页。

[8]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提出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为“一带一路”。

[9]何爱平、李雪娇、彭硕毅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70页。

[10]张争胜:《广东地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3页、25页。

[11]马兴瑞:在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载《南方日报》,2019年2月12日。

[12]IMF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英文简称。

[13]胡国华:《势不可挡珠江潮——广东改革开放40年回望》,载《南方》,2018年第12期;姚冬琴:《31省份GDP总量、增速大比拼:山东与广东、江苏差距继续拉大》,载《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2月28日。

[14]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广东努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同年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视察,对广东工作提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重要指示要求。同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珠海航展开幕。同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资料来源: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中共广东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所作报告,2019年1月3日。

[15]见新华社通稿:《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新华社广州2018年10月25日电。

[16]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317-330页。

[17]赵可金:《“一带一路”:从愿景到行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4页。

[18]赵可金:《经济外交的兴起:内涵、机制与趋势》,载《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

[19]Diane B. Kenz, Butter and Guns, America’s Cold War Economic Diploma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7, p.5.

[20]高虎城:《让中国梦点亮美好世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经济外交思想》,载《求是》,2014年第7期。

[21]赵可金:《非传统外交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81页。

[22]列宁:《列宁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338页。

[23]赵可金:《经济外交的兴起:内涵、机制与趋势》,载《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

[24]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107-111页。

[25]鲁毅、黄金祺、王德仁等:《外交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167页。

[26]周永生:《经济外交》,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1-28页。

[27]何传添:《东盟经济外交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28]赵可金:《非传统外交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83页。

[29]周永生:《外交学原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333页。

[30]高虎城:《让中国梦点亮美好世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经济外交思想》,载《求是》,2014年第7期。

[31]张清敏:《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4年版,131-135页。

[32]姚家庆:《东莞对东盟国家的经济外交》,载《东南亚研究》,2012年第2期。

[33]杨闯等:《外交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8年版,170页。

[34]赵可金:《非传统外交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85页。

[35]周永生:《经济外交》,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323-341页。

[36]鲁毅、黄金祺、王德仁等:《外交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5页。

[37]熊炜、黄书铭、余长征:《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外交策略研究》,载《中国外交与北京对外交流研究报告(2017)》,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8年版,141-216页。

[38]商务部:《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2017年5月,62-63页。

[39]《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载《人民日报》,2015年3月27日。

[40]任远喆:《次国家政府外交的发展及其在中国跨境区域合作中的实践》,载《国际观察》,2017年第3期。

[41]Nicholas Bayne and Stephen Woolcock eds, The New Economic Diplomacy, Decision-Making and Negotiation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shgate, 2003.

[42]陈志敏:《次国家政府和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322-323页。

[43]杨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城市外交——以广州为个案的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0月。

[44]何茂春等:《经济外交事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341-345页。

[45]姚家庆:《地方政府的经济外交:东莞的案例》,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12月。

[46]广东省外办编写的研究专集:《论地方外事工作十大关系》,2009年6月。

[47]周永生:《经济外交》,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275-336页。

[48]江长新:《次国家政府参与国际合作问题研究——以吉林省政府为例》,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49]王立军:《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地方政府国际合作》,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3月。(www.daowen.com)

[50]张鹏:《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6月。

[51]杨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城市外交——以广州为个案的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0月。

[52]王子昌:《地方外交的结构性分析:以广东省与印度尼西亚经贸关系为例的分析》,载《东南亚研究》,2009年第3期。

[53]姚家庆:《地方政府的经济外交:东莞的案例》,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11月。

[54][美]彼得·卡岑斯坦著,陈刚译:《权力与财富之间》,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版,序言。

[55]Diane Kunz, Butter and Guns, America’s Cold War Economic Diplomacy, New York, Free Press, 1997.

[56]Stephen Woolock, “State and Non-State Actors”, in Nicholas Bayne and Stephen Woolcock, The New Economic Diplomacy, Decision-Making and Negotianion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shgate 2003, pp.45-65.

[57]胡伟:《“一带一路”:打造中国与世界命运共同体》,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序言。

[58]赵可金:《“一带一路”的中国方略研究》,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59]冯并:《“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1-105页。

[60]赵晋平等:《聚焦“一带一路”:经济影响与政策举措》,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年版,1-39页。

[61]蔡亮:《共生国际体系的优化:从和平共处到命运共同体》,载《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

[62]刘伟、郭濂:《“一带一路”:全球价值双环流下的区域互惠共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序言3-4页。

[63]胡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其实践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6年版,45页;孙绍勇:《协同推进态势下“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的辩证统一》,载《理论学刊》,2017年第9期。

[64]陈翔、韦红:《“一带一路”建设视野下的中国地方外交》,载《国际观察》,2016年第6期。

[65]陈万灵:《广东参与“海上新丝路”的战略思考》,载《广东经济》,2014年第9期。

[66]杨广丽:《大力发展离岸贸易 加快广东自贸区服务功能升级》,载《广东经济》,2015年第9期。

[67]赵思洋:《华侨华人、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张振江教授访谈》,载《国际政治研究》,2016年第5期。

[68]王子昌:《“一带一路”倡议与华侨华人的逻辑连接》,载《东南亚研究》,2015年第3期。

[69]郭凡、蔡国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6-12页。

[70]曹云华、李皖南:《广州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年版,5-21页。

[71]于之倩、杜文洁:《广东“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战略选择》,载《市场经济与价格》,2016年第12期。

[72]左晓安:《与“一带一路”倡议协调发展的粤港澳合作机制创新》,载《特区经济》,2017年第1期。

[73]李丹阳:《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与“一带一路”相结合研究》,载《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74]蔡立辉、梁钢华:《“一带一路”与广东地缘经济功能重塑》,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75]吴淑娟、梁紫媚:《“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快广东省向东盟产业投资的研究》,载《东南亚纵横》,2016年第3期;刘辉军、白福臣:《广东与东盟产业合作的路径选择——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载《当代经济》,2017年第25期。

[76]王瑞良、肖奎喜:《“一带一路”与广东东盟科技合作圈建设研究》,载《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77]周春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广东—东盟合作平台建设机制研究》,载《广东经济》,2016年第11期。

[78]邵玉华:《“一带一路”倡议下广东—东盟互联互通货运通道建设对策的探讨》,载《铁道货运》,2016年第3期。

[79]蔡立辉、梁钢华:《“一带一路”与广东东盟经贸合作的深化研究》,载《学术研究》,2019年第6期。

[80]董小麟:《对建设“一带一路”若干问题的再认识》,载《市场经济与创新驱动——2015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场文集》,2015年版。

[81]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中国广东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行动报告2017》《中国广东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行动报告2018》。

[82]毛艳华、荣健欣、邹嘉龄等:《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蓝皮书(2013—2018)》,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46-59页。

[83]曾牧野:《学习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三点认识》,载《南方经济》,1994年第11期。

[84]李惠武:《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就业与发展民营经济》,载《广东经济》,2017年第2期。

[85]沈伯明:《入世后广东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载《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第6期。

[86]张梅:《广东出口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载《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4期。

[87]蔡祖顺、张良亮:《全国视野下的广东经济走向》,载《南方》,2015年第9期。

[88]冯邦彦、彭岚:《广东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载《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董小麟:《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与对策——从广东/广州当前经济发展态势得出的思考》,载《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第4期。

[89]夏杰长、林吉双、黄立军:《广东服务业对外开放报告2014》,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版,1-22页。

[90]李中:《广东农业利用外资问题研究》,载《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3期。

[91]魏作磊、詹迁羽:《改革开放40年广东服务业利用外资分析与展望》,载《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期。

[92]李克华、刘春琪:《利用外资加速广州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问题初探》,载《广东社会科学》,1984年第1期。

[93]叶勇、张丹:《广东外资利用质量评估——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研究》,载《特区经济》,2011年第10期。

[94]邵学言等:《广东FDI对国内投资挤出效应的实证研究》,载《南方金融》,2006年第10期。

[95]潘叙迭:《广东企业“走出去”应对策略》,载《大经贸》,2007年第7期。

[96]董小麟:《关于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思考》,载《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第4期。

[97]刘城:《广东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战略研究》,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98]霍忻:《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地区差异分析》,载《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99]康念福:《广东建设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及对策建议》,载《广东经济》,2012年第9期;黄吉乔等:《推进深圳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国际比较分析及启示》,载《市场经济与价格》,2014年第2期。

[100]陈万灵:《广东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研究报告(2014—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101]胡益等:《广东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研究》,载《市场经济与创新驱动——2015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场文集》,2015年版。

[102]覃剑:《广州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路径研究》,载《对外经贸》,2016年第10期。

[103]吴燕妮:《以自贸区法治创新推进深港深度合作》,载《开放导报》,2017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