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理解失业:马歇尔、庇古和凯恩斯的观点

理解失业:马歇尔、庇古和凯恩斯的观点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歇尔对普遍性失业和经济波动的认识很有见地,但不完整。在庇古看来,造成失业的原因完全是工资水平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失调。然而,在劳资谈判中,工会放弃高工资可以消除失业的见解所面临的问题是,需求随工资削减而降低。否定了失业仅包括“摩擦性失业”和“自愿赋闲”等“自愿失业”的见解。凯恩斯认为,由于以上的各种原因,社会的有效需求,进而总需求总是不足的。

理解失业:马歇尔、庇古和凯恩斯的观点

(一)古典失业理论

产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和周期性经济危机无法保证产品有足够的销路,也无法保证充分的就业。于是就有人认为,如果社会生产超过某一限度,产品就无法全部销售出去。在这种情况下,萨伊(1767~1832年)提出:“一种产品一经产出,从那时刻起就给价值与它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如果对生产不加干涉,一种生产很少会超过其他生产,一种产品也很少会便宜到与其他产品价格不相称的程度。”后来有人将这些观点概括为:供给能自行创造其需求,总供给永远等于总需求。此即“萨伊定律”。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李嘉图信奉“萨伊定律”。此后的一些经济学家据此以及第一章提到的储蓄必然会转化为投资的观点,认为只要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所有愿意就业的劳动者就能就业,如果有失业,也只是“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他们又认为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而不断得到矫正,充分就业是必然的趋势。

他们认为,社会上不可能出现商品和服务的普遍性过剩以及资本积累的过剩。社会总产品不会过剩就意味着他们的努力总是存在着经济需求。

以上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在寻求劳动力的各企业之间以及在想出卖劳动力的工人之间都存在着有效竞争,工资水平自动调节的结果是,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相等。

政府在控制工资水平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雇主(或工人)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都可能妨碍市场机制在实现充分就业方面发挥作用。

(二)剑桥学派的失业理论

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歇尔和庇古也信奉“萨伊定律”,在失业理论方面与古典经济理论并没有根本性的分歧,他们只是用交叉曲线等数学工具更好地表达了古典经济学想表达而没有表达好的观点。尽管他们对古典的失业理论没有重大的发展,但他们,尤其是庇古(主要是1914年出版的《论失业问题》)却成了凯恩斯建立新学说而批判旧学说的目标。

马歇尔对普遍性失业和经济波动的认识很有见地,但不完整。他认为普遍性失业和经济波动是信贷市场混乱造成的暂时不均衡的后果。这些现象会外溢,最终使普遍协调失败。市场上若存在失业,则需求便会日益减少,从而使其他市场也出现失业。他认为解决周期性失业的办法在于使手段不断地适应目标,这样才能使信用建立在相当可靠的预期这一坚实基础之上;还在于控制信用膨胀这个“一切经济病症的主要原因”。

庇古认为,失业是指工资阶级的失业,也是与工资劳动有关的阶级的失业,它包括“摩擦性失业”和“自愿赋闲”。在庇古看来,造成失业的原因完全是工资水平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失调。庇古指出:“如果任何工人要求发给的工资率人为地高于经济力量自由发挥作用时所得出的工资率,那么纵使在完全静止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失业现象。根据这一普遍的前提,我们做出了两个结论:①如果某一工会企图强使会员高于同类职业中流行的工资,便将引起失业。②如果放弃这一政策,就可能在应有的范围内获得补救。”

然而,在劳资谈判中,工会放弃高工资可以消除失业的见解所面临的问题是,需求随工资削减而降低。解决这一问题有许多办法,庇古在《就业与均衡》一书中选择了“实际余额效应”这种办法,即工资水平降低会降低价格水平,进而使私有部门现金余额的实际价值上升。当试图把工资恢复到希望的水平上时,对产品的需求会直接上升,同时也会涌入债券市场并产生一些对债券的新需求,使利率降低并对投资水平产生影响,使商品的需求间接上升。这就是所谓的“庇古效应”。

(三)凯恩斯的失业理论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总危机否定了萨伊定律,迫使西方经济学家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凯恩斯提出了他的见解。凯恩斯在思考失业问题时,发现他以前的经济学家在考虑失业问题时有以下三个假设:①实际工资等于现行就业量之边际负效用;②不存在“非自愿失业”;③供给会自行创造自己的需求(“萨伊定律”)。或者说,不论产量与就业量在何种水平,总需求价格等于总供给价格。

凯恩斯对以上假设逐一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之间存在差异,否定了第一个假设。他指出,在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之外,还存在非自愿失业。否定了失业仅包括“摩擦性失业”和“自愿赋闲”等“自愿失业”的见解。

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是指:即使工人愿意接受现行货币工资,甚至较低的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凯恩斯保留了“摩擦性失业”和“自愿赋闲”等概念。在凯恩斯看来,失业的反面就是就业,而就业有充分就业、普遍就业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就业水平三种情况。庇古等人的见解中只讨论了其中一种情况。

至于“萨伊定律”,凯恩斯在自己提出的三大心理规律基础上,指出“有效需求不足”,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总和不足是经常存在的客观现实,从而加以否定之。

这三大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或“边际储蓄递增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

他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消费增量总是小于收入增量,消费增量同收入增量的比值,即边际消费倾向总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使得消费需求日益不足。

至于投资需求,凯恩斯认为,由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律和流动偏好规律的作用,投资需求也是减少的。投资收益增量同投资增量的比值,即资本边际效率总是随着投资量的增加而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律反映的是人们的两种看法:①社会上的投资越多,对资本设备的需求越大,就推动了资本设备的价格上升。资本设备的价格上升,投资的成本就提高。如果其他条件和因素不变,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就要下降。②投资越多,生产规模越大,全社会产量就会大大增加,销售将越来越困难,以至于不得不降价。这两种看法就使得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流动偏好指人们愿意以现金形式保留财产的一种心理。利息率对流动偏好影响很大,利息率越低,流动偏好越强;利息率越高,流动偏好越弱。如果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时,利息率也能相应下调,并且使后者低于前者,则投资就有利可图。但凯恩斯认为,由于流动偏好的存在,利息率下调有一个最低限度。再继续下调,人们就更愿意将货币留在手中,而不愿意储蓄。这样一来,投资需求必然下降。

凯恩斯认为,由于以上的各种原因,社会的有效需求,进而总需求总是不足的。他认为,如果让市场机制决定工资、价格和产量,经济固然可以达到均衡,但不一定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前人所说的均衡,实际上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

凯恩斯认为,形成非志愿失业的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这种失业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整而消除,只有人为地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才有可能消灭非自愿失业,达到充分就业。

凯恩斯的就业一般理论可概述如下:

(1)总收入取决于总就业量。

(2)总消费取决于总收入,从而取决于总就业量。

(3)总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

(4)在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因此,总供给超过有效需求中消费的部分等于有效需求中投资部分。

(5)在均衡时,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总需求取决于消费倾向与投资量。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函数、消费倾向和投资量。

(6)总供给函数主要取决于供给的物质条件,它和消费倾向都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就业波动主要是由于投资量决定的。

(7)投资量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

(8)资本边际效率取决于:预期利润和资本财产的重置成本

(9)利率决定于:货币数量和流动偏好状态。

综上所述,凯恩斯认为:就业水平或失业率高低,同总产出和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有关。由此,凯恩斯就把就业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三个词视为同义。既然总需求总是不足,因此有Y<Y*,U>U*,即总是达不到充分就业。

至于失业为什么会增加,凯恩斯理论认为,失业的增加是由总需求或总供给方面的突然变动造成的。突然变动是由于事前无法估计到的经济和非经济事件或因素造成的,例如利率或价格的突然变动、政治突发事变、战争等等。

先看需求方面的突然变动。总需求是总消费、总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项之和。在这四个组成部分中,总消费C和政府支出G两项一般比较稳定,在无战争的情况下,C和G变化不大。而总投资I和净出口X则往往会出现无法预料的大幅度波动。总投资I是利率R的函数,而利率R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变量。国内的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利率R变动。

当今国际经济联系非常密切,外国投资者在我国投资份额也在逐渐增长,国外投资者投资额的骤然增减也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因此总投资I的波动会往往出人意料之外。

净出口X更是经常变动的,国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是无法控制的。如果总投资I和净出口X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从图1-11中可以知道,IS曲线就会向左平移,总需求曲线也会向左平移,这就是经济衰退。当人们意识到了经济衰退之后,就会作出反应,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减少总消费C。由此就会出现实际产出Y<Y*。失业率上升U>U*

凯恩斯理论认为价格水平在短期内是粘滞的,所以当总需求突然下降,即总需求Y<Y*时,价格仍维持原来水平不变。从奥昆定律知道,这时的失业率会高于U*。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市场机制就会自行调节。若干年之后,Y重新恢复到原来的水平Y*。在漫长的恢复过程中,大批人就要长期忍受失业之苦。

再看总供给方面的突然变动,如原材料突然涨价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经济大衰退的重要原因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突然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由于石油价格上涨,美国生产的耗油量大的汽车被灵便、省油的日本车挤出了市场,进而造成汽车、钢铁和其他有关行业大量失业。

(四)货币主义的失业理论

货币主义认为如果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国民经济一定会达到充分就业。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失业与“自然失业率”有关,而不是凯恩斯所说的“非自愿失业”。“自然失业率”是指无外界干扰,让劳动力和产品市场的供求力量充分发挥作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变化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供求变动的随机性、劳工流动的费用等,而与货币供求、通货膨胀无关。弗里德曼以美国为例分析了造成“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因素。首先,妇女青少年和半就业的工人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的工作不稳定,频繁变换,不断进入又不断离开劳动力市场,结果造成平均失业率的上升。其次,失业人员有失业保险和其他形式的失业救济,他们对于工作岗位,愿意等待更好的,不急于就业。弗里德曼认为,只要让市场竞争发挥作用,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等,就有可能降低“自然失业率”;反之,如果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市场信息不充分,劳动力缺乏流动性等,“自然失业率”就可能上升。

如果货币当局为了把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而扩大货币供应量,虽然短期内可能取得增加就业的效果,但同时会加快通货膨胀的速度。一旦人们预计的通货膨胀率赶上事实上的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就会赶上物价上涨速度,失业率将回升到自然失业率。所以,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应该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政府不宜多加干预,尤其不宜采用凯恩斯人为刺激需求的主张。货币主义认为,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不是减少,而是加强了经济的不稳定性。

政府只要执行“单一货币规则”,即将货币供应量作为惟一的政策工具,宣布一个在长时期内固定不变的、能够保证物价水平大致稳定的货币增长率,稳定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就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让私人企业在竞争中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从而使经济保持稳定、正常运行,而就业问题也将在这个正常的经济环境中逐步得到解决,最终使高于或低于“自然失业率”的市场失业率接近于“自然失业率”水平,即接近于均衡的失业率水平。弗里德曼还强调,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自然失业率”是始终存在的,即使采取适当的政策可以将其降低,但不会变成零。社会上总要有一部分人被排除在工作岗位之外,使所有人就业,是办不到的。同时,从提高经济效率的角度,社会上保留一支失业大军是有利的。

(五)新古典主义的失业理论

同凯恩斯学派一样,新古典主义也同意失业现象可能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的突然变动造成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肯兰德和明尼苏达大学的普里斯柯特提出了“真实产业周期理论”来解释失业现象。该理论认为失业率上升和经济衰退是由于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变化,或者消费者的需求口味改变所造成的。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衰退是由于石油价格上涨之后,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由大型的美国产汽车转向了小型的日本产汽车,从而使得北美汽车业以及相关的钢铁业不得不大量裁员。从1990年夏天开始的北美经济衰退似乎更像是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一般的经济衰退都是以那些低薪、非技术工作的工人大批失业为显著特征,而这次衰退则表现为许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失业,这或许说明是由于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落后的缘故。总的来说,真实产业周期理论是一个大致可以被各学派都能接受的解释。

新古典主义学说真正与凯恩斯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认为价格(包括劳动力的价格——工资)是可以随经济情况而变动的,即不存在“粘滞性”。该学派强调的是利用“理性预期”和“非对称信息”建立模型。下面就来看一看,他们如何利用非对称信息理论来解释失业现象。(www.daowen.com)

在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人们根据自己对工资的期望和其他方面的兴趣标准来选择工作,同时企业也根据求职者的边际生产率录取雇员。对于求职者来说,需要了解哪个工作岗位最适合自己;对企业来说,需要了解哪些求职者的边际生产力最高。但是,双方在雇用和接受雇用之前,都不真正清楚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于是双方都须用一定的时间收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收集过程中,一方面求职者失业;另一方面企业的工作岗位空缺。

双方的交易过程是这样的:企业需要招聘雇员时,就登广告或以其他方式发出需求信息。企业虽然无法知道求职者的真正能力,但可以根据求职者所提供的其他信息(如学历、工作经历等等)来估测其边际生产力,然后根据这种估计来提出一个工资水平W。求职者对此要做出“接受”或“拒绝”的决定。其决定的依据是对该工资水平所做的评价,即考虑工作的净收入W-WU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WU是求职者的失业收入(如失业保险金,社会救济金等)。如果评价结果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则拒绝工作,继续失业并接着寻找工作。如果认为可以,则接受之,由失业转为就业。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雇员才会真正知道该工作是否最适合自己,雇主也才真正了解雇员的工作能力。如果实际情况与双方原来预想的差距太大,雇员还会辞职,重新失业,重新寻找工作,而企业又要重新寻找新的雇员。在双方的寻找过程中,一方面会不断地有人进入就业大军,另一方面有人退出这一大军。

由于供求双方信息不充分,上述寻找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但最后经过双方的相互作用,整个国民经济会趋向某个稳定状态,即失业率趋向于自然失业率U*。让我们用一个数字例子来说明这个过程。

假定某国家有100万适龄工作并愿意工作的人,现有失业率为U=10%,即10万人没有工作,企业平均每年从失业人员中实际招收15%的新雇员,并且平均有1%的就业人员因各种原因辞职。

根据上述假设,第1年会有1.5万人(总失业人数×15%)找到工作,同时又有0.9万人(总就业人数×1%)辞掉工作。第2年初,总就业人数上升为90.6万人,而失业人数下降为9.4万人。然后供求双方仍按15%和1%的比相互作用,到第2年末,就会使就业人数上升为91.1万,失业人数下降为8.9万。第3年再如此进行下去。若干年之后,每年找到工作的人数与辞掉工作的人数基本相等(0.9万),失业人数停留在6.2万的水平上不再变化,这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即U*=6.2万/100万=6.2%。

这样,即使工资和价格水平随时浮动,失业现象也会长期存在(从第1年~第6年失业率都高于U*)。至于15%和1%两个数字所表示的进入和退出就业大军的比率,则是由各个不同国家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例如福利和失业保险系统完善的国家,失业者收入WU较高,企业愿意支付的工资W就很难满足求职者的期望,W-WU很小,求职者不轻易接受工作,要花更长的时间去寻找更好的机会,这样的国家失业率就会比其他国家高。反之亦然。

(六)后凯恩斯主义的失业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的局面,凯恩斯就业理论难以自圆其说。为了补充和发展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一批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着重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角度入手,分析、论述当时西方社会失业特征,以及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的原因,他们分析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包括劳动力市场技术结构、部门结构、区域结构、社会结构、制度结构等。

1.技术结构性失业论

劳动力市场的技术结构是指按照劳动者掌握的技术,将劳动力市场细分为若干个局部市场,每一个局部市场代表着一定技术工种、一定技术水平的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局部市场还可以以工人的年龄、性别来划分。美国经济学家J.托宾和杜生贝等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不同的局部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或需求一般都是难以替代的,因此,出现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的“结构性失业”是难以避免的。托宾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技术结构原因造成的失业,既不是自愿失业,也不是处于最优的失业量的失业。托宾和杜生贝还进一步将结构性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推导出“滞胀”的原因:①由于工资率由势力强大的工会所控制、物价由有组织的大公司所控制,不但造成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而且工资与物价交替上升;②由于劳动力市场技术结构不相适应,造成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失业与工资上涨并存;③因为总体工资水平影响总体物价水平,失业与工资上升并存又必然演变为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

托宾等人认为,要解决技术结构性失业,第一,必须正确地理解什么是充分就业。他们所理解的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下的就业。而劳动力市场均衡指的是,企业想要提供的岗位总数和劳动力按市场上普遍接受的工资率与物价想要接受填补的岗位总数相等。托宾指出,劳动力过度供给表现为失业,过度需求表现为未能填补岗位空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任何时候都达不到均衡。从国民经济整体来看,任何时候既有空位又有失业。第二,不可能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自发调整来消除非自愿失业,实现充分就业,达到劳动力市场均衡。消除失业必须依靠国家干预。失业严重时,政府应该增加支出,扩大有效需求,从而增加就业。而当发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必须减少支出,取得预算盈余,降低有效需求,从而消除通货膨胀。第三,当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时,兼顾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两个目标,缓和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当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兼顾,首先应考虑就业。

针对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而且失业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市场技术结构不适应所造成的情况,托宾等人认为,古典经济学理解的充分就业和凯恩斯所说的非自愿失业都仅仅是一种特殊情况。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但存在“就业水平”问题,更存在“就业结构”和“就业内容”问题。而凯恩斯刺激需求的政策只能解决“就业水平”问题,要解决“就业内容”或“就业结构”问题必须有新的手段。一方面,指导路标和收入政策;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和人力政策。指导路标和收入政策指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工资和物价的上涨,以缓和通货膨胀;劳动力市场和人力政策指政府采取措施,调整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主要是对失业者提供再就业培训。既然失业的主要原因是劳动者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那么,再就业培训将有效地改变和调整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将失业者训练成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劳动力,这样,因劳动力市场技术结构不相适应而造成的失业问题必将得到缓解。托宾还指出,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失业补助金制的缺陷也是造成失业的部分原因。现行失业补助金制度缺乏灵活性,难以起到刺激失业者寻找工作的作用,甚至助长了失业者对职位的挑选,修改现行失业补助金制度是解决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2.部门结构性失业论

劳动力市场部门结构指劳动力市场按经济部门或劳动生产率进行的划分。根据国民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不同的生产率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可将行业划分为扩张中的行业或停滞或衰退中的行业。英国经济学家J.希克斯从部门角度分析了就业问题。

希克斯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至少存在“固定价格”和“弹性价格”两种市场,前者包括大部分工业品市场,其价格由生产者决定;后者又称投机市场,其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通过对这两种价格体系的分析,才能说明当代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希克斯指出,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公平性原则”和“工资粘性”的存在,在“两种价格体系”的作用下,必然造成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公平性原则”就是各行业的工会都要求增加工资(包括福利),实现一视同仁。工资粘性是由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临时工市场和正规工市场这一特点决定的。为了保证经营效率,企业需要工资稳定,以便正规雇员安心工作而不轻易换到其他企业去。“公平工资”和“粘性工资”的彼此追赶就会推动通货膨胀。当存在着两种价格市场时,弹性价格市场的物价上涨往往影响固定价格市场,结果造成通货膨胀和失业长期并存。希克斯还认为,不能仅仅一般性地讨论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配置问题,而应有所区别。国民经济各部门需要的劳动力不同,占用的数量也不同。经济增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某些具体劳动力的短缺,供给不足的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就会上升。由具体劳动力短缺造成的工资上升又会引起采用新技术或再培训,最后,各个部门的工资水平都普遍提高。在工资水平普遍上升的过程中,“公平性原则”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希克斯指出,当那些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停止增长,甚至有所下降的行业的雇员也提高工资时,整个社会货币工资率的增长将大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从而引发一种结构性通货膨胀。这时候,失业不但不能缓解,而且还可能更加严重。

希克斯主张采取措施消除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不适应性,以此解决就业问题和应付通货膨胀。他认为,凯恩斯就业对策中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忽略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问题。其实,各个部门的协调增长和平衡增长在扩大就业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希克斯还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技术选择与就业的关系。他认为,在采用新技术之后,单位劳动投入的最终产量提高了;新技术造成工资上升,由于工资的上升,投资水平却降低了,这两点全都影响到未来的就业量。这说明,要增加就业,就很难回避技术选择问题。

3.制度性失业论

新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思认为,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多种社会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凯恩斯主义只注重数量,忽视了对质的考察。忽视了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影响的社会、历史、政治和文化诸项因素,即忽视了从制度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并非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一个二元体系,即是由有组织的和分散的经济所组成。有组织的经济就是由若干家大公司组成的经济;分散的经济就是由无数个小企业、个体生产者组成的经济。这两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大公司经营的基本特征是,权力掌握在技术和管理人员手中,按计划进行生产和销售,拥有操纵市场、价格,甚至政府政策的权力,可称为计划体系。小企业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听命于市场,可称为市场体系。加尔布雷思将劳动力市场也分为存在于计划体系中的与存在于市场体系中的两个类型。影响计划体系中的劳动力市场的有两个基本因素:

(1)技术结构阶层掌握权力,不愿意为股东追求最大利润而让自身承担风险。

(2)在工会领导下,员工通过劳资谈判争取较好的工作条件和较高的收入。员工认识到企业的目标同自己的目标一致,希望企业稳定和增长。

由于以上两个基本因素,存在于计划体系中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如下特点:大企业对在业的工会会员持温和与迁就态度;在业的工会会员对失业者则漠不关心;工会的好斗性正在减弱。

至于市场体系中的劳动力市场,则具有下列特点:

(1)分散的小企业与势力强大的大公司和有组织的工会相对抗,小企业在大公司和工会的内外夹击中处境艰难,易于破产。

(2)在市场体系的就业者中,有一部分是既不雇工也不受雇于人的独立小生产者。他们在价格、销售、信贷等方面受到很大压力和限制,每年都有大批经不起市场竞争的压力而破产,加入失业者的队伍。同时,又有大批新开业的小业主参加到独立小生产者的行列中来。

(3)拥有庞大后备力量的、潜在的劳动力(主要是妇女儿童),实际上形成了对市场体系中已经就业者的一种竞争力量。

总的来说,市场体系中的就业者,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与计划体系相比,收入低,工作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失业率高。

加尔布雷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失业的根源就在于制度的不合理,即计划体系与市场体系并存,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压迫。尽管这两个体系的生产量各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在权力上是不平等的,计划体系控制了市场和价格,从而也就控制了市场体系。美国社会的各种问题,都是这种二元体系的存在与不平等所引起的。如果经济中已经发生了通货膨胀,在二元结构和国家干预(如缩小总需求)条件下,市场体系的境况会进一步恶化,社会失业问题将更加严重。在加尔布雷思看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问题的方法,就是进行制度改革,通过国家力量使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的权力与收入平等化,即实现他称之的“新社会主义”。他认为,通过制度改革,提高市场体系的权力,促使计划体系的目标转变,就能促使经济协调发展。随着经济中两大体系的平衡发展,整个国民收入的增长、价格稳定、收人分配均等化,自然就可以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

4.社会结构性失业

某些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市场至少是由头等市场或劳工市场上层、次等市场或劳工市场下层两大市场组成的。相对于在次等市场的就业者而言,头等市场的就业者在各种收入、工作环境、技术水平、晋升机会等方面均处于优势,因而,社会一般视头等市场的职业为好职业,就业者更能受到社会尊重。次等市场的职业则通常被称为坏职业,就业者一般被人们所轻视。头等市场和次等市场又可以细分为最好、次好或最坏、次坏等许许多多等级市场,每一个较高的等级的职业比那些较低的等级的职业更能吸引就业者。职业等级的划分以及由此形成的职业评价,对劳动者的就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按照这一派经济学家的观点,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社会”,自愿失业的定义发生了变化。这时候的自愿失业,不再限于不愿意接受现行货币工资率和现行工作条件,从而不去就业。此时的自愿失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力市场的等级划分和职业评价造成的。自愿失业更多的是指不愿意接受被认为职业等级较低的工作岗位从而不去就业。

他们认为,实行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不可能解决社会结构性新型自愿失业问题,关键还是要针对职业的社会评价采取措施:

(1)大力增加好职业的职位数额。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必须加快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好职业;另一方面,要从工资收入、津贴与福利、深造和提拔、工作环境等各个方面,逐步消除好职业与坏职业的差异。

(2)要帮助人们从次等劳动力市场向头等劳动力市场转移。这就要求打破进入好职业的种种人为限制,向所有有能力者开放。同时,必须加强对在次等劳动力市场就业者的在职培训,使之具有向头等市场、向好职业转移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3)利用教育和媒体宣传,转变人们对职业评价的某些偏见。

(4)有针对性地制定长期就业政策。如政府加强义务教育,实行职工培训等。

5.地区结构性失业论

由于种种原因,一国各地区,或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情况不同。某些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而另一些地区劳动力却供给过多。

某些经济学家认为,地区结构性就业问题与部门、技术、所有制和社会结构性的就业问题紧密相连,甚至是这些问题的另一方面,所以区域性就业对策应尽可能把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的转移和劳动者对职业的选择问题结合在一起予以解决。因此,区域性就业对策的重点是实施“人力计划”。人力计划的目标,是保证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劳动力,减少失业;同时,提高本地区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改善本地区劳动者的生活状况。

人力计划的措施主要如下:

(1)以企业的迁移带动劳动力的转移。为此,对于新建企业实行投资优惠政策,如减免投资利润税,信贷利率优惠;对于人口密集的老工业区建厂的工厂不征收工资税,对在人口稀少的新地区建厂的工厂主发放工资补贴等。

(2)减少和消除劳动力区际流动的障碍。对于劳动者来讲,是否愿意迁出原来居住的地区,是在比较预期的未来收益同由实际迁移费用和“心理成本”(可以折算为货币价值)之和组成的迁移成本后决定的,即只有在预期未来净收益大于零时,劳动者才会考虑迁出。因此,改善迁入地区的社会福利、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等,是吸引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