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利用建筑业实施经济政策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提高就业水平。为了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必须充分理解建筑业在实现这两个目的方面有多大潜力,也必须了解建筑业是如何满足社会对其需求的。
建筑业的潜力反过来对政府的政策也有很大影响。当所有建筑企业任务饱满都已开足马力时,政府若就新工程招标,则建筑企业就会提高报价,进而造成通货膨胀压力。而当国内建筑企业施工技术或管理能力不够,或者国内设计单位业务水平达不到政府或国内其他业主的要求时,则政府或其他业主就常常会请外国承包商或建筑事务所进入国内建筑市场。国产的建筑配件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政府或其他业主就常常从国外进口。在这几种情况下,进口的服务与货物和商品越多,建筑业对国际收支和汇率管理的影响越大。
政府之所以常常把建筑业当成实施经济政策的工具,其部分原因是乘数效应。由于政府通过拨款或举债建设一些项目,就给建筑业创造了一些工程,进而刺激了整个国民经济或某些具体地区的经济。政府的这种政策叫做“微调”,即“宏观调控”。1998年,我国政府增拨1000亿人民币,加上另行发售国债而筹集的600亿人民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的就是为了刺激1996年“软着陆”后的国民经济。这一政策的确为我国已经供大于求的建筑施工力量创造了不少工程,进而缓和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停滞状态。
政府实行这样的政策,扩大了建筑业就业机会,增加了更多建筑工人口袋里的钱,当他们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时也就为其他行业的人创造了就业机会。不仅如此,当工厂、办公楼、商场或住宅建成之后,生产家具、地毯、家用电器等建筑物内外使用物品的行业的生产活动也被调动起来。这些行业生产的商品实际上是建筑产品的互补商品。
政府在公共工程上的投资一般都会带动民间投资。例如,市政府投资建设地铁或轻轨铁路,就吸引了民间部门在地铁沿线建设住宅、商店、甚至工厂。政府的投资相当一颗种子,会使这些投资项目周围地区的经济开花结果。(www.daowen.com)
尽管创造一个建筑业工作岗位代价高昂,但是必须看到,正是由于增加了这一岗位而使其他行业也跟着增加了工作岗位。需要注意的还有,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有工作的人会交税,而无工作的人却要接受政府的社会保障补助,这种情况迫使政府千方百计地刺激经济,特别是建筑业的发展。然而,利用建筑业刺激经济,弥补百姓的需求不足也有若干问题。首先,此类政策的实施需要很长时间,常常是几年才能奏效。搞工程就要征购土地、进行拆迁、完成设计、政府审查批准等等。若是大工程,或是有争议的工程,光是回答民众的询问就要经年累月。当好不容易开始施工时,原来上这一项目的理由,可能因失业率高居不下等原因,成为昨日黄花。
另一个问题在于政府的投资常常产生“挤出效应”。由于政府和民间部门都是经济活动主体,都争夺稀缺资源,所有政府的投资就夺走了民间部门的一部分投资机会和其他资源,这就是所谓“挤出效应”。与此相反,前面说的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作用称为“挤入效应”。当发生挤出效应时,政府投资的结果只是用公共部门的工程代替了民间部门的工程,而实际上没有增加建筑业的总产出。在这种情况下,建造成本和标价会因为政府投资需求大而提高,所以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近些年来,国外有些政府通过一些非国有化和民营化改革计划,以及减少对国民经济和一些具体市场的干预而减少了公共工程的规模。
政府制定的建筑业发展计划要考虑建筑业生产能力,要同社会对建筑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同步增长。增加建筑业生产能力有多种形式,如提高人均机械装备率、教育和培训、技术创新、改善管理等。这几种方式对于我国建筑业目前情况而言,恐怕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以及改善管理更为急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