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市场经济最终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面临危机,严重的失业不断困扰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于是,人们对自由市场经济究竟是不是一种理想的经济制度产生了怀疑,西方的经济学家们也为此而在理论上对自由市场经济的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逐步发现,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在其作用过程中往往会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指具体的产品或服务市场未能满足上述完全竞争条件和“理性人”假设的那些情况。“市场失灵”有如下表现(或在如下条件下发生)。
(一)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市场分配资源是以消费者的需要为根据的。但是消费者的需要作为一种市场力量,在本质上是由社会的阶级结构所决定的。这样,即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穷人与富人也不能进行同等条件下的竞争。由于隶属于不同阶级的消费者不能在市场上进行同等条件下的竞争,因而市场根据消费者需要来进行资源配置就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二)外部影响
1.外部影响的概念
外部影响又叫外部经济、外部效果或外部效应。当经济活动影响到“第三方”——厂方和买方以外者时就会有外部影响发生。外部影响的后果是一些生产和消费不能以购买该产品的财务价格形式“内部化”,即一些成本或效益未列入供方或买方的财务报表中。相反,这些成本或效益发生在财务报表“之外”,并影响到第三方。
外部影响分有利和不利的两种。有利的影响以效益或福利来衡量;不利的影响以成本来衡量。在讨论外部影响时,经济学家区分了两种类型的成本和效益。具体的经济主体其行动付出的成本或得到的收益分别称为“内部成本”、“私人成本”或“财务成本”和“内部收益”、“私人收益”或“财务收益”。例如某商业区某商场进行改建,改建行动产生两种外部影响。施工期间,光顾该商业区的人大大减少,使区内其他店铺的销售额大大减少,这是不利的外部影响。当改建完成重新开业之后,光顾该商业区的人猛增,该区内所有其他公司的营业额都比改建前大大提高,这是有利的外部影响。改建的这家商场为此付出的成本就是私人成本,而施工期间其他店铺、商场或其他公司因此而蒙受的损失或后来所得的收益分别称为“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
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之和称为“完全成本”、“社会成本”或“国民经济成本”;而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之和称为“完全效益”、“社会效益”、“社会福利”或“国民经济效益”。
再举一例,在河流上游施工也会产生“第三方”影响,即外部影响。此例中的第三方可能是下游河水的用户。在上游施工的建筑企业的财务成本不反映全社会为其付出的真正代价,当然,除非政府出面干预,向上游施工的建筑企业征收“社会最优污染税”。(为达“最优”,该项税收应当相当于下游真正承担,而且无其他方法反映在建筑物价格中的净成本)此例中的外部影响称为技术外部效应。
一项生产或购买决策常常会通过价格产生第三方影响。例如政府决定建设水电站会引起水泥价格上涨。这些产品价格的影响就如同技术外部效应一样可以看做是一种第三方影响。通过价格产生的这些影响就称为货币外部效果或产购决策外部效果。
市场失灵的所有方面原则上都可以看做是某种形式的外部影响。
2.外部影响与产量决策
在无鼓励经济活动主体充分考虑其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成本或社会效益的机制存在时,经济活动主体所作出的任何决策都只能反映他们自己的内部成本和内部收益。因此,社会上就缺乏产生有利外部影响的生产或消费行为,而产生不利外部影响的行为将泛滥成灾。这一论点可以用图1-8和图1-9直观说明。
图1-8表示产生有利外部影响的情况。横坐标表示某公司产品的产量Q,纵坐标是边际成本或边际收益(元)。这里,边际成本或边际收益是成本或收益的增量同产品增量的比值。图中第一条线MPB说明,随着该公司产品产量的增加,其私人边际收益递减。
图1-8 外部影响有利的情况
图1-9 外部影响不利的情况
图1-8中第二条线MPC表示随着该公司产品产量的增加,其私人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为了简化说明,这里假定它是一个常数。图1-8中第三条线MSB表示随着该公司产品产量的增加,这种产品带来的社会边际收益的变化情况。MPB线和MSB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随着该公司产品产量的增加,其销售价格下降的缘故。该公司的生产活动带来有利的外部影响,所以社会收益高于该公司的私人收益,社会边际收益也高于该公司的私人边际收益,所以MSB在MPB上方。若该公司仅考虑自己的成本和效益,力图寻求最大利润,那么,合理的产量应当是MPB与MPC的交点下横坐标,即Q*点。当产量Q小于Q*时,私人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成本,对该公司有利;当产量Q大于Q*时,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成本,对该公司不利;当产量恰为Q*时,公司的利润等于三角形ABC的面积。但是,MSB线告诉我们,若暂时不考虑社会成本,从社会整体来看,该公司应当把产量提高到Q**。
然而,不幸的是,市场经济的铁律告诉该公司不要干这种傻事。
图1-9是不利外部影响的情况。横坐标表示某公司产品的产量Q,纵坐标是边际成本或边际收益(元)。
图1-9中,MPC线和MSB线的意义与图1-8中相同,MSC代表社会边际成本。由于该公司经济活动造成不利的外部影响,MSC超过了MPC,并且随着该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与图1-8中的情况相同,该公司的盈亏平衡产量也是Q*,在这个产量下,社会(边际)成本高于私人(边际)成本。从社会整体来看,该公司应当把其产量削减到Q′,社会(边际)成本才等于私人(边际)收益,进而从社会整体来看,该公司的活动才得失相当。同样,市场经济的铁律告诉我们:该公司不会听从社会的这一劝告。
除了上面讨论的两种情况之外,现实中存在着第三种情况:经济活动同时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外部影响。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MSC和MSB的交点对应的产量定义为最优社会产量,即图1-9中的Q′。对于该公司因此造成的亏损,政府可以给予某种形式的补贴。当不利的外部影响破坏环境时,政府应当勒令公司减产、停产或采用不破坏环境的新技术。
经济活动同时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外部影响,见图1-10。
图1-10 经济活动同时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外部影响
(三)自然垄断
当某种非贸易产品或服务有较大的规模节省(规模经济)时就会出现自然垄断。自然垄断一般都需要有很高的固定成本,例如电力、灌溉和城市供水的输送分配网络,许多为公用事业铺设的管线等输配系统,其固定成本都很高。这类部门的平均供给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也就是“规模节省”的含义。正是由于平均成本随着规模的增大而降低的规律,所以在此类部门中往往只成立一个公司,出现垄断是很自然的。国家一般不会仅仅为了让多个公司实行竞争而重复投资,所以,该部门在性质上就是垄断的。
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部门在自由市场中无法产生积极有效的结果,因为无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在多个国家之间都不会通过竞争调整这种垄断使其符合公众的利益。
市场垄断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必然结果,而企业规模的扩大则是由以下因素促成的:①技术进步;②市场扩大;③企业为获得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而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合并。由此看来,垄断似乎具有经济上的必然性。但是,在纯粹垄断的情况下,单一的卖主由于无竞争对手,可以提高产品价格和限制产量。因而,垄断将导致较高的价格、较低的产量和垄断者额外的利润;垄断抑制竞争并降低社会经济福利。
(四)失业(www.daowen.com)
失业是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失灵的最重要的表现。按照凯恩斯的分析,充分就业只有在经济繁荣时才能达到,而经济繁荣则取决于投资,当储蓄不能被投资所吸收时,经济就会从繁荣走向衰退,从而导致大量失业。储蓄之所以不能全部被投资所吸收,是因为随着投资的增加,资金边际收益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国民收入增长和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又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凯恩斯的结论是,在市场无法使投资与储蓄达到均衡时,就必须由政府承担起投资的职能,以保证经济繁荣与社会充分就业。凯恩斯的有政府调节的市场经济理论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的又一次革命,从而为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本的政策手段。
(五)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自20世纪6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发现,市场之所以会失灵,还在于它不能有效地提供维持社会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过于缺乏最终会损害经济发展乃至其正常运行。由于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具有两个不同于私人产品的特点,民间部门不会提供最优数量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因此,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就只能由政府来承担,而这已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由。
公共产品是将集体利益赋予社会成员集体的产品和服务。这种产品和服务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被集体消费掉的。一般而言,由于利益是集体的,这种产品和服务一旦生产出来,个人就不能被排除在对这种产品和服务的享用之外。
纯粹的公共产品有两个显著的特性。一是未提供公共产品的人不能被排除在此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之外。例如路灯、不收费公路、城市街道和广场、清洁的环境。这些设施一旦建立起来,每个人都可以享用。二是一个人消费一种公共产品并不以牺牲另外一个人对这种公共产品的消费为代价。只要不过分拥挤,我欣赏美景并不剥夺他人的欣赏权利。这种情况称为公共产品的“消费非竞争性”。
准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一些属性,但不具备纯粹公共产品所有特性。严格讲来,许多公共产品实际上是准公共产品,如海边的美景。因为同时在同一地点欣赏的人很多,如果发生了拥挤,我欣赏就可能妨碍他人欣赏。准公共产品的例子还有收费公路、铁路、机场、教育、公共卫生、治安和消防。
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有如下不同,①私人产品可以在一定时间供一个人使用即可以“获得权利”,这项权利可以转让,非购买者可以被排除在外,不能得到消费该产品的好处,如一辆汽车和一瓶软饮料,这称为“排斥原则”,私人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遵循这一原则。②一个人使用一种私人产品就不能再让其他人使用,如消费软饮料时,享用者就剥夺了其他人享用这份软饮料的机会,这称为“消费竞争”。其含义是,每个想消费的人都必须花钱购买消费权利。这里没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所具有的“免费上路问题”。
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通过预算开支来提供,无论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政府这样做都有充分的理由。由于存在“免费上路问题”以及公共产品需求所具有的性质,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必须要由公共部门来提供,不能像私人产品那样出售。这样一来,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就不会有财务价格或市场价格。
免费上路问题。将公共产品提供给某些个人,并不排除其他人也能享用这些公共产品。例如治理清洁的空气,则每个人都可以呼吸之,不管他们是否为治理空气污染而交纳了费用,经济学家称之为“非排他性”。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免费上路问题。在处理公共产品时,要求采取公共联合行动:免费上路问题会造成大家都不努力,而是等待他人掏钱提供公共产品,其后果便是公共产品供应不足。这是公共产品固有的一种问题,因为不管人们是否支付了公共产品的使用费,他们都可以使用之,因此每一个人都不愿意为此掏钱。消费的多少与支付的多少无关。
按照以上公共产品的定义,并非所有的基础设施都是公共产品。建筑业提供的一些基础设施,如铁路、港口、电网、机场、通讯和自来水供给等,如果不交费就不能使用的话,就属于私人产品。
近年来,有些新制度经济学家甚至还认为,那些能够保证社会经济正常而又有效运行的法律、公共安全以及自然秩序都是公共产品。这些公共产品能够使市场有效运转,但却不能由市场本身提供,因而,也只有通过公共选择由政府来生产。
(六)消费者无知(信息经济)
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占主导地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决策是否正确与理智,消费者要做出正确而又理智的决策就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完全竞争的市场假定了经济活动主体完全掌握了市场的所有信息,即知道各种可供选择的生产和消费机会。消费者知道市场上有何种产品与服务,知道产品的特征、性质和功能以及它们的价格;生产者知道有哪些可使用的技术,知道员工和求职者的能力,知道原材料和其他投入以及产品的价格。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者对于自己某些行动的后果了解得很少,即使对自己已掌握的信息,其正确性如何,也很难有正确的判断。例如在一般消费品市场上,很多人在广告的宣传下花了很多钱买了很多不值得买的东西。
在建筑市场上,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以及咨询和设计服务的购买者,缺乏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情况的了解,不知道工程应当使用何种和多少材料和人工,不知道它们的性能和价钱,不知道按照什么标准设计和施工等。除了少数经常同设计、咨询、施工单位打交道的人之外,其他人对工程知之甚少。他们不但对工程知道甚少,对于设计、咨询和施工服务的提供者知道的也不多。他们不了解这些服务的卖主真正的能力和服务态度。买主可用来判断卖主能力和态度的信息很有限,甚至得到的是经过歪曲的虚假信息。再者,买主对于自己派出采购工程和咨询服务的雇员或代理人也并非真正了解。实际进行采购的人往往会背着买主做出许多违背买主意愿的事。这样一来,当工程完成交到他们手上之后,才会发现工程中有许多缺陷,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购买的。当经济活动主体没有掌握市场的所有信息时,他们在使用自己的资源时就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信息也是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要想获得足够的信息就必须支付足够的费用。昂贵的信息费用迫使消费者不得不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进行决策,从而导致决策失误与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为避免这种现象,政府必须进一步承担起向消费者免费提供信息的职能,并代替消费者做出某些决策,或做出某些预测供消费者参考。
信息很容易成为公共领域的一部分,例如研究成果,很难限制向民营部门扩散,而且信息提供者往往也不希望进行这种控制。当信息有可能影响社会很大一部分人的健康和福利时,情况更是如此。
政府常常参与制造和发布信息的活动,如世界各地工程招标信息的发布,建设部向建筑企业推广新材料和新技术等。
(七)市场调整过程的代价
亚当·斯密曾经指出,只要让自然秩序发生作用,自由竞争便可以自然维持市场自身的“治安”。即只要经过一个自然的试验过程(调整过程),无效产品或明显有害的产品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其生产者也会随之销声匿迹。但是这个试验过程需要时间,社会必须付出某种代价,因而需要政府干预,以便减少市场试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社会所付出的代价。
(八)国际收支平衡
信奉自由市场经济的人认为,根据比较利益原则而形成的国际分工,有利于促进市场的自由发展与国家间的协调一致。因此,从亚当·斯密开始,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就主张自由贸易,至于国际收支则可通过汇率的变动自动加以平衡。但是,产品与要素的国际间流动事实上是有政治界限的,这种政治上的界限往往会导致保护主义蔓延。由保护主义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很难通过汇率变动与调整进出口来平衡。因为从本质上讲,这种失衡的根源不在于经济本身,而在于政治上的界限。既然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在于政治,那么失衡的国际收支就只有依靠国家的力量才能加以平衡。于是,国家又有了新的理由来干预经济。
(九)节约反论和复合谬误
节约反论: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如果若干个人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节约,就会造成总需求的减少,进而引起可供实际节约的收入的减少,其结果是收入和实际节约两者都低于预期的水平。在凯恩斯的国民经济管理理论中,政府的职能就是以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形式进行宏观干预,消除上述反论可能对国民经济中就业、收入和价格水平造成的影响。
复合谬误:在农业部门中的产品价格变动方面最明显。如果一家农户提高其庄稼的产量,按道理其收入亦可指望增加。但是,由于许多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很小,所以,由所有农户提高的总产量却可能造成每家农户收入都降低的结果。许多贸易政策问题的核心都涉及到能否理解复合谬误的含义。例如,征收保护关税可能会帮助某些受保护产品的生产厂家,甚至还会改善国际收支平衡,至少短期内如此。但是,大规模使用关税保护的办法却可能提高出口成本,伤害其他国际贸易产品的生产厂家,其实际结果是恶化了国际收支状况。
(十)关联经济
所谓“关联经济”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外部影响。自然资源开发部门常见关联经济现象发生,特别是采矿和大规模的伐木行业。经济学家认为关联经济的存在是政府介入和政府进行整体统一规划的重要理由。
某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地区要建一个大型采矿区,采掘的矿石用于出口,须在三个不同的部门投资:①矿区自身;②将矿区同全国铁路网连接起来的铁路支线;③扩建码头。这三个互相联系的部门要做好统一的建设规划。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样的综合规划最好由政府来承担。但是,矿石出口系统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对其他几个环节形成垄断。因此,如果矿石的出口系统中有三个或只有两个各自独立经营的民办公司,则整个系统在运转上就有可能遇到困难。
因此,有些国家或地方政府就决定将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的业务部门收归国有或者由政府控制。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民营矿业公司面对民营铁路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垄断面对另一个垄断,其结局很可能是由具有较强财务、政治,甚至民间军事实力的那一方决定。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较强的一方以低于原有成本的价格购并较弱一方。这场争斗可能要求社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鉴于这种情况,当部门之间存在类似的相互依存关系时,政府常常介入,并承担起发展这种互联部门的任务,至少要参加互联部门发展的规划和控制工作。政府还有可能想部分拥有该互联系统,例如铁路支线和港口码头。与此类似,在灌溉供水的互联部门中,政府常常决定在这种互相紧密联系的生产系统中充当垄断供应者的角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