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品市场与乘数效应分析

产品市场与乘数效应分析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称α为“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或“乘数”。表1-2乘数效应单位:万元假如政府投入l0亿元修建一条高速公路,那么,就会有一部分人因此找到工作。如果这10亿元中有6亿元用于支付就业者的工资,参与此工程者得到的6亿元当然应算入GDP。另外4亿元用于购买修建高速公路需要的设备和材料、征购土地等等。这就是凯恩斯理论中的“乘数原理”或“乘数效应”。

产品市场与乘数效应分析

凯恩斯认为,取决于劳动力数量和技能、资本设备数量和质量、技术水平和各种制度等的总供给在短期内不变,对不均衡的国民收入进行调节时,重点应放在总需求一侧。政府只要控制或调节总需求,即进行“需求管理”就可以实现管理国民经济的目的。现在我们就来考察形成总需求的各个部分。

消费C:消费实际上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银行利率、收入水平、对经济前景的预期等,但很多人认为收入水平的影响最主要。他们认为总收入Y越高,消费水平也越高。消费是由包括全国所有家庭的居民部门的需求决定的。总收入Y中有一部分以税的形式上交政府。假定政府确定的平均税率为t,则总税收T=tY。居民实际能支配的收入则等于Yd=(1-t)Y。显然,消费量C与可支配收入Yd成正比,于是有公式如下:

(1-6)式为凯恩斯消费函数,其中常数a代表固定消费部分,即无论国民收入水平高低,这部分消费必不可少,例如人们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就属于这一部分,又称为自发性消费。b通常是常数,0<b<1,它表示人们从可支配收入中拿出多大比例用于消费,称为边际消费倾向。一般国家的b值大概在0.6~0.9之间。b(1-t)Y称为诱发性消费。

投资I:投资多少,由生产部门决定,跟收入水平Y无直接关系,但受金融市场利率影响。利率提高,则投资的机会成本增加,使得投资下降,反之亦然。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和投资的界限有时不易划清。购买食品、用水、用电等绝大部分都发生在核算期内,将其计算在本核算期内容易理解,但是买一辆小汽车或一处住宅,其效用却要跨越好多个核算期。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一般将买车看做是消费,而将买住宅看做是投资。

政府支出G:支出完全由政府决定,可多可少,也与收入水平无直接关系。

出口Ex:一般说来,出口量由外国的需求情况决定,与本国国民收入水平无关。国民收入水平越高,对消费需求的数量和品种都会越高,越需要从世界各国进口来满足本国国民的消费。可以认为,进口总量同本国国民收入水平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出口就应该与国民收入Y成反比:

式中:g和m为常数。m表示随着国民收入Y的增加,人们将增加部分之中的多大比例用于购买进口产品和服务。

把(1-6)、(1-7)两式代入(1-2)式之中:

Y=AD=a+b(1-t)Y+I+G+g-mY

将含Y的项合并整理可以得到下式:

(1-8)式给出了投资I、政府支出G同国民总收入(实际上也是国民总产出)Y的关系。若用α表示等式右边的系数项,则

(1-9)式中的b、t和m都介于0~1之间,而且相对于b(1-t)来说,m很小(因为大多数人消费进口产品量不大),所以分母小于1,故α大于1。设b=0.9,t=0.3,m=0,则,(www.daowen.com)

这就是说,若政府支出增加l亿元,或者某个部门的投资增加l亿元,则整个国民总收入就会增加2.7027亿元。因而称α为“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或“乘数”。

下面,我们看一看乘数作用的具体机制是怎样的。

政府拨款,或民间部门投资建工厂、铺铁路或修机场,是为了今后多年内增加就业,取得收益。因此,人们现在对于将来所抱的期望,在企业和政府的投资决策中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做出了投资决策之后,就需要有劳动力,于是就创造了就业机会。这个就业机会是公司根据他们自己关于本公司产品或服务将来市场销售前景,或者整个国民经济的乐观预期而作出的决策的结果,而不是消费者消费商品和服务的结果,于是国民经济中就有新的资金注入。接着,用于建厂或修路的这笔资金就随着交易的进行在国民经济中开始了从一个主体到下一个主体、一轮接一轮地推动过程。建筑业的产出可以看做是上述一系列投资决策的结果。

表1-2 乘数效应 单位:万元

假如政府投入l0亿元修建一条高速公路,那么,就会有一部分人因此找到工作。如果这10亿元中有6亿元用于支付就业者的工资,参与此工程者得到的6亿元当然应算入GDP。另外4亿元用于购买修建高速公路需要的设备和材料、征购土地等等。那么,提供这些设备与材料和土地的企业或个人所得到的这4亿元,也应该根据前面的定义而计入GDP。所以政府投入的10亿元最后都要归入GDP,这还只是第一次推动。接下来这10亿元作为收入须交纳3亿元的税,剩下7亿元可支配收入,其中再留出0.7亿元的储蓄,于是有6.3亿元可用于消费。如果把这6.3亿元中的一部分,即(1-9)式中的b(1-t)=0.63,用于购买食品、付房租、乘汽车、置办家具等,那么有关的行业的收入、就业水平都会跟着提高。同样的理由,这些提高的部分自然也应计入GDP增加中去。这是第二次推动,接下去第三次推动是这些行业的人们拿到增加了的收入之后,也会增加食品、服装等等的消费,结果又使那些行业的收入增加。如此等等,推动会一轮一轮地进行下去。具体计算可见表1-2。

从国民经济整体上来看,总效果就是这些行业增加的收入之和,而不仅仅是与公路项目直接相关的10亿元。按照前面例子的数字计算,GDP会增加27亿元。这就是凯恩斯理论中的“乘数原理”或“乘数效应”。

事实上,在经济衰退时期,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是用增加支出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恢复,道理就在这里。下面我们再用图形来说明这个关系。在图1-3中,横坐标表示总收入(总产出)Y,纵坐标表示总支出(总需求)。由于两个坐标轴都是以同样的单位“元”作度量,所以(1-5)式规定的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可以由一条45°线表示。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国民经济的均衡点都应该在这条线上。根据前面的分析则有下式:

总支出=C+I+G+Ex=a+b(1-t)Y+I+G+g-mY

=(a+I+G+g)+[b(1-t)-m]Y

图1-3 国民经济中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

这是一条以Y为变量的直线。根据b、t、m在图1-3中的经济学意义,0<b(1-t)-m<1时,可以画一条总支出线。图中的e1点表示经济处在一个均衡点上,即(1-1)、(1-3)两个关系式同时被满足了。此时,国民总产出是Y1,当政府增加支出,即增大G时,总支出线的常数项增大,把总支出线由位置1向上平移到了位置2。这时只有e2点同时满足(1-1)、(1-3)两个关系式,达到均衡。与此对应的总产出是Y2。从图中可以看出,总产出增大的部分要比总支出线向上移动的部分大得多,这就是乘数效应。政府增加了一点儿开支,就“诱发”了国民经济许多行业增加产出。当然,乘数α的实际大小取决于对b、t、m的估算。其中税率t由政府确定,而与消费和进口有关的参数b和m则不仅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国民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有关,而且还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有关。乘数α的大小最终取决于经济活动主体储蓄或消费的意愿和能力,将其收入储蓄起来的比例越高,乘数效应越弱。

乘数效应不仅会因为储蓄而减弱,而且还会因为征税和购买进口货而降低。这些因素都会减少用于创造国内就业机会和提高国内人民收入的货币数量。对乘数α本身,不同学派之间也有争议,政府在使用财政政策的时候,应该对乘数作用有一个恰当的估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