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主要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生产处于首要地位。生产指各种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货物是有形的物体,它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一般是分离的,从而能够进入库存并多次交换;服务是直接用于满足使用者某种需要的无形产品,其生产和使用过程同时进行,生产的完成也就是使用的结束。服务不能储存和多次交换。现代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要有居民(家庭)、企业(公司、厂商、厂家等)、政府和国外市场。经济主体的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就构成了一国的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又称为经济体系。
对于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有些人认为,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即消费;也有人认为,是为了提高社会福利;还有人认为,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
人民的需要,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表现以及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简单说来,人们总是希望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福利越来越好。人民的福利不但包括享用经济活动的有利成果,即产品和周到的服务,还包括清洁的水、空气、土地,以及舒适幽雅的环境、美丽的景色、轻松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以上三种福利的来源不同,第一种来自国民经济增长,第二种来自自然界生态环境,第三种则来自于国民经济活动运行的体制及其相应的上层建筑。人类实际上享受着国民经济和自然界两者提供的服务。国民经济是自然界生态环境的一个子系统。图1-1表明,随着各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自然资源将逐渐变成人造物品和低势热能。国民经济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越多,自然界能够提供的服务就越少。不仅如此,当国民经济向自然界勒索得越来越多时,人类就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放弃自然界赐予的福利。
人类已经从感性和理性上认识到,若不对自身无止境的盲目的经济活动加以控制,自然资源终有耗尽之日。面对这一深刻危机,人类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至于能否缓和这一冲突,那就要听凭人类的良知了。如果不好好处理这一问题,包括建造活动在内的国民经济增长,就会违背发展国民经济的本来目的,就会是不经济的。
图1-1 国民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商品和服务有使用价值。人们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得到的满足称为“效用”。经济活动主体拥有的资源有限,但却有多种需要亟待满足。例如一个家庭,收入有限,家庭成员必须决定如何使用这有限的钱,比较和选择性地购买满足他们各种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即如何支配自己有限的收入以达到最大效用。
企业与政府面临同样的问题。公司从销售中获得收入,他们必须在多种投资机会之间做出选择。政府主要通过税收获得收入,然后必须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政策中进行权衡。
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政府,他们可以支配的资源永远不够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需要。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
所谓资源,即任何自然或前人提供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东西。所谓稀缺是指对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再多的资源也不够用。(www.daowen.com)
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资源,在西方经济学中称为生产要素,或者称为投入。在马克思、苏联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里将其划分为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又统称生产资料。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土地在此包括像矿藏、森林、空气、水这样的自然资源,而资本包括资金、厂房、机器等。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诸如进取精神和经营才能、技术、知识和管理这些无形的“东西”也应当算是生产要素。进取精神反映了为探索潜在的市场机会而敢于冒险的意愿和能力,与一般的劳动力不同。
特别要记住的另外一种资源,就是时间。时间不能再生,时间不容滥用,时间是有限的。所有的人,无论穷富,所有的企业,无论大小,所有的政府机构,无论多么重要,一天24小时,都必须留出睡觉和吃饭的时间,剩下的才能由人支配。
有限的资源可以有多种用途,而人们的需要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经济活动主体就必须对以下问题做出选择:①生产什么,生产多少;②如何生产;③为谁生产及如何分配;④谁来决策。
以上几个方面就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就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即稀缺和选择。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①生产要素归谁所有;②由谁做出上述权衡;③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在生产中以何种方式结合。
经济学家关心的是如何以最低的机会成本使用稀缺的资源。机会成本是指把一种稀缺资源用于一种用途,而不是仅次于此种用途的第二种用途时放弃的利益。例如某地方政府要加宽某一条道路。那么,加宽道路这一项目的机会成本就是该政府因有限的资金用于修路而不能再修桥所丧失的各种利益。在有众多买者和卖者且都掌握完全信息的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将等于机会成本。
以最低的机会成本使用稀缺的资源,从个人或家庭的角度,就是取得最大的效用;从企业来看,就是获取最大的利润;而对于政府,就是为社会提供最好的服务和社会福利。
建筑经济学是研究建筑活动中稀缺和选择的学问,属于部门经济学。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建筑经济学的文献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造成专门要为建筑业设一门经济学分支,而其他行业,例如汽车制造业就没有呢?其实这个问题有一部分已经在前两节中回答了,那就是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使然。
什么是建筑经济学?对此,目前尚未有一个共识的定义,下面是其中一种观点。
建筑经济学就是“应用经济学的技术和知识研究建筑公司、建筑生产过程和建筑业”。不同的建筑经济学家研究的角度和重点不同。有的重视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和过程的效果,或重视计量不同建设项目的相对成本和比较不同的投资决策准则;还有的关心重点是如何让业主买到成本、工期和质量都满意的建成物。
本书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站在建造活动主体的立场,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建筑产品的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过程涉及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包括建筑业和建筑企业的组织,建筑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建筑市场、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费用,政府在建筑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目的是研究提高建筑业资源利用效率的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