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开拓沿线国家市场,联合港澳开展海外经贸推介交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将大湾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推动粤港澳三地商会加大合作机制创新,加强三地驻海外机构的联系,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推动三地企业“拼船出海”,携手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广东省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水平。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协调机制,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对民营企业的吸引力

建立粤港澳三地高效的协同创新发展和政策协调机制。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特别行政区和自由港、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之间的协调机制,既充分体现“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又通过顶层设计和凝聚共识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另一方面,要完善珠三角9市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和规划的协调对接,进一步增强各城市之间区域互补性和产业互补性,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对民间投资的吸引力。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规划作用,深化完善粤港、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粤港澳三地共同参与的更高层级、协作一体的决策和协调机制,及时解决三地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推动深度融合发展。同时,积极开展民营企业参与大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商协会、民营企业等合作开展民营企业参与大湾区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既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又为民营企业参与大湾区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创新指引。

(二)推动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合作便利化水平

加快粤澳新通道、珠澳轻轨对接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三地机场、港口等强化资源共享、航线联动和协同发展,以共建世界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为目标,充分发挥湾区内港口、机场的各自特点和优势,将大湾区打造为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货物和资本集散、市场拓展的空间载体和管理中枢。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为契机,打造立体交通联通网络,推进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隧道大洋航线、网络电缆和电网道路网络、机场、港口等的互联,不断提升连接效能。加快出台有利于粤港澳三地人员、货物和资金往来的机制政策举措,加强通关便利化硬件建设,优化完善粤港澳人员签注政策,降低申请赴港澳商务签注门槛,推进粤港、粤澳“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型通关便利化措施的推广落实,促进粤港澳三地在就学、就业生活方面的深度融合;促进湾区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等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加大湾区生态建设,打造宜业、宜居的一小时优质生活圈

(三)优化大湾区产业布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先导区。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加快提升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集聚,促进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配套体系完备的高技术产业群。结合各地优势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建设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带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珠江东岸以广州、深圳东莞为重点,打造全球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珠江西岸以珠海、佛山、中山为重点,建设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引导民营企业抢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机遇,紧紧围绕示范区建设“五大战略定位”和“五个率先”重点任务,调整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和力量,积极布局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强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协同发展标准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等,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引导、支持民营企业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和大湾区产业布局,有序参与大湾区建设,在提高大湾区各城市之间区域互补性和产业互补性的同时,提高民营企业投资的精准度和投资实效,推动形成企业发展与产业、行业协调健康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水平

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的大背景下,推动湾区内港澳两个自由港和深圳前海蛇口、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个自贸试验片区在制度、法律、标准等方面融合发展,共同带动建设开放型湾区,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水平,为推动我国主导的更大范围的自贸区提供经验借鉴和制度框架。充分利用香港、深圳和广州国际和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推动湾区内各城市金融服务有序、协同发展,引导保险证券、风投基金等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培育金融合作创新平台,为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加大吸引外资力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深化粤港澳金融领域合作,利用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的作用,打造“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国际资金通道,推动人民币作为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拓宽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业务范围。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开拓沿线国家市场,联合港澳开展海外经贸推介交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将大湾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引导广东省民营企业与港澳企业联手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大项目建设,合力共建海外产业园区,增强参与国际合作的竞争力。推动粤港澳三地商会加大合作机制创新,加强三地驻海外机构的联系,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推动三地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和商会、社团、智库等民间组织建立“走出去”专业服务联盟,共同搭建贸易投资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发布贸易投资信息、经贸政策动态、国别风险预警,帮助企业规避贸易壁垒,防范化解海外风险。推动三地企业“拼船出海”,携手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广东省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水平。(www.daowen.com)

(五)巩固大湾区营商环境优势,增强民营企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动力

一是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法治合作体系,妥善解决区域一体化中的法律冲突问题。立足现行法律服务力量的深挖与整合,加强区际法律适用的学习,探索建立区际法律合作机制。组织整合三地律师行业协会、法律专家力量,加强研讨,共同起草有关区际法律适用的示范草案,就重要领域立法起草示范法律文本,捋顺大湾区的法律环境。二是为企业参与大湾区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主要商会作用,完善粤港澳三地主要高层商会常态化合作机制,在引导企业参与大湾区建设的同时,积极为大湾区建设建言献策;支持、鼓励大型民营企业组建粤港澳大湾区产融投资公司,服务民营企业参与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港澳地区国际化营商环境、成熟的法治体系、自由公平的贸易制度,以及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优势,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法律服务合作,完善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不断巩固大湾区营商环境优势。更加注重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大湾区建设政策的稳定性、连贯性,在注重招商引资,吸引民营企业落户的同时,更加注重想方设法留住企业、服务好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要适应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的要求,逐步从招商型政策向培育型政策转化。推动形成凝聚民营企业主动有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聚焦民营企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诉求和开展经营活动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政策梳理,促进粤港澳三地政策的有效衔接,着力打通各项惠企护企政策落地见效“最后一公里”。

(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推进开放合作,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种创新资源、两大创新市场,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建设一批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建设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主抓手,大力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继续完善创新合作机制,发挥广、深、港湾区核心创新区的辐射力、影响力,推进粤港澳三地在重大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等产学研领域实现深度融合。注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大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引导,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逐步实现高附加、高精尖技术产品进口替代,强化重点领域产业链、技术链安全性和自主性,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领军和跨国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国家级研发中心进驻粤港澳大湾区。对新进驻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或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中心,在资金上给予大力奖励,用于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并优先给予项目支持,携手港澳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环境高地。

(七)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建设体制机制,增强国际竞争力

进一步梳理粤港澳三地在人才引进、交流、创业、就业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与政策体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持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强化靶向引才,探索建立吸引集聚海外顶尖人才团队的有效机制,引进一批创业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应用型技术人才,促进一批高精尖缺项目落地。优化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布局,完善“走出去”与“请进来”方式。优化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做好高层次人才培训,建立健全稳定支持、竞争激励相融的合理的“基本科研经费制度”,鼓励创新人才自主组建科研团队,加快培育一支宏大的本土创新人才队伍。加强产学研合作、设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人才活力。加大粤港澳三方合作力度,共同构建湾区高等教育集群,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产学研专业人才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实施粤港澳三地人才流动计划,增强三地人才资源的交流合作,放宽内地学生在港澳实习就业的限制,实现大湾区青年人才联合培养。推广大湾区地区人才执业资格互认制度,盘活三地专业人才资源,推动粤港澳三地“社保+医疗+教育”互认互通,畅通人才服务衔接渠道,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课题组负责人:陈 昆 王叶英 杨 平 宋 瑜 周海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