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各种类型智库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迅猛,但是良莠不齐,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国际经验,智库竞争力包括三个核心要素:一是独立性;二是研究能力;三是影响力,包括社会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参照这三个标准,目前中国绝大多数智库还需加倍努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成立于2009年3月,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智库。近年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围绕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决策服务,开展前瞻性政策研究,向上呈送近2000份内参报告,产生了较大影响。其最大特征是不吃财政饭,没有财政支持。目前的运营方式,首先是用基金的增值收益,支持公益性课题研究,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交流基金已有四亿多元人民币的规模,绝大部分是央企赞助的;其次,咨询业务收入;第三是课题费收入,包括政府购买服务;第四,会员会费收入。另外,我们也给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其中有些企业是我们的会员,但主要工作是给省级政府、国务院各部门提供服务。
在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产生影响方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有四件事情值得称道。第一,建议中国发起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件事情已经产生重大国际影响。可以说,亚投行建立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摆脱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被动接受者和追随者地位,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第二,与全美商会定期开展“中美工商领袖与前高官对话会”,也称“二轨对话”,迄今为止,双方已经开展七轮对话,并就促进中美基础设施投资和建立中美FTA进行可行性研究,全美商会委托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进行研究对接。第三,促成国家外汇管理局成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管理办公室”,将部分外汇储备贷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根据自身风险管理要求,将外汇资金贷给工商企业,支持它们到海外投资并购。此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第四,将国家开发银行重新归位于开发性金融机构。2008年,国务院曾将国家开发银行定位于商业银行,后来国务院采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建议,将其回归为开发性金融机构。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在棚户区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中国智库事业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同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最大差距就是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智库发展的瓶颈。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台湾地区的蒋硕杰遵循蒋经国的要求,创立中华经济研究院,这是一家国际化智库,有专职研究人员80余人,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员拥有欧美西方国家博士学位,其余在本土拿到学位的研究人员也基本在海外有两至三年的工作经历。相比之下,中国大陆智库在国际化方面才刚刚起步。
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智库时代”,国家的利益博弈,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为智库之间的较量,国家软实力的较量。因此,中国和平崛起迫切需要中国智库学者在国际舞台上大声发出中国声音(China’s Voice),代表13亿中国人民表达合理诉求。(www.daowen.com)
为此,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创造有利于智库机构发展的文化氛围。与影响舆论的“大V”们不同,智库学者是学者队伍里的一类较特殊的群体,在某些方面他们有深入研究,有真知灼见,且极富社会正义感,而不随波逐流或一味迎合世俗。因此,迫切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优秀智库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特别是加强智库间的合作和交流,把分散的智库机构和个人集合起来,互相学习,分享观点,共同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智库机构应打破传统的“官本位”和“行政化”体制的束缚,大胆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同时需要一批智库学者能够挑战自我,不负历史使命,迎接全球化挑战,勇敢发出“理性之声”和不同见解,形成包容性的智库文化。政府要从软件上创造有利于智库专家、智库机构成长的社会环境。硬件上也需要给予适当的资金引导,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大力支持社会智库机构加快发展。推动中国智库“走出去”,鼓励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专家脱颖而出。
(徐洪才,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通讯》2016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