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新与合作:走出大停滞的必由之路

创新与合作:走出大停滞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IMF总裁拉加德提出的世界经济“新平庸”和本书作者提出的全球经济“大停滞”——真的正在成为现实?摆在大家面前的这部著作:《大停滞?全球经济的潜在危机与机遇》,是国际知名金融专家萨蒂亚吉特·达斯的最新心血之作。目前,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各国工业生产明显通缩,外贸对经济增长驱动作用减弱。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新兴经济体可能受到负面影响。我认为,加快创新,加强合作,人类终将走出“大停滞”的泥潭。

创新与合作:走出大停滞的必由之路

本部分内容是2016年4月笔者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萨蒂亚吉特·达斯(Satyajit Das)的《大停滞?全球经济的潜在危机与机遇》撰写的序言。

时光荏苒,2008年的记忆正在渐行渐远。

但是,2016年作为联合国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一年,开局似乎并不顺利。

不久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2016春季会议上,IMF第四次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IMF预测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3.2%,相比1月份预测的3.4%下调了0.2个百分点。之前两次预测分别为2015年7月和10月,均高于这次预测。报告同时指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为3.5%,也较1月份低了0.1个百分点。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外贸增长下降,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公共部门杠杆率上升,短期资本流动加快,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大国经济政策分化,劳动人口增速减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停滞,收入不平等程度加深,地缘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甚嚣尘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世界并不太平,各种风险正在集聚,新的危机并不遥远。

难道历史会周期性重演?IMF总裁拉加德提出的世界经济“新平庸”和本书作者提出的全球经济“大停滞”——真的正在成为现实?

摆在大家面前的这部著作:《大停滞?全球经济的潜在危机与机遇》,是国际知名金融专家萨蒂亚吉特·达斯(Satyajit Das)的最新心血之作。达斯拥有35年金融从业经验,2014年被彭博(Bloomberg)提名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50名金融思想家之一。他的著作《极限金钱:世界的掌控者和风险的膜拜者》和《交易员、枪和钞票:亲历金融衍生品世界》,以及他长期为《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撰写的专栏文章,早已在国际财经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这本著作中,达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停滞阶段,即“新平庸时代”。围绕“停滞”这一宏大话题,作者娓娓道来,首先回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经济的繁荣和萧索,接着不惜笔墨,重点分析了金融危机和大衰退的原因、政府经济政策局限性、经济增长终结因素、能源资源制约影响、全球化逆转现象、新兴市场国家兴衰、全球贫富分化、信任危机影响,以及对日常生活间接影响等,作者旁征博引,大开大合,挥洒自如,文笔生动,完全摆脱了“严肃”学术著作的乏味,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博学,可以满足雅俗共赏的读者需求,给人以深刻启迪。(www.daowen.com)

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新旧动力转换,新旧规则并存,支撑经济增长的科技、产业和规则体系的边际效益递减;而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新的产业结构正在形成,新的规则体系正在建立,经济增速下滑是必然现象。目前,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各国工业生产明显通缩,外贸对经济增长驱动作用减弱。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去杠杆”成为热门词汇,但是全球杠杆率不降反升。2015年7月中国股市波动和8月中国汇市波动,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紧张。2015年,国际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全球汇率变动加剧,世界80%以上的国家货币兑美元贬值。

在此背景下,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严重分化。2015年底,在经历两年迟疑之后,美联储终于加息,结束了长达七年的超常宽松货币政策。但由于美国经济复苏基础脆弱,加息将不会一帆风顺。2014年6月,欧洲央行金融机构在央行隔夜存款实行利率,2015年初又推出欧洲版量化宽松(QE)政策。2013年4月,日本央行开始实施QE政策;其后,安倍经济学“三支箭”先后射出,但是政策效果乏善可陈。2015年9月,安倍又射出“新三支箭”,政策效果尚需观察。2016年1月,日本央行推出负利率政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方面,2015年中国央行多次降准降息,俄罗斯多次下调利率,除了巴西,发展中国家几乎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各国经济政策分化,增加了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

展望未来,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减弱。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政府监管、产权保护人口结构、基础设施、结构转型和宏观因素等风险,总体经济增速趋于下降。未来几年,国际油价可能维持在30~50美元/一桶,大宗商品价格增长乏力。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新兴经济体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但是,世界经济体系也孕育着一些良好发展势头,比如:互联网新能源、大数据、共享经济的突破以及融合,将推动全球发展模式发生转变,创新升级为重构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格局的战略选项,各国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增强合作方面已达成广泛共识。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加快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迈向“中高端”,基本面继续向好,人民币美元汇率不会大幅贬值,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引擎”地位不会改变。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响应。中国正在致力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2016年,中国成为G20轮值主席国,国际社会对G20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全球治理改革寄予期待。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理由相信,中国改革和开放必将释放出巨大红利,并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总之,人类社会必须直面达斯在书中描述的“咬人的现实”,但也不必过于悲观。作者之所以忧心忡忡,目的无非是为了唤醒人们的忧患意识。我认为,加快创新,加强合作,人类终将走出“大停滞”的泥潭。

感谢王志欣、王海同志为本书做出翻译。感谢本书责任编辑坚喜斌同志的辛勤工作。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陈海涓副社长邀我作序,这是我的莫大荣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