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界人士对亚洲基础设施银行在促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和亚洲经济一体化及可持续发展方面都给予了热切期望。但是,亚投行的合理定位就是发挥杠杆作用。亚投行资金本只有1千亿美元,按照资本充足率10%倒推,能够撬动的资金规模也就是1万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商业性金融机构从来都是主体,只有在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的时候,开发性金融机构才起到有效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以为亚投行能够满足所有“一带一路”建设的融资需求,显然不切实际。如果在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资产组合里面亚投行能够发挥10%的作用,那么实际影响就是10万亿美元,这里说的是一种可能性。在现实操作中,则需要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发挥整体协同效应。
第一,要与各国政府合作。亚投行提供的是债务资金,是要还本付息的。一般而言,亚投行提供的项目贷款都是需要政府提供主权信用担保的。就投资项目而言,亚投行需要与各种机构合作,包括:政府机构、工商企业、商业银行、多边开发银行和资本市场等,亚投行不可能孤军奋战,也就是说,亚投行只能发挥杠杆作用。
第二,与其他开发性金融机构合作。最近几年,在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在高科技领域,国家开发银行在弥补商业性金融和财政政策不足方面功不可没。亚投行要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以及现有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携手合作,共同发挥作用。比如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在发放美元贷款方面,规模是遥遥领先的,比世界银行还多,而且拥有丰富经验,亚投行应该与国家开发银行相互支持。
第三,与私人投资机构合作,特别是PE基金、各类产业基金、并购基金,乃至工商企业,这些机构提供股本金,股本金是承担风险的,是一个垫底资金,没有这些资金,仅靠亚投行提供债务资本,项目的资产结构就不合理,风险是很大的。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应该发挥作用。上市公司作为资本运作平台,可以增发股份、发行债券,有很多融通资金手段,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第四,与其他商业银行携手合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商业银行也不能挑大梁,挑大梁的应该是企业、私人投资者。项目负债率不能过高,“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需求很大,建设周期又比较长,而且投资回报率偏低,但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产生“外部性”,“外部性”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可以快速增加项目资金规模,并分散投资风险。(www.daowen.com)
第五,与资本市场对接。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应及时推出国际板市场,让境外企业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形成一个比较大的资金池,让境外企业有手段融通资金,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另外,就是发行熊猫债券,这将有利于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六,通过金融创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首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模式,建立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让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由公共资本引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当中。其次是融资租赁,通过化整为零、延期支付,来解决当期大规模资金支付的问题,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于大型设备和装备投资。另外,就是资产证券化,对于未来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证券化手段融通资金,吸收更多的储蓄,提高资产流动性。
另外,还可以考虑在中国新疆的乌鲁木齐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建立一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交易所,以方便“一带一路”沿线企业融通资金,促进亚洲和欧洲大陆的互联互通,从而为促进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合作创造条件。
(徐洪才,收录在张卓元主编《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走向》,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2016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