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受周留征博士邀请,为他的新书《华为哲学:任正非的企业之道》写序,笔者十分荣幸,不过,多少又有些担忧:市面上研究华为的书籍和文章汗牛充栋,周留征是否也不能免俗?阅读完书稿,心中石头落地。这是一本充满哲学思考的理论书籍,但是,他没有故作高深,让人难以琢磨,也没有就事论事、停留在表象,而是基于翔实资料,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抓住了事物变化本质,体现了作者对企业哲学研究的执着和认真。他不仅清晰地给出自己的结论,同时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美国经济经过2008年危机之后,积极反思,深刻调整,近年来整体向好,更在2014年第3季度创下了GDP增长5%的佳绩。欧洲经济一度陷入主权债务危机漩涡,但现在也已整体走出了困境。而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现在转而进入“新常态”时期。“新常态”不仅意味着增速放缓,更意味着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将要持续面对巨大下行压力。在新常态下,中国企业如何实现持续发展?
对中国来说,过去靠增加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这种模式现在已经不可持续,未来经济发展必须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应该说,在创新方面,华为公司有口皆碑,也令人尊敬。近年来,华为公司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也使一些竞争对手受到了威胁。深入总结华为过去的成功经验,不仅有助于华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也可对其他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视察华为公司时讲到,“没有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就无从依附”,可谓一语道破真谛。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也必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主体。中国的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如何在经济发展大潮中主动求变、努力创新,在适应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持续进行技术与制度创新,这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企业如何持续发展、永保基业长青?用什么样的方法论剖析成功企业的共性,提出企业长久发展理念,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的问题,因此也就有了哲学思考的必要。哲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常新的学科,一直指引着人类社会进步,特别是为近代西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探讨“思维”“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将这些抽象、枯燥概念应用于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研究,揭示企业成功共性特征和普遍规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周留征博士对此做出了大胆探索,生存、发展、经营、管理、文化,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在周留征博士的新书中得到了灵活应用,并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魅力。(www.daowen.com)
华为公司堪称中国创新型企业标杆之一。2014年,华为入选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2014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是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2014年华为销售收入达到了惊人的2870亿元,其中约65%的收入来自海外,毫无悬念地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商。作为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成立不足30年的华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超越众多百年老字号的跨国企业,创造了中国企业的传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企业哲学思想。
依我看来,相比华为在物质上创造的巨大财富,任正非的企业哲学思想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和启示更加弥足珍贵。周留征博士的新作第一次从哲学角度,梳理华为成长历程,剖析华为生存哲学、发展哲学、经营哲学、管理哲学和文化哲学,为我们全面深刻了解华为、读懂任正非,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让我们能够真正洞察华为的成功之道,学习华为传奇背后的商业逻辑。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我希望,周留征博士能够再接再厉,持之以恒地深入研究企业经营管理的鲜活实践、核心问题和基本规律,为广大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理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