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15年上半年27省经济达稳定增长

2015年上半年27省经济达稳定增长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2015年上半年服务业增长贡献率大幅提高,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64.9%,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安徽在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9.2%,增速在经济大省中排名第4,2015年上半年增长8.6%,排名跃居并列第2。2015年上半年,安徽服务业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3.8%提高到35.4%。4 亮点四:自贸区优势逐渐显现2015年上半年,天津市生产总值为7884.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增速入围前三甲。

2015年上半年27省经济达稳定增长

1 亮点一:调结构带动GDP增速

重庆今年目标增速10%,2015年上半年GDP增速11%,居全国第一。重庆表现最好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是重庆做强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主要包括优化存量和培育增量。通过“6+1”支柱产业体系的构建,由过去汽摩产业“一枝独秀”演变成电子汽车“双轮驱动”、其他产业多点支撑的格局,而目前重庆已在培育十大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未来新的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环保和智能化等领域。2015年上半年,重庆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99亿元,增长17.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6%,保持快速增长;电子信息和汽车成为重庆工业集群发展的两大典型。2014年重庆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已形成“1+10+1000”格局的汽车产业集群。

重庆保持增速势头并非短期行为,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并形成规模效益,产业协同效应上升,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抵抗风险能力得到充分表现,其表现可圈可点。主动适应并引领新常态、通过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稳步有序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平稳较快发展。此外,2015年上半年,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居全国前列;外贸出口保持18%的增长,增速居全国前列,进出口总额保持中西部第1位;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大量出口拉动重庆经济回升。利用自身优势把握宏观战略机遇更好地发展经济,重庆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2 亮点二:第三产业成西部崛起新动力

2015年上半年成绩单的第二个亮点是,西部地区诸如云南、贵州、甘肃总体的增长速度快于东部沿海地区。这和西部城市本身的基数小有关,更重要的是和西部地区城镇化、工业化在加快推进有关。除东部省份外,第三产业的崛起也成为西部省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疆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今年上半年首次超过50%,从而取代第二产业,成为上半年新疆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从经济结构来看,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沿海五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稳步换挡。五省市第三产业增速均超全国平均水平(8.4%),产业结构优化态势突出,其中浙江(11.4%)增长最快。这和浙江民营经济占主导地位有关。过剩的产能转移到中部地区,浙江可以轻装上阵迎接“互联网+”的新机遇。

浙江2015年上半年服务业增长贡献率大幅提高,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64.9%,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同时,工业内部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9%。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民企是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而上半年浙江民企同比增长近两成,在这组数据背后,“互联网+”正在民营企业的经营方式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浙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以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经济为代表的产业取得明显成效。这些新经济引导的新兴上升力量的快速增长,弥补了以产能过剩的传统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主导的下行压力。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这种新经济形态下,经济发展的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人力资本或技术知识将走向历史前台,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3 亮点三:长江经济带表现抢眼

在201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诸如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长江经济带成绩表现抢眼。这是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制造业过剩产能向中部地区转移的直接结果。更重要的是,“长江经济带”大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具有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江经济带发展目标是到2022年成为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升,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作用日益突出。安徽在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9.2%,增速在经济大省中排名第4,2015年上半年增长8.6%,排名跃居并列第2。2015年上半年,安徽服务业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3.8%提高到35.4%。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由去年同期的34.5%和34%提高到36.4%和35.5%。而湖北和湖南去年双双实现较高增长,分别增长9.7%和9.5%,增速排名经济大省中的第2位和第3位。2015年上半年两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分别增长8.7%和8.5%,增速在经济大省中的排名分别是第1位和并列第4位。(www.daowen.com)

4 亮点四:自贸区优势逐渐显现

2015年上半年,天津生产总值为7884.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增速入围前三甲。其中明显特征是:二、三产业增速较快,新兴产业发展快于传统产业。这主要得益于环渤海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速,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取得进展。上半年,北京、河北企业在津投资972.19亿元,占天津实际利用内资的43.7%。此外,自贸区为天津面向全球的对外开放迎来契机。自贸区是对外开放高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上半年,天津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266家。1~5月,工业小巨人企业产值增长7.9%,利润总额19.7%,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为47.2%和46.1%。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是今年全国经济增速最慢的一个板块,目前仅有辽宁公布了上半年GDP数据,2.6%的增速在已公布数据的26省中排名垫底。不过,这一增速仍较一季度的1.9%有所回升。

5 前期政策对头,未来向好可期

东北制造业有着雄厚的基础,基于过去经验反而成了当下发展的桎梏。机制僵化、技术滞后、整个产业重型化是东北区域经济所面临的痛点,下一步,必须靠国企改革和创新来重新调整产业布局。不难看出,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接续正在成为各省份共同面对的问题,能否更快、更好地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将直接且持续地影响各地在经济大省中的位次,从而影响未来中国的经济格局。反过来讲,GDP增速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产业接续顺畅程度、完成程度的直接反映。

总之,各省取得不错的成绩,这和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有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三大战略的实施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拉动产业转移重新布局上至关重要。前期政策对头,未来向好可期。下半年,随着七大工程包、六大领域消费工程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逐步落实,将涌现更多的好成绩。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各省实现互联互通。物流成本下降、简政放权下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减小都将使微观主体活力激发出来,同时区域经济之间的“一亩三分地”将被彻底打破,最终形成统一市场,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截至7月26日,除山西、西藏、吉林、黑龙江外,其余27省份均已公布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徐洪才接受光明网记者张琳专访,2015年7月2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