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茭白:鼓动群众钱袋子的蔬菜扶贫

茭白:鼓动群众钱袋子的蔬菜扶贫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不懈努力,以茭白为主的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储琳综合测算后当即与对方签订协议,由自己负责茭白种植。村民储德彬想试试,被妻子阻止。家人反对无效,十几亩田的茭白,按计划种了下去。茭白这一原产江南水乡的水生蔬菜成为老区群众增收脱贫的主角。随着茭白产业不断壮大,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红瓦白墙的“茭白楼”取代了土坯房,成为新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岳西发挥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经过不懈努力,以茭白为主的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岳西县先后荣获“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中国绿色果菜之乡、全国最大的高山无公害茭白基地县”。“岳西茭白”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作为十大产业扶贫案例在全国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上交流。目前,岳西县高山蔬菜总种植面积13.8万亩,产量14万吨,产值4.7亿元,其中茭白5.7万亩,产量6.3万吨,产值2.3亿元。通过产业扶贫扶持贫困户13260户,发展高山蔬菜36420亩,户年均增收近4000元。

岳西茭白获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主簿镇余畈村的茭白田和“茭白楼”

故事四:冷浸田长出“茭白楼”

连绵起伏的群山,绿意盎然的茭田,鳞次栉比的农家小楼。“我们都管这些楼房叫‘茭白楼’,是种茭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岳西县主簿镇脱贫户谢克银指着自家的二层小楼说。

种茭白,这就是余畈村致富的秘密。说起茭白,就不能不提到农业土专家、致富带头人储琳。

主簿镇地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800米,年平均气温13.2℃,高山区夏季温凉,不适宜水稻生长,易发生“青封灾”,种粮往往是“种一坡、收一锅”。“时值九月冷异常,红薯野菜当细粮”是当地群众从前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村民祖祖辈辈种稻,没人想到要改变。

水田里不种水稻种茭白,在余畈村,这第一口螃蟹,是储琳吃的。“田里除了长稻谷,还能长点啥?”2001年春,已从村委会主任位子上离任多年的储琳,从安庆市水生蔬菜研究所专家徐善新处得知,余畈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茭白生长,研究所愿意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保底价收购,经济效益比种水稻强得多。储琳综合测算后当即与对方签订协议,由自己负责茭白种植。

主簿镇农村致富带头人储琳(中)向农户传授茭白采收技术

试种茭白需要水田,储琳家田不多,且那时他已55岁,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怎么办?储琳想到发动亲戚。他找到住在邻村的三个外甥,劝说他们在田里改种茭白,可是都被拒绝。回到村里,他继续动员村民,大伙儿也顾虑重重。(www.daowen.com)

村民储德彬想试试,被妻子阻止。“那东西就是草,种草能卖什么钱?”储德彬带回家的茭白种苗,被妻子扔到河里。也难怪,那时候经济困难,一亩茭白种子就1000多元,万一失败,血本无归。

眼见没人跟进,储琳用人格担保,说“亏了我赔”。好说歹说,当年3月,总算有黄国华、彭世芳等11户农户,凑了17.1亩水田跟着他干。

村民的思想工作做通了,家人又不乐意。妻子凌金香听说储琳成功发动11户村民后,不烧饭,闹别扭,抱怨储琳爱折腾,担心万一不成功村民找麻烦。可储琳认准的事,从来都是干到底。家人反对无效,十几亩田的茭白,按计划种了下去。

石关乡马畈村贫困户收获茭白

那几个月,储琳每天都到田里查看,像照料孩子一样照料茭白。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收获的季节,6万多斤茭白卖了3.87万元,比水稻收益高好几倍。

事实摆在眼前,村民的顾虑被彻底打消,次年村里茭白种植户达200多户,第三年余畈村所在的主簿镇有1000余户参与种植茭白。

种茭白能挣钱的消息传遍大山深处。储琳第一个吃螃蟹,闯出了一条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山区致富的大道。茭白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类型也从单一的双季茭到单季茭,品种不断改良,产业也不断向外发展。茭白这一原产江南水乡的水生蔬菜成为老区群众增收脱贫的主角。2018年,主簿全镇茭白种植面积达7800亩,年产茭白两千多万斤,总产值4000多万元,亩均增收5000多元。2018年,全镇在县农商行的存款达到2.044亿元,农民人均存款2.83万元。

为把茭白产业做大做强,岳西县将茭白列入脱贫攻坚支柱产业,每年安排财政扶持资金,在产业基地建设、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随着茭白产业不断壮大,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红瓦白墙的“茭白楼”取代了土坯房,成为新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