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技术创新:概念和分类

技术创新:概念和分类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1技术创新的分类与含义(待续)(续表)由此可见,分类标准不同,技术创新的分类结果各异,不同的分类结果中也存在着交叉与重叠。在早期的学术文献中,有学者将破坏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概念混淆。相对于原有的技术发展轨迹,突破性创新在原有的性能维度中创造了新的技术发展轨迹。

技术创新:概念和分类

1.技术创新的概念

“技术(Techn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是由希腊文“techne(艺术、手工艺品)”与“logos(词、言语)”组成。苏联学者列·索·勃利亚赫把技术定义为“人们创造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认为技术是从产品的研究开发到销售全部过程应用的知识[9]。约翰·齐曼认为“技术本质上是一组关于生产中如何做事的指令”[10]。Christensen C.M.认为“技术是指任何公司将劳动、资本、原料、精力和信息等投入转化成具有更大价值的产出过程”[11,12]。我国学者傅家骥综合各家的定义,将技术广义定义为“基于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系统总和”[13]

“创新”的概念至少可追溯至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在德文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对经济周期与经济发展的陈述,此书于1934年被译成英文版时使用了“innovation”一词[14]。熊彼特在1928年发表的The instability of capitalism一文[15]中,明确提出创新是通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将迄今为止未经实验的生产资源付诸实践的过程。并指出,“新组合”为间断出现的生产手段,包括以下5种情况:①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②引用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市场;④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⑤形成新的组织方式。而后,在1939年出版的Business Cycles一书中,熊彼特提出创新即为创造新的生产函数的过程[16]

在熊彼特提出“创新”的概念之后,诸多机构或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的概念给出了解释,包括国外的学者Maclaurin W.R.[17]、Enos J.L.[18]、Jewkes J.[19]、Mueser R.[20]、Cantisani A.[21]、Verdu A.J.[22]等,Arthur D.Little公司[23],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U.S.A.)[24];我国的学者李垣与汪应洛[25]、傅家骥等[13]、毛荐其[26]、董景荣与周洪力[27]等。1999年8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28]

通过对国内外科技文献的阅读获知:技术创新是以获得用户认可(商业化)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或新工艺的过程,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创新活动。

2.技术创新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技术创新存在多种分类方式。现将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进行罗列,结果如表1.1中所示。

表1.1 技术创新的分类与含义

(待续)(www.daowen.com)

(续表)

由此可见,分类标准不同,技术创新的分类结果各异,不同的分类结果中也存在着交叉与重叠。本研究是基于第二种分类方式对破坏性创新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持续性创新旨在对原性能竞争维度中的性能进行提升与改进,满足原主流用户(购买原主流产品的主要用户群体)的需求,它包括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两种类型。破坏性创新并不专注于对原有性能维度中性能的提升,而是通过提供一组异于主流产品的特征组合吸引非主流用户(包括“低端用户”与“新用户”)的创新活动,它包括低端破坏性创新与新市场破坏性创新两种类型。

在早期的学术文献中,有学者将破坏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概念混淆。通过阅读国内外的科技文献,在对现有理论成果进行汇总的基础上,归纳出两种创新方式的不同点如下[2,12,46-49]

(1)主要目标用户群体不同

破坏性创新的主要目标用户是“低端用户”或“新用户”,而突破性创新的主要目标用户是当前市场中的“主流用户(mainstream customers)”。所谓的低端用户(Low-end customers)是指可以承受产品主流技术指标下降的消费者。他们不是一个特殊的固定群体,而是当产品技术创新进化到一定阶段,产品技术性能超过一部分用户的需求性能时,出现了需求过度满足用户(Over-satisfied customers),这部分用户就成了低端用户。新用户是指由于缺少资金或技术而不选择购买原主流产品的用户,这部分用户通常可以承受“传统的”主流性能(Mainstream performance)的降低,但希望产品的某一非主流性能得到改进。

(2)核心视角和技术研究维度不同

突破性创新的核心视角是技术,主要是指基于科学原理的应用使得产品主流性能有大幅度提升,产生重大经济意义的技术性突破的创新。相对于原有的技术发展轨迹,突破性创新在原有的性能维度中创造了新的技术发展轨迹。破坏性创新的核心视角是市场细分和创造新的价值组合,并不一定产生技术突破,甚至在低端破坏性创新中,过度满足用户需求的性能反而降低。此外,破坏性创新不局限于原有的性能竞争维度,通过对技术发展轨迹进行转移,能够产生新的价值曲线。

(3)对产品的特征约束不同

破坏性创新提供的产品通常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易携带等特征,但突破性创新提供的产品不存在此约束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