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口变动现状及其对经济影响

人口变动现状及其对经济影响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人口变动历史人口变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过程,其最基本的方面包括出生、死亡和人口迁移等。人口变动现状不仅包括人口数量现状,还包括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现状。由上表可知,福州新区人口及经济发展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均衡现况。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两者与人口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增长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

研究福州新区人口问题,必然需要对新区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了解新区的发展过程,明确新区的发展水平,并将历年来人口规模的发展变化与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把握一段时期以来在特定的新区发展过程中人口规模变化的规律及特点。

(一)人口变动历史

人口变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过程,其最基本的方面包括出生、死亡和人口迁移等。人口变动现状不仅包括人口数量现状,还包括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现状。通过考察人口变动历史(包括绘制人口变化图,分析增长特点等)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特征和规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普遍发生转变。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福州市人口出生率呈现持续性的大幅度下降,至此福州市开始迈入人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低速增长阶段。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如图1所示),2014年福州新区(含六县市区所有乡镇)有户籍人口367.17万人,比2000年的284.32万人增加了82.8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2.08%;由此可见,在低速增长阶段,福州新区户籍人口总量虽然有所增长,但整体增长率水平并不高。与户籍人口规模增长情况类似,近年来福州新区(含六县市区所有乡镇)常住人口规模也维持着低速增长态势。2014年福州新区(含六县市区所有乡镇)常住人口381.3万人,比2006年的345万人增加了36.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1.32%。

图1 福州新区人口变化图(总量)

近十几年来,福州新区(含六县市区所有乡镇)流动人口规模依然快速扩大。流动人口是指一定时期内不改变户籍状况,离开常住地临时外出或暂时寄居外地的人口。2014年福州新区(含六县市区所有乡镇)流动人口125.56万人,比2005年的27.35增加了98.2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9.9%。流动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是户籍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近19.17倍。

流动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大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根据市场要求在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二是为寻求更高的收入及更好的发展空间,农村大量劳动年龄人口涌入城市务工。但从福州新区(含六县市区所有乡镇)的年实际增长率来看,流动人口增长率起伏较大,其中,2011年最高达到68.56,2013年最低至-17.84%。与流动人口增长率不同的是,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对平稳,户籍人口增长率最高不超过2.71%,常住人口最高不超过5.48%(如图2所示)。

图2 福州新区人口变化图(增长率)

(二)人口基本情况

福州新区规划区范围内,2014年现状常住人口262万人(只对各县市进入规划区范围内区域的人口进行统计)。其中,人口总数大于8万人的人口大镇有福清的江阴镇、港头镇、江镜镇、三山镇、龙田镇以及仓山的城门镇;人口总数小于2万人的人口小镇有长乐的梅花镇、罗源的壁里乡、连江的安凯乡和下宫乡。

表1 福州新区人口基本情况

注:根据规划区范围内包含的各县市分乡镇进行统计;资料来源:相关统计年鉴。

(三)相关经济概况(www.daowen.com)

据统计,人口每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就必须增长3%以上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这可以用两者之间的弹性系数来评价。同时还会考察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社会关系主要分析人口老龄化现象、社会保障水平等。

1.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是生产力中最积极的要素,因此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一般而言,在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的增长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有助于人口的增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数量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承载力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反过来影响人口的数量与质量,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

表2 福州新区(含六县市区所有乡镇)人口与经济发展一览表

资料来源:相关统计年鉴。

由上表可知,福州新区人口及经济发展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均衡现况。其中,仓山区人口密度明显高于福州新区范围内的其他县市区,达到5459人/平方公里。而其他五个县市区人口密度均低于1000人/平方公里。就人均GDP而言,马尾区又位列第一,且大幅度超过其他五个县市区,达到15.08万元/人;其后是罗源县,人均GDP为8.30。相对于人口密度,仓山区的人均GDP却在六个县市区中排位最后,仅为4.97。

2.人口弹性系数[1]分析。根据人口弹性系数分析,福州新区目前处于社会渐进级后期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两者与人口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统计,人口每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就必须增长3%以上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这可以用两者之间的弹性系数来评价。一般而言,当人口增长弹性系数大于或等于1时为社会停滞级;0.2-0.99为社会渐进级;0.2及以下为社会协调发展级。[2]2009—2014年,[3]福州新区(含六县市区所有乡镇)经济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常住)人口数量的增长,使得全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得到迅速提高,从37532元(按当年价计算)增长到66345元(按当年价计算),增长了1.77倍,年均增长15.35%。通过计算(常住)人口增长弹性系数(见表3),2009—2014年间,福州新区(含六县市区所有乡镇)人口增长弹性系数为0.11,处于社会协调发展阶段。进入“十三五”福州新区(含六县市区所有乡镇)(常住)人口发展弹性系数仍逐年减少,从中可知,经济带动下的人口增长速度趋缓。

表3 福州新区(含六县市区所有乡镇)(户籍)人口发展弹性系数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整理。

3.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关系。人口增长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福州统计年鉴,从2006年至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发展,福州新区所含六个县市区城市化率逐年提高。但具体分析,不难发现,六个县市区城市化水平还存在不均衡现象。其中,仓山区城市化水平最高,2006—2014年均为100%;其次为马尾区,2014年城市化水平已达70.6%,已经步入成熟阶段;而长乐市、福清市、罗源县、连江县的城市化水平虽然自2006年起逐年有所提高,但2014年四县市的城市化率仅分别为46.5%、47.3%、42.5%、43,皆低于50%。综合来看,福州新区的城市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城市化进程还需进一步加快。

表4 福州新区城市化水平变化发展过程(2006—2014年)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